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学鸿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225009)
姑射山学案的梳理与辨析
贾学鸿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225009)
《庄子·逍遥游》两次提到“藐姑射之山”,一处与今本《山海经》、《列子》一致,位于中土东部近海之地,一处位于“汾水之阳”,即今天山西临汾附近,与《隋书·地理志》互为佐证。洪兴祖和朱熹在《楚辞》注解中,都提到中土西部西海有姑射山。姑射山之名源于姑射国人的居住地,姑射人与东夷族后裔蒲姑人有关。姑射、蒲姑上古音同为叠韵连绵词,读音相近。蒲姑国为商代诸侯国,周成王灭蒲姑,国人四散到各地,致使地名出现多处,其中吴地的姑苏便是一支。《庄子》正是借姑射山的扑朔迷离特性,阐述“天下有无齐一”及“不辨即逍遥”的道理。
姑射山 蒲姑人 部族迁徙 朦胧之道
《庄子·逍遥游》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名篇佳作,其中对藐姑射神人所作的描绘和渲染,可谓出神入化,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后距庄子约一千五百年的朱熹在《梅》诗中写道:“姑射山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雨中。”朱熹把梅花比作姑射山人,赞叹它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品格。这种对洁净的崇尚,沿用的正是《逍遥游》中藐姑射山神人的意象。姑射作为山名的出现,成为两千多年庄学研究史上的一宗悬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由此涉及到先秦其他典籍中提到的姑射山。
《庄子·逍遥游》两次提到姑射之山,第一次是在肩吾与连叔关于藐姑射神人的谈话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运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位体态绰约、乘风饮露的神仙居住的山,自然是神山。按简文帝和成玄英的解释,藐即为远。姑射,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山名,在北海中。”*①②③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34、28~29页。但在北海中什么位置,陆氏没有明确说出。
《逍遥游》第二次提到姑射山,与尧有关:“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历代学者都把“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视为同地,作“见四子”的后置状语。陆德明进一步解释:汾水出自太原,西入黄河。汾水之阳即汾水北岸的平阳县,传说它是尧时的首都。*①②③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34、28~29页。如此,藐姑射之山当位于汾水的北岸,即今天山西省临汾县一带。
自此以后,姑射山的位置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姑射山究竟是一处,还是多处,成为古代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晋代郭象、唐代陆德明和成玄英,都主张“藐姑射之山”只是《庄子》的寄言,不必以实求之。唐代魏征所著《隋书·地理志》卷三十有“临汾”条,称其辖区“有姑射山”。清代李桢引秦恩复的《列子补注》云:“临汾姑射,即今平阳府西之九孔山。”*①②③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34、28~29页。由魏征到秦恩复,走的都是以实探求姑射山的路子。
关于姑射山的方位和山上神人的活动,还见于《列子·黄帝篇》,“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其中对列姑射山人的描述,与《逍遥游》中的藐姑射神人如出一辙。班固《汉书·艺文志》曰:“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庄子》书中也多次提到列子,且杂篇有《列御寇》,专以列子为表述对象。《列子》称“列姑射山”,“列”有排成行之义,就是说姑射山不是一座,而是一串,坐落于“海河洲中”。“海河洲中”下有郭璞注:“河洲在海中,河水所经者,《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也。”*严北溟、严捷撰:《列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1页。郭璞是在用《庄子》注《列子》。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海河洲”即黄河入海处的小岛。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表明,当时的黄河经由今天河北河间、山东德州一带入海,汊河纵横,河间沙洲、岛屿众多,“河间”也因此而得名。如此说来,相对于春秋以前华夏版图的政治中心,姑射山当为中土东北部临海处。
早于《庄子》记载姑射山的文献应是《山海经》,据袁珂先生考证,书内《山经》为东周作品,《海内外经》八卷作成于春秋战国。*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8页。《山海经》也有两处提到姑射山。一在《东山经》:“盧其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这里没有“列姑射”之名,但连续提到姑射之山、北姑射之山、南姑射之山,已有排列之义,且出现在《东山经》,明显是位于东方。
姑射山还见于《海内北经》:“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海内北经》这条记载,与《东山经》其实是一致的。“列姑射”,与《东山经》的诸姑射山相呼应;“海河洲中”,即中土东北方。《海内北经》各条目的编排顺序是“海内西北陬以东者”,即从中土的西北方依次向东推移。列姑射在这个系列的后部,前面提到的是朝鲜,后面出现的一系列物象都是以大海为背景。显然,列姑射山是在黄河入海处,位于东方而偏北。由此说来,对姑射山的定位应是中土的东北部,而且范围很大。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序》中曾指出,该书历时久远,有“编简失次,字讹句捝”的现象。宋人洪兴祖为《楚辞·天问》中的“鯪鱼”作注,引《山海经》曰:“西海中近列姑射山,有陵鱼,人面人手,鱼身,见则风涛起。”*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6页。朱熹《楚辞集注》也引了《山海经》这段话,但今本《山海经》已经没有这段描述。西海,当为中土西部,说明在中土西部也有姑射山。这样一来,有关姑射山的地理位置,或在东海,或在西海,或在汾阳;既是传说中的神山,又指现实中的山西九孔山。这种复杂现象应当如何解释呢?
