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阅读需求调研分析及公共图书馆应对策略*

2016-12-15 03:14王燕荣李春明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调研

王燕荣 李春明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专题研究

残疾人阅读需求调研分析及公共图书馆应对策略*

王燕荣 李春明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为了解残疾人阅读需求及图书馆利用情况,丰富公共图书馆对残障用户的服务思路,国家图书馆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开展了针对27个省市图书馆共107位残疾人的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归纳出残障用户的基本阅读情况、阅读特征、阅读信息需求及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信息,以期对公共图书馆残障服务建设有所启示。

残疾人 阅读需求 问卷调查 图书馆服务

1 引言

我国拥有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502万人[1],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2],其中初中以下学历(含文盲)的残疾人占比高达90.2%[3],呈现出知识贫困的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残疾人权益的逐步完善,以及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采取的有效知识服务,使得残疾人“均等”获取知识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对图书馆来说,残疾人在图书馆潜在用户群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关注残疾人阅读,充分了解残疾人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确保图书馆作为服务提供方与残疾人知识需求方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是提升图书馆残障服务的品质的前提条件。基于此,国家图书馆开展了针对残疾人阅读需求的调研与分析,以期对公共图书馆残障服务有所启示。

2 研究背景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三十条明确指出:“残疾人有权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参与文化生活,并应当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残疾人获得以无障碍模式提供的各类文化活动。”[4]因此,社会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应采取有效的知识服务,保障残疾人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

图书馆作为社会支持网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应该承担起对残疾人知识援助的责任与义务。[5]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图书馆一般没有专门的残疾人服务。从1986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现第一条轮椅通道,到1988年上海残联成立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图书馆残障服务开始逐渐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截至2010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省市级盲文阅览室47个,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394个[6]。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无障碍交互软件的发展,2008年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国家图书馆及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筹备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开始运行,数字图书馆成为备受亲睐的残疾人知识服务新平台。[7]经过数十年关爱残疾人政策的支持,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无障碍建筑环境、无障碍信息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大有改观,不少机构还针对残疾人推出了各类特色活动和知识服务,到2012年底已有27个省市级图书馆利用服务宣传周、读书日、助残日等节点开展了针对残疾人的阅读推广活动[8]。

了解残疾人的阅读需求是促进图书馆残障服务深化的基础。江苏省行政学院课题组对江苏省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了调研,对该省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趋势进行了归纳[9];沈燕梅对福州市G区的公共图书馆残障用户服务需求进行了调研,评估了残障用户对图书馆及各项服务的认知度[10];李婉彬、李燕娜对11家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读者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图书馆视障读者的基本特征、信息偏好与存在的服务障碍[11];邱奉捷针对北京市残疾人对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残疾人阅读心理和利用图书馆的障碍因素[12]。这些调查对于了解残疾人的阅读现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但相对而言,以上调研地域和调研对象范围较窄,对公共图书馆深化、细化残障服务的指导性意义有限。因此,国家图书馆开展了面向全国27个省市公共图书馆的残疾人阅读需求及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的调研,希望获得更广范围、更有说服力的关于残疾人阅读的相关数据。此外,探讨图书馆残障服务的文章也比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子舟[5]、张冰梅[13]、刘晓云[14]等人的文章。

3 调研设计

3.1 调研目的

了解残疾人阅读的基本特征、阅读需求倾向、残疾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认知情况和利用建议,旨在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丰富残疾人阅读需求和文化权利获取的研究,对公共图书馆残障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

3.2 调研对象

在我国,残疾类型主要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15]。其中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存在认知障碍,考虑其特殊性,暂不将其作为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此外,听力残疾与语言残疾通常相互伴随,一般视为多重残疾,即聋哑残疾人,因此本次调研对象界定为: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听力语言残疾人三类,这三类调研对象的地域来源涵盖了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共27个城市的126人。

3.3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围绕三部分内容展开调查:一是调研样本的年龄、性别、残障类型等基本情况;二是调研样本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信息获取方式等情况;三是调研样本对公共图书馆残障服务的需求及改进建议。

调研通过两类途径开展。一为网络问卷调研,2014年5月在中国残联网站和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挂接调研问卷,由残疾人自行填写提交。二是实地访谈调研,2015年6月调研组对北京、安徽、陕西、山西等省会图书馆以及秦皇岛、沧州等市级图书馆共11家机构进行了实地走访,对到馆残障用户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进行面对面访谈。按照未填答内容超过应填答内容的1/3视为无效问卷的标准进行筛选,两类途径最终获得100份有效问卷及26份访谈记录,有效回收率为93.5%。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涉及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残障类型和就业情况等信息,见表1。

