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天才在西汉初年的沉浮

2016-12-15 09:41王立群
领导文萃 2016年24期
关键词:老臣诸侯王文帝

王立群

破格提拔

文帝前元元年(前179),河南郡守吴公因“治平为天下第一”被征召为廷尉。吴公登台,立即向汉文帝郑重推荐了一位青年才俊。这位青年才俊不是一般人物,他是汉文帝一朝顶尖级的人才。他二十多岁被任命为博士、一年后又迁至太中大夫,文帝还想破格重用此人为公卿大臣;但是,汉文帝的意图并没有实现。这位青年才俊不久就被逐出朝廷,33岁便英年早逝。他是谁?为什么会受到汉文帝非同寻常的重视?又为什么转瞬之间就被逐出朝廷而英年早逝呢?

他就是在汉初历史大潮中绕不过去的贾谊。

贾谊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时才二十多岁,是朝中少有的青年干部,年龄优势非常明显。每当文帝下达诏令,因军功获得重臣之位的老臣大多不能谈出有价值的意见,贾谊却每每能说出他们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因此朝中老臣个个都觉得自己不如贾谊。汉文帝听了贾谊的意见很高兴,一年之中将贾谊破格提拔到太中大夫这样显赫的位置。

倒贾汹汹

谁在掀起一场巨大的倒贾风潮呢?

第一是绛侯周勃,第二是颍阴侯灌婴,第三是东阳侯张相如,第四是冯敬。这四位之后还有“之属”二字。什么是“之属”?“之属”即是“之类”。它说明反对文帝任命贾谊的是以此四人为首的一大批功臣派列侯。最后还有“尽害之”三字,说明以这四位大臣为首的一大批官员集体上阵齐声反对再次越级提拔贾谊。

作为老臣、重臣、列侯的三朝元老周勃、灌婴等为什么反对越级提拔贾谊呢?

史籍记载了这些老臣、重臣、列侯的三条理由:一是年少初学,二是企图专权,三是扰乱政事。这三条只是功臣派联手反对贾谊的公开观点。其实,功臣派联手反对的核心与贾谊的政治主张有关。

政治主张

那么,贾谊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呢?

第一,为汉王朝正名。

贾谊认为,从大汉建立至文帝朝已经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应当改制,并且他还草拟了改制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面极广:一是 “改正朔”。“改”是改变,“正”是正月,一年之首,“朔”是初一,一月之首。此条即是改变历法。二是 “易服色”。“易”是改变,“服”是王朝的服饰,“易服色”即改变车马、祭牲、服饰的颜色。还有“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我们不再一一细述。

贾谊这一套办法究竟想说什么呢?新王朝的合法性。

第二,列侯之国。

贾谊提出的并不仅仅是汉王朝的合法性问题,还触及了当时的一个敏感问题:列侯要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贾谊的“列侯悉就国”为什么会得到汉文帝的特别赏识呢?

八个字:见解非凡,切实可行。

一直以来,文帝对这批父亲辈的功臣派心存疑虑,唯恐闹出动静。因此,他对贾谊列侯就国的主张特别感兴趣。

一旦列侯之国,一个庞大的功臣集团就会被分拆到各地去,更为高明的是,贾谊化解功臣列侯的建议让列侯们有苦而说不出来。这让汉文帝对贾谊非常欣赏。

皇帝的赏识伴随着的是破格提拔。文帝提出了让贾谊担任公卿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功臣派的一致反对。

这叫犯了众怒!

任命贾谊为公卿为什么会犯了众怒呢?因为这严重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面对来势汹汹的反贾大潮,汉文帝怎么办?

汉文帝让步了。汉文帝为什么会让步呢?

一是平息大臣非难。汉文帝对贾谊的政治才华非常欣赏,但是,反对贾谊的老臣是刚刚即位的文帝必须倚重的力量。文帝虽然年轻,但深谙人君之术,如果不疏远贾谊,自己将会遭遇功臣、重臣更大的压力。为了平息这场发难,文帝只能让贾谊当一回人君之术的牺牲品。

二是不愿开罪重臣。

汉文帝真的会因此止步吗?

