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刚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从思维敏捷性、形象性、实践性、连贯性和拓展性五个方面,对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15-01
所谓数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指人脑通过数学语言或符号,利用概括抽象等方法,以数学为对象,进行间接概括的过程[1]。数学思维是掌握知识、认识事物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的过程,也是数学思维开展活动的过程。良好的数学思维,可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其目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的数学思维。
一、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的思维只有通过实践训练才能得到加强。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敏捷性最常用的方法是算法练习。第一种方法是笔算训练,即不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对竖式、连加、连减等,都能达到自如运用。这是训练小学生脑力反应、培养其思维敏捷度的有效途径。第二种方法是算理训练,即让学生借助拼玩的方式熟练掌握和运用算理,在拼玩中充分理解、灵活运用。第三种方式是速度练习,通过定时定量的口算练习,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思维速度和动手速度,在行与思结合中提升思维能力。在练习中需注意的是,口算时切勿动笔,否则就会形成依赖思维,影响练习的效果。进行速度训练时要逐渐压缩时间,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适度的紧迫感,在一定强度下提高练习效果。
二、培养思维的形象性
培养学生利用形象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途径,从而提高思维效率。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具象化、生活化的情境,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在奇偶数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生日末位数的数字,按照奇遇数进行分类或分组,通过很直接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奇遇数特点。再如,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通过直观展示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就会自然地把抽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捷径。
三、培养思维的实践性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提高观察能力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让学生时时处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并养成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如在比例尺有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一个自己希望去的地方,然后让其利用一把直尺量出从自己家到这个地方的真实距离。面对困难,学生束手无策,教师可以引导说,只要把今天要学的知识学会了,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会将这一知识应用于类似的生活实践中。
四、培养思维的连贯性
按照数学学习的规律,连贯性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牢记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连贯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进行中,也要注重巧妙利用其他环节[2]。如在约数和倍数的教学中,通过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在下课时发动学生做一个游戏,即教师准备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以学生生日末位数为依据,如果卡片上的数字是某些学生生日数字的倍数,就通过简单测试先行离开教室。这种训练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新知识的应用,有助于记忆的强化。
五、培养思维的拓展性
思维拓展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的思维由线型,到发散式、跳板式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过程单调、目标唯一、结论无可商榷,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呈线型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仅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而不会对其思维能力有任何助益。如果能够从一点出发,将存在内在规律的事物建立关联,就能够使一个知识点扩展成一个面,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会从平面变为立体。
如在圆锥体积教学时,按照一般的做法,让学生准备等高等底的圆锥和圆柱,让学生做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按部就班地得出课本上早已给出的结论,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作用不大。对此,教师可以换一种思路,让学生准备一组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底是圆柱三倍,或一组等底的圆锥和圆柱,但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结果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质疑、观察、比较、动手和交流的能力,强化思维的拓展性。
结语: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要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其次,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培养形象性思维;再次,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注重培养思维的连贯性,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最后,培养思维的拓展性,提高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家宏.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略谈[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7):133-133.
[2] 赵鹏.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2,(8):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