表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表1数据显示,本次调研样本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0.8,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向;年龄集中在30-50岁,说明调研对象以中年人为主;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初中以下学历(含文盲)的残疾人高达90.2%[3],而本次调查虽然没有设置未上学不识字的选项,但结果依然显示46%的残疾人在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大专及本科以上的学历不足20%,尽管这些情况要好于普查结果,但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调查地主要是在图书馆的因素,总体上仍然反映出被调查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偏低。从就业情况来看,近半数残疾人已就业,收入相对稳定,但待业者也占有一定比例。

4.2 调研样本阅读情况

4.2.1 阅读目的

本次调研的残疾人群体,对于阅读基本持肯定态度,他们希望通过阅读实现提高修养、娱乐休闲、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工作需要,其中“提高修养”这一目的所占比重最大,见表2。

表2 调研样本阅读目的

调研结果显示,残疾人的阅读目的集中在“提高修养”和“休闲娱乐”上,分别为83.5%和80.4%,此外“文化型”“学习型”需求也有所体现,说明残疾人对阅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希望获取有一定教育意义的阅读内容。

4.2.2 阅读方式

无论哪类残疾人群体,都不再一味地追求单一的阅读方式,都兼有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方式并用的特点,但新媒体阅读方式的比重明显优于传统媒体阅读方式。在新媒体载体的选择中,手机阅读居第一,见表3。

从访谈了解到,阅读方式的选择依个人阅读习惯和残障类型而定,但阅读内容获取的便捷性是首要考虑因素。视力残疾用户多通过广播和计算机来阅读,听力语言残疾用户多选择计算机和手机阅读,肢体残疾用户对各类阅读方式都有所涉及,但手机阅读的比例最高。

表3 调研样本阅读方式

此外,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残疾人在阅读方式上也有明显的侧重。例如,年轻残疾人较中老年残疾人更倾向利用数字阅读;年长的视力残疾人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和对盲文的特殊感悟力,更倾向与传统阅读。但访谈的残疾人对新媒体阅读方式都持肯定和开放的态度,尤其是手机在残疾人群体中的普及度最高,使用也最为普遍。

4.2.3 阅读时间

残疾人的阅读时间受科技进步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数据显示,调研对象平均每周的纸本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比重为45.7%,表明近半数残疾人平均每天的纸本阅读时间不足0.5小时,而网络阅读时间每天在1小时以上的比重为75.9%,这表明网络阅读在残疾人群体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见表4。

表4 调研样本阅读时间

在调研中发现,阅读时间花费与被调查者的学历水平和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学历水平越高的残疾人,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也越多;年龄越大的残疾人因时间较为充裕、娱乐项目贫乏,因此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也较多。在残疾类型上,肢残和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每天花在网络阅读上的时间要远多于视力残疾人。

4.3 调研样本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

在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及改进建议方面,调研组依据残障类型,分别对肢体残疾人、听力语言残疾人、视力残疾人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获知了不同残疾人群体的需求差异。

4.3.1 肢体残疾人

访谈的肢体残疾人表示对文献内容的选择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目前当地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基本能满足自身需求,但文献资料的更新却不够及时。肢体残疾人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与建议集中在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方面,比如坡道太陡、无障碍卫生间空间过小、地面湿滑、阅览室书架空间过窄,无法获取书架顶排与底排的文献,没有低位柜台、轮椅在阅览室声音过大,残障标识不醒目等。

访谈中有部分重度肢残用户,出行极为不便,提出希望图书馆能提供上门服务。

4.3.2 听力语言残疾人

访谈的听力语言残疾人,即聋哑人认为目前图书馆很少配备会手语的专业馆员,馆区针对聋哑人的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并非所有的服务都配备文字说明,尤其是参考咨询和排号等候图书时,会遇到困难。

此外,聋哑人喜欢聊天聚会,希望图书馆能提供专门的场地供残疾人聚会、培训和交流,能组织更多的互动性读者活动和开展特色兴趣培训班;还提到目前音视频资源,尤其是新闻资源没有配备字幕及手语,以至于无法获取最为关心的新闻消息。

4.3.3 视力残疾人

访谈的视力残疾人基本通过广播、盲文书籍、互联网/手机资源等途径获取信息。对于到馆服务,希望图书馆能提供志愿者引导服务和代查代检服务,并指出目前当地图书馆的盲文图书数量有限,更新并不及时,且并未编目,查找起来多有不便,因此互联网成为多数视障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出于保护视力的考虑,上网时长也会有所控制。有部分视力残疾人表示,不会使用盲屏软件,希望图书馆能开展相关培训课程和兴趣培训讲座,还有部分视障用户希望图书馆能引进大字图书、触摸图画书、电子盲文刊等资源。

从网络内容利用情况来看,视障用户乐于在网上欣赏音视频、在线聊天、参与网络课堂、听新闻和电子图书,而对技术要求略高的操作型网站或应用则较少涉猎。部分盲人也指出现在的网站,尤其是图书馆网站的信息无障碍建设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使用体验。

