江瑞芳
(福建医科大学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几点思考
江瑞芳
(福建医科大学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从高校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的界定入手,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特征,提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防为先、疏导为主、引导为要的工作原则,建立有效预警和权威发布的工作机制,增强师生互联网媒介素养。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高等学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高校日益成为互联网资讯传播的重要对象之一。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师生自杀、他杀、中毒、投毒、学术腐败、道德问题、校舍安全事故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一经网络传播,学校迅速被推向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高度关注学校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成功应对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秩序,维护学校和谐稳定乃至学校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高校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研究表明:高校的突发事件是指校园内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社会政治因素突然引发的,以在校师生为主体,不以学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易造成环境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冲击和影响的事件[1]。由于高校是特定的社会环境,突发事件高发于师生非正常死亡,学者学术腐败、道德问题,校舍场馆安全事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师生不当言论引发网络讨论等方面。如: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汉芯一号”事件;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火灾,导致4名学生死亡事件;2012年8月,北京大学教授邹恒甫在其认证微博上举报院长系主任,集体奸淫服务员,引发社会极大关注的事件[2];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2015年1月,西北大学某学院官网现“上海节日踩踏惨剧不幸证明我院对节日管理无比正确”的不当言论。这些突发事件所在高校都面临极大的网络舆情应对的考验。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拥有不同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情感依附的多元主体,以网络为载体,对所发生的高校突发事件做出的情感表达和主观评价的总和[3]。这些多元的观点在网络媒体碰撞融合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言论或意见,师生的群体参与和集中关注往往成为左右网络舆情的中间力量[4]。高校人员密集,师生思想活跃,在新媒体时代师生对互联网应用技术高于社会一般群体,对突发事件进行网络传播已成为事件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成为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助推器。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由于时间的突发性和结果的危害性,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的有力例证,是赢得公信力的重要时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妥善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就要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开展针对性的应对工作。
(一)舆情传播时间跨度和舆情热度大致呈倒U型模式
突发事件一经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校内外的师生通过各自的社交工具借助互联网对事件进行传播,互联网成为发布事件信息的集散地。闻风而动的各类新闻媒体记者会根据各自媒体的特点,迅速介入开展相关报道,从而产生网络舆情的叠加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对该事件的关注度会逐渐下降,并转向网络上其他热点新闻。有研究表明,网络热点议题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6.8天,75%的重大新闻事件在报道后的第2~4天网络关注度最大[5]。网络舆情一般经历舆情初步形成、集中爆发、逐渐消解等几个过程。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时间跨度和舆情热度大致呈倒U型的模式。
(二)舆情传播内容由事件简单描述到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处置情况等方面层层推进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以突发事件的出现为起点,引起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师生通过互联网,在QQ群、BBS、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以较快的方式向外发布消息,迅速引起网民围观。在舆情初步形成阶段,舆情焦点是事件基本信息,网民关注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性质的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发生事件的原因、造成的后果还未完全明了,舆情通常带有一定猜测并伴有某种质疑。随着官方权威信息披露的增加,舆情会转向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处置情况和责任追究等。伴随突发事件的讨论持续深入,网络舆情有时会偏离事件本身的讨论,进而发展为对高校或高等教育制度的攻击或辩护等极端观点。根据传播学者詹姆斯·斯托纳的观点,这是一种“群体极化”效应,即是指群体中原来已经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6],《互联网心理学》的作者帕特·华莱士认为,“群体极化”倾向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7]。
(三)舆情传播参与者从不确定网民向网络舆论意见领袖集中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人持有摄像机,个个拥有麦克风”,加之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网民在发布消息时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超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往往是发生事件的学校师生形成的,经过互联网传播,引起网民围观和评论,舆论观点最初一般呈现无序、分散和非理性的特点,但在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整合网民的意见或言论,形成具有倾向性的观点并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舆情传播参与者从不确定网民向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以及事件利益相关者集中。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是高校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基础。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时,权力往往暂时失效[8]。在互联网时代仅靠“禁”“堵”和“压”或是事后“灭火”的消极方式应对网络舆情,虽会暂时缓解眼前的困境,但无法消除或降低深层危机发生的潜在危险。高校要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各自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实现转“危”为“机”。