远古时代的地名,常常与所居氏族的姓氏名号相关联。《国语·晋语四》有“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氏族的名号又分姓和氏,《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三代以前,姓、氏分得很清,姓指母系的血缘关系,不能改变;氏是父系血统,会因封土等因素而改变。战国以后,姓、氏才逐渐混融为一。《山海经》内容荒诞,却透视出史前时代的山川物名。《海内北经》提到属于列姑射的“姑射国”,其国人如何则未作详表,这为“藐姑射神人”的传说留出了想象空间。仔细搜罗先秦典籍,发现除上面提到的文献外,“姑射”没有再作为地名或族名出现。
钱穆先生著有《西周地理考》,曾经慨叹:“盖古人迁徙无常,一族之人,散而之四方,则每以其故居移而名其新邑,而其一族相传之故事,亦遂随其族人足迹所到,而递播以递远焉。”*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上古时期这种现象不胜枚举,帝舜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舜是冀州人,耕历山,渔雷泽,陶滨河,娶尧女,都发生在今山西蒲州。而今天的山东济南有历城、泺水、舜妃娥英庙,在西秦、豳、岐、漆、沮等地,亦有历山、泺源、娥姜水。新地名称有的完全沿用旧名,有的则保留原称谓的部分因素,再更换个别字,或用同音词替代,以示区别。依此推断,“姑射”之名或为同音词语所取代,或变成了含有“姑”或“射”的其他名称。按照这一思路,对先秦文献中的地名、族名进行筛查,并参照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结果发现,与“姑射”相关的最古老的地名就是商代位于青州济水南的“薄姑”。
“薄姑”又作“蒲姑”、“亳姑”,薄、蒲、亳,上古声母都在并母,薄、亳的韵母在铎部,蒲的韵母在鱼部,鱼铎对转,因此三字音同。姑的韵母在鱼部,“蒲姑”是叠韵联绵词。郑宗泽在《蒲姑国的族属》一文中提出,薄姑名称中,薄与姑只表音不表义,与现在的瑶语有语源关系。*⑥ 郑宗泽:《蒲姑国的族属》,《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何光岳先生认为:“薄姑之姑,似与东夷语尾有关,姑又作句、个,如姑幕、姑苏、姑沫、姑蔑、姑臧、姑复、姑孰、姑射、姑尤、姑衍、句绎、句漏、句注、句町、句吴、句曲、句阳、句澨、句越、句容、句章、句无、句骊、句读、句余、句卢等。”*⑤ 何光岳:《蒲姑的来源及南迁》,《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何先生提到“姑射”,射的上古韵母也在铎部,因而射与蒲、薄、亳、姑都谐韵,也就是说,“姑射”也是叠韵联绵词,“姑射”与“蒲姑”通韵。联绵词是上古汉语的一种构词法,即单音词双音化,一方面产生大量同义词和近义词,另一方面使语言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郑宗泽说“蒲姑”只表音不表义是有道理的。由于韵相同或相近,短促快读则似一个字,舒缓长吟则为两个字。上面各词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句吴”,两字发音就是“姑”字声韵的分读。由于尾音或口形略有差异,记音词语便发生改变,这与上古氏族命名的方式是一致的。如此说来,姑射族与蒲姑族在族统上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由蒲姑人的变迁状况,便可推知姑射人的情况。
据保存在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中的周公鼎和西晋咸宁五年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早在殷商太戊五十八年,蒲姑城就已存在。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条有“蒲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郦道元著,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38页。蒲姑氏源于蒲姑城,《世本·氏姓篇》有:“蒲姑氏,本自蒲姑,殷诸侯,居齐地。”*宋衷注,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90页。据何光岳先生考证,薄姑氏原为东夷集团中鸟夷的一支,在炎帝族姜姓薄国的故地建国,夏末为商人所并。后商汤迁南毫,而北毫之薄,成为其子姓亲族的封地,或为子姓薄国。武丁时武力开拓疆域,薄国东征东夷,而取代炎帝姜姓的另一支逢国,建国于今山东博兴县,又称薄姑国。⑤周成王时,蒲姑国因参与管、蔡、武庚叛乱,被周公派姜尚剿灭,并成为齐国建国的基础。这件事在《尚书·将蒲姑》序、《左传·昭公九年》、《史记·周本纪》、《汉书·地理志》等典籍中都有记载。蒲姑城既灭,遗族四散。有的东迁至山东半岛大姑河一带;北上的经由阳信县,到达河北薄宁晋县、辉发河、伯力,即唐代勃利州;还有的继续沿渤海湾到达东北辽宁盖平、吉林扶余乃至朝鲜、日本。鲁国所俘虏的一部分薄姑人则迁入平阴县落姑。《春秋》闵公元年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南迁一支到江苏雎宁县蒲姑陂,即《左传·昭公十六年》的蒲隧,继而南下江苏吴县、安徽薄阳、常州西南的姑幕城,春秋初年被吴国所并。而子姓宋国大夫封于河南薄邑,为薄氏。后来南下的蒲姑人远至广西薄白县、广东薄罗县。经郑宗泽考证,蒲姑氏是广西瑶族祖先的一支。⑥还有一支西迁到甘肃平凉县崆峒山,又名薄落山。《史记·封禅书》提到华山以西有薄山,《括地志》云:薄山又名雷首山。