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221143)
冯 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221143)
冯 强●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大力改善学生思维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本文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其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当提升对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视,认真研究教学策略.
1.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是指学生将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转换,以突出概念的清晰属性,展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凸显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方法去解答同一个数学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加强学生变式训练,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化简sin2A·sin2B+cos2A·cos2B-1/2cos2A·cos2B,解题方式有多种,以角出发,可化复角为单角;以名出发,可化异名为同名;以幂出发,可降幂;以形出发,可配方,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将每种方法都做系统的讲解.
2.对比式教学
部分学生思维并不发散,不善于领悟,容易满足于一知半解,造成知识遗忘快的现象;许多数学概念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学生若不能深入概念的本质,很容易混淆.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解题方式,达成思维的深入性,以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其中的区别,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比如,已知曲线C:f(x)=4x3/4,(1)求曲线在点(2,2)处的切线方程;(2)求过点(2,2)的切线方程.此题为综合题考查学生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将“在点处切线”和“过点的切线”进行分析与比较,在学生能够明确辨别二者区别后,方能进一步设出切点坐标.
1.认知冲突型情境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时原有知识与现实情况不符产生矛盾的过程.实际上,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早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观念,当遇到给定观念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把握这个良好的机会,在出现问题矛盾时,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比如,在解答函数的奇偶性质时,首先要判断函数定义域,观察自变量在区间内是否可任意取值,若定义域区间不关于原点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只有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才能进一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质进行判断.学生若在学习函数定义域阶段理解错误,忽视前提条件,将造成错误的判断.
3.试误型情境
错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错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动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允许学生犯错,并且将典型的错误在课堂中单独讲解并深入探索,引导学生在知错的同时改错,改错的同时防错,加强思维方式的严谨.
1.做好整理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分布比较广泛,这种知识结构虽然符合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却不利于学生的复习与回顾.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适时总结,梳理知识框架,以简洁明要的形式提炼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对解题方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比如,在立体几何一章学习中,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区分点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内在联系,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原始概念进行整理、总结、概括、提炼,以帮助学生快速领悟,在解答时思路更加清晰.
2.加强解题教学
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以题引出理论,从解题方式的角度培养学生提高分类、比较、观察、概括问题的能力,并且把握正确的解题方向.另一方面,反思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觉检查思维活动的过程,反思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优化解题方式,总结更加全面的解题经验,高中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次钻研与探讨,在不断的反思中领悟知识.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解题效率的提高,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数学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加强解题教学、经常整理总结、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等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1]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法研究,2014(07):21.
[2]吴琼,高夯.教师专业知识对高中数学教师各项教学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04):422.
[3]袁楚容.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6(06):159.
G632
B
1008-0333(2016)33-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