(一)树立预防为先的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
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9]。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毫无征兆。相反,每一次重大舆情的产生都经历舆情积累到舆情爆发的发展过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舆情的反映,折射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一些问题。高校管理者要树立预防为先的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根据舆情传播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做好舆情监控和搜集、舆情分析和研判以及舆情分类预警处置等三方面的工作。
1.搭建机器为主、人工为辅的信息收集平台,完善舆情监控体系。大数据时代,依靠人工搜索海量信息的效率较低,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大信息搜集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依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实现舆情信息自动搜索、抓取、甄别、分类以及去重等功能,实行24小时监测,以便第一时间获得突发事件网络热点舆情。
2.根据舆情的具体内容和网络热度开展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学校要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熟悉现代多媒体技术、善于利用“网言网语”的由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共同组成的舆情应对队伍,从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维度及时分析研判舆情产生的原因,预测可能的走向和造成的影响,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为科学处置舆情提供有力依据。
3.根据舆情热度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开展分类预警处置。对学校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般舆情,做到适时跟踪,及时了解,防患于未然;对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重要舆情,要及时预警,适时组织舆情应对队伍第一时间抢占网上信息发布先机,引领网上舆论,争取受众的理解和支持;对已经造成负面影响的重点舆情,主动发声,说明情况,澄清事实,避免陷入新一轮的舆论危机。
(二)遵循疏导为主的工作原则,完善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容易造成公众的猜测或误解,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高校应遵循疏导为主的工作原则,完善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1.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时,事件发生部门或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根据工作权限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件的基本信息和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并时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2.打造多媒体发布平台。根据舆情发展不同阶段聚焦点的不同,学校要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及时推送经过授权可以发布的关于事件的准确信息,以消解因信息不公开而造成的公众猜测、质疑甚至是谣言的产生。学校要主动设置议题,争取网络话语权,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3.邀请主流媒体如实开展相关报道。学校自身内部发力的同时还要巧借外部之力,主动邀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对事件做客观公正的报道,去伪存真,引导社会公众视听。
4.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设立专职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发生后,发言人根据授权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说明情况,表明态度,阐述立场,并采取多种形式持续发布后续进展和调查处理结果。根据舆情特点,寻找信息发布的切入点,着手既有温度又有态度的新闻发布。
(三)加大引导为要的工作力度,提升师生互联网媒介素养
2015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指出,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10]。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师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大学生理性进行信息选择,培养网络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促进网络道德自律[5]。高校要引导师生养成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良好习惯,面对校园突发事件不信谣、不传谣,不发布与事件不符的虚假消息,提升师生互联网媒介素养,成为讲好学校故事,传播学校好声音的依靠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澎涛,陈俊明. 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1):79-81.
[2]李明儒.“邹恒甫事件”叩问微博举报底线[EB/OL].(2012-08-30)[2015-10-18].http://opinion.2013-1-20.people.com.cn/n/2012/0830/c1003-18878287.html.
[3]李婵媛.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15):58-59.
[4]杨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2014(7):6-7.
[5]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2(3):5-9.
[6]李景升,黄华龙.高校网络舆情六位一体应急处置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3(3):90-93.
[7]王满荣.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探究[J].兰州学刊,2009(11):148-151.
[8]范宸西,韩松洋.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重新定位[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1):36.
[9]赵文永.从“海恩法则”谈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预警机制[J].文教资料,2013(18):146-148.
[10]李仕权.带你快速读懂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EB/OL].(2015-09-23)[2015-10-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23/c1001-27625702.html.
(编辑:马川建)
收稿日期:2015-10-23
作者简介:江瑞芳(197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2;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784(2016)01-0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