不会!

汉文帝刘恒并未罢休。前元二年(前178年)冬十月,右丞相陈平卒,周勃接任。刘恒继续下诏阐发贾谊“列侯之国”的主张。前元三年(前177年)十一月,两次日食后,文帝下诏,要求丞相周勃带头,践行“列侯之国”。

看来,“列侯之国”这样的重大决策最终成为汉文帝选择性执行的一种政策。一项巩固中央集权的大政方针,在汉文帝手中变成了打击“政敌”的权术,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第三,削藩。

汉高帝刘邦建汉后,总结了秦亡汉兴的教训。他认为强秦的骤亡是没有同姓藩国的拱卫。因此,在大开杀戒、翦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同姓诸侯王。刘邦的八个儿子除太子刘盈外全部受封诸侯王,此外,他的侄子、本家亦成为受封的刘姓诸侯王,形成了汉初郡国并行的政治版图。高帝刘邦认为,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异姓夺取刘姓江山!

但是,贾谊并不认同高帝刘邦的做法,他上疏文帝。大谈同姓诸侯王的潜在威胁。

贾谊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得寸进尺、欲壑难填,所以,诸侯王的僭拟有可能导致叛乱。

基于这一认识,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他说,要想让诸侯王忠心耿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像长沙国一样国小势弱;要想让一位诸侯王将来不受刑而死,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像樊哙、郦商、周勃、灌婴一样只当个列侯;要想让天下太平,天子无忧,最好的办法是多封诸侯王,但每一位诸侯王都很弱。

汉文帝更看重贾谊的“列侯之国”,对削藩之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之公卿大臣集体反对贾谊,于是文帝开始疏远贾谊,不再采纳贾谊的建议,并将贾谊安排到长沙王身边担任太傅。

俊才陨落

贾谊的一片忠心被汉文帝搁置了,他被贬至长沙国。贾谊听说长沙潮湿,自认为自己不得长寿,心中充满怨愤,又因为被贬谪外放,渡湘水时,他满怀悲愤地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全文记载了这篇名赋。在此赋之中,贾谊痛斥了“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的现实,并借伤悼屈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三年长沙王太傅的任上,贾谊还写作了《鸟赋》,以老庄思想排遣个人遭贬长沙的愤懑。

一年多后,汉文帝召见了贾谊。贾谊来时,汉文帝刚刚派人祭祀完天地五畤,正在宣室坐着接受祭祀剩余的祭品。贾谊来了,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详加讲解。文帝听得入迷,夜半时,不知不觉向贾谊的坐席靠拢。讲完后,文帝感慨地说:我有几年不见贾生了,自认为自己超过贾生了,今天一听,才知道还远远不及。不久,文帝改派贾谊担任自己幼子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喜爱读书,文帝派贾谊任太傅是想让贾谊教自己的儿子。但是非常不幸,几年后,梁怀王骑马时,意外坠地而亡。贾谊非常自责,天天哭泣,一年多后,竟然亡故,死时才33岁。

作为汉文帝提拔的政治新锐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贾谊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他以敏锐的政治才华,向文帝提出了针砭时弊的“列侯之国”、削藩、改正朔、易服色等一系列建议。文帝执行得并不如贾谊之愿,但是,贾谊的远见卓识从整体上远远超越了同辈之人。他成为文帝朝堂上的顶级人才,他的政治遗产为后人所继承,最终在武帝朝得以全面实现。

(摘自《书摘》)

猜你喜欢
老臣诸侯王文帝
绳之以法
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
最早的名片
你想象不到语言有多么简陋
罗文帝剪纸作品
刻在墙上的名单
蔡英文的新班底:照搬 “老臣”“老男人”
关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25题的疑问
刻上墙的名单
走下焙烤业神坛的“老臣”
——非法食品添加物“溴酸钾”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