唐代曾于新疆西境置薄知州,或也与蒲姑人西迁有关。*徐中舒:《西周史论述》下,《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对照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自西周以后,陕西出现蒲、蒲子、蒲阳;春秋战国时,山西河曲出现蒲阪、蒲阪关,代县有句注山;河南也有蒲、蒲阪,孟津西北有姑密;安徽有蒲隧,湖北河南交界有蒲骚,汲水边有句澨;山东半岛有姑水,姑棼、落姑、洛姑,邹县有句绎,曲阜东有姑蔑。江苏太湖边有姑苏山;浙江衢州东有姑妺、姑蔑,奉化西有句余山、句无、句章等地名。由此可见,周成王时这场政治风波以后,蒲姑人已遍布中国四方。在蒲姑人流离四散的历史过程中,姑射人恐怕已与之融为一体,很难说哪一处是蒲姑人,哪一处是姑射人。因此,以姑射命名的山,出现在东海、西海、汾阳等地,就很自然了。
薄姑人的变迁史,成为《逍遥游》中藐姑射之山、藐姑射神人的历史背景。薄姑人是东夷族的裔支,《礼记·王制》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东夷族早期的这种生活习俗,是《逍遥游》塑造藐姑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基础。东夷人居于远离中土的边缘地带,应是作者刻画其“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思路的依据。《左传·昭公十年》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四海之外,即四方夷人生活的边缘区域,这便是“藐”字暗示的意义。姑射神人具有凝神则“物不疵疠而年穀熟”的超常能力,后来《括地志》记载,宋州有穀熟县,其西南三十五里为南亳故城,是殷商故地,或与薄姑人迁徙有关。
千百年来,薄姑人的栖居地变动不定,使汾水之阳出现姑射山具备了合理性。其实,东夷族的迁徙早在部族时代就开始了。依《尚书·禹贡》记载,冀州、扬州有鸟夷,一说岛夷,青州有嵎夷、莱夷,徐州有淮夷,梁州有和夷,雍州有三苗。《后汉书·西羌传》称,西羌出自三苗,姜姓,近南岳,后舜流之三危。*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69页。冀州包括山西全部,河北西北部、辽宁西部;徐州处于海岱和淮泗之间;扬州位于东南沿海吴越之地;梁州的华阳、黑水约在四川东部、陕西和甘肃南部;雍州的三危山位于甘肃西部敦煌一带。可见虞夏时代,夷人已经遍布整个华夏版图。唐弘嘉先生结合辨析古代治理华夷的“五服制”,认为王畿之外,东西南北远离王国中心的边缘地带都有夷人,不只东方才有夷人。“蛮”、“夷”均属他称泛名,不是某一单一民族的专称,即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学上的共同体,它的范围在两三千年内不断扩大,内容也愈加复杂。《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犹今统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为四夷。周人自称为夏,称殷人为夷,确有其地理、历史、社会诸方面的依据,是夷夏之争的结果。*唐嘉弘:《东夷及其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89年第4期。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这里的四子,成玄英从哲学上解释为“四德”,即“本”、“迹”、“非本非迹”、“非非本迹”。司马彪、李颐注为“王倪、齧缺、被衣、许由”。而多数学者认为是虚设的人物。笔者认为,此处的“四子”是四方夷人之首,如同管理四方的四岳。这里的尧“窅然丧其天下”应有双重意蕴,尧身为天子,为天下之宗,但突然发现四方之地依然遍布夷人,甚至在汾水岸边,仿佛自己并未真正拥有天下,这是一层意蕴。此时此刻,尧在震惊的同时,也突然顿悟,天下的有无并不存在多大区别,从而进入道的境界。郭象的注解,已经注意到这种差别,但他更强调第二层涵义,提升了尧的悟道水平。
从《逍遥游》的篇章结构看,全文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由开头到“圣人无名”,提出“小大之辩”的荒谬,并由自然现象引到人类社会;第二板块由“尧让天下于许由”到尧丧天下,彰显“与物为事”、“有为天下”的荒谬;第三板块是庄子与惠施辩论的两则寓言,强调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放弃辨析,才能实现精神解脱,达到逍遥境界。在整个思路中,东夷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许由为许氏,《国语·周语中》富辰谈婚姻时说:“齐、许、申、吕由大姜。”大姜姜姓,为炎帝后裔;殷商遗民宋人出自帝喾;藐姑射神人,或出自炎帝,或出自少昊氏。因此,许由、藐姑射神人、宋人,都属于东夷族。对这三个角色,庄子的态度不尽相同。对于处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人物,庄子高高抬起,推到道的境界,许由不受禅让,是得道的隐者。藐姑射神人吸风饮露,超然物外,显然是道的象征。而处于中原腹地的宋人,庄子则是善意地调侃,对宋人的愚顿不悟,悄悄地揭露。由于姑射人的变迁,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也变得扑朔迷离、恍恍惚惚,姑射山这种“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状态,也正符合《庄子》之道的特性。
庄子对东夷人的青睐,或还有另一个原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庄子为宋国蒙人。据王国维先生考证,蒙地西北为商代三亳之一的北亳,即汉代山阴郡薄县,在今山东曹县南,这是帝喾之子、商族始祖契的居地,也是商汤兴起之所。*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15、520页。毫地,就是何光岳先生所说的薄国故地,也是薄姑人的故地。
关于蒲姑城的土著居民,《左传·昭公二十年》齐国大夫晏婴对齐景公言:“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晏婴追述了蒲姑城的历史,爽鸠氏是东夷族的一支,信奉鸟图腾,是这里最早的居民。后蒲姑人打败有逢氏伯陵,占据了蒲姑。武王灭商后,蒲姑为周朝属地。《左传·昭公九年》有:“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爽鸠氏是东夷族少昊氏的裔支,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的表述,爽鸠氏是少昊氏的司寇。
蒙、亳毗邻,且宋国最初又是殷纣王叔父微子的封地,可见庄子与商族关系非同寻常。殷商与蒲姑同属东夷族,渊源由来已久,这或许是庄子将姑射人神化的动因之一吧。
自《逍遥游》描绘出藐姑射神人这一形象,它便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型意象,经常出现在后代诗文中。郭璞《山海经图赞下》有“姑射之山,实西神人,大蟹千里,亦有陵鳞,旷哉溟海,含怪藏珍”,说的是西海的姑射山。杨广《望海诗》云:“碧海虽欣瞩,金台空有闻。远水翻如岸,遥山倒似云。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驯鸥旧可狎,卉木足为群。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杨广描绘的是东边的姑射山。近人王国维亦有“侧身天地苦拘孪,姑射神人未可攀”的诗句,感叹尘世烦恼。几千年来,姑射山、姑射山神人成为文人学者心灵的家园。
[责任编辑 罗剑波]
Documents Sorting, Analysis and Reflections on Guye Shan’s Derivation
JIA Xue - hong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9,China)
“Miaoguye zhi shan” is mentioned twice in the Chapter “Xiaoyaoyou” ofZhuangzi. On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eastern coastal land, the same with that in the modern editions ofShanhaijingandLiezi. The other on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Fen River, where is near today’s Linfen in Shanxi Province, and it can be confirmed with what is described in “Dilizhi” inSuiShu. Both Hong Xingzu and Zhu Xi suggested in their annotations ofChucithat there was a Guye Mountain by the Xihai Lake in the middle West. The name of Guye Mountain came from the place where Guye people inhabited, who were related with Pugu people, the descendants of Dongyi people. Guye and Pugu had been assonance words with similar pronunciation in prehistory period. Pugu was one of the kingdoms of the Shang Dynasty. After it was conquered by Emperor Zhou Chengwang, Pugu people were scattered arou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name of Pugu appearing in many places. One of them was Gusu in Jiangnan areas. It was the complication of Guye Mountain that used byZhuangzito explain the way of “there is no conformity in the world” and “de - identification is the key to feel free.”
Guye Mountain; Pugu people; tribe migration; the way of de - identification
贾学鸿,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庄子》文学的语素构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6BEW04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