5 对公共图书馆残障服务工作开展的启示

5.1 图书馆无障碍设施的完善

不少调研对象表示,距离太远、设施使用不方便、无人陪同等原因是他们使用图书馆的重要障碍因素。信息服务机构是否具备无障碍的、易于接近和使用的设施和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残障用户对服务本身的取舍和评价[16]。

在各类无障碍设施中,受访者强调最多的并非配备“升降电梯”“轮椅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的数量,而是图书馆配备的无障碍设施是否遵循人性化设计、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建设标准是否规范、盲道是否被占用、维护是否及时、电梯是否有点字按钮和语音提示、各项服务是否有字幕提示、是否有盲文版指引说明和导听系统等问题。具体到图书馆阅览区,残疾人一致认为应实现一站式借阅,使他们尽可能的在同一区域获得想要的图书资源,有声读物、点字图书应分架排列,应降低借还书处、检索机高度,并配备点字打字、打字机、语音计算机、盲用电脑等辅助设备。此外,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为残疾人读者提供一个多功能报告厅,方便视障读者看电影和听障读者举办联谊活动。

5.2 图书馆应精细化残障服务

5.2.1 依据残障类型开展服务

不同残障类型的感官接受信息的程度不同,相应地服务方式应该有所不同。视障用户需要全程语音提示,而听障用户则需要全程文字与标识提示。视障用户中,又依据残障类别与程度,分有色弱、色盲、弱视力、全盲用户,弱视力用户需要大字书本,色盲用户需要提供底色差异文献,全盲用户则需要阅读盲文书籍及触摸画册。文化程度较高的听障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来交流,识字程度不高的听障用户则需要掌握手语的图书馆员来提供服务。

5.2.2 依据残障级别开展服务

图书馆残障服务,应秉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对各级各类残障用户的需求统筹兼顾。尤其是重度残疾和一级残疾用户,图书馆可以提供送书上门/文献邮寄服务、残障亲属代替借阅、志愿者引导服务和代查代检服务,为其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性。对低级别残障用户则以关爱为主,馆员应尽己所能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5.3 图书馆资源建设上要考虑到残障需求

在阅读内容方面,调研对象均表示依据个人兴趣而定,与正常人差异不大。其中,健康保健和新闻资讯是选择最多的内容,而文学、历史地理、音乐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选择也相对集中。

在文献载体方面,图书馆应根据各类残疾人不同的生理特点进行多样化载体的资源建设。肢体残疾人对文献资源载体的需求与常人无异,听力语言残疾人对有手语或字幕的视频资料有较强需求,而视力残疾人对文献资源载体的需求最为特殊。图书馆应在丰富盲文藏书量的同时,拓展文献资源种类,适当引进电子盲文、购入针对视障群体的有声书数据库、优质音视频资源。此外,还应对图书馆残障文献的加工、制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尤其是自建数字资源声音、影像、字幕的加工标准应充分考虑残障用户的阅读需求。

5.4 新技术、新媒体手段应用到图书馆残障服务领域

与传统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相比,以网络服务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形式所体现出的特殊潜力和优越性,对于残疾人而言具有明显的代偿意义,应成为公共图书馆着力发展的服务形式。

公共图书馆可以引进新型残障服务设备与技术来增强残疾人使用体验,拓展残障服务深度。如重度肢残的用户可以依靠体感鼠标进行电脑操作,视障用户可以通过盲屏软件和手机APP等技术手段享受互联网阅读、订餐和打车等服务,虚拟空间体感器可以帮助盲人在空间移动时进行导航。图书馆也可以创建专业性网络阅读服务平台,在内容上贴合残疾人兴趣,在形式上考虑到残疾人的阅览习惯,尽量保障页面简洁、主题明确以及信息内容的易获取性,注重信息无障碍技术建设,最大程度地方便视障用户。

5.5 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

图书馆应注重残障服务的多样性,对传统残障服务工作进行功能延伸与创新。如:在调研中发现,残障用户“与人交流”的迫切度很高,安徽省图书馆就适时将残疾人阅览室的功能延展为社交场所,通过组织书友联谊会、读书座谈会等形式为残障群体提供聚会、交友便利[17]。还可以在残疾人读书会的基础上,开展面对面朗读的服务,有朗读需求的盲人可以向志愿者提出服务申请。

图书馆应注重残障服务的灵活性,适时依据残疾人的需求灵活开展服务。访谈中,残障用户对知识、技能的培训渴望度较高,但限于身体条件,对普通的讲座培训课程无法适应。鉴于残疾人的特殊培训需求,图书馆可以针对性地定制培训内容,对无法到馆的残疾人,还可以将这些培训课程录制成视频形式,为其提供远程教学服务。此外,还可以为视障用户提供盲文翻译服务,由志愿者代译药品说明书等生活必须需求。

图书馆应注重残障服务的互动性,主动举办形式丰富的互动活动,如为残障人士举办交流会、歌唱表演、盲文研讨会等,还可以开展盲童亲子互动故事会,请父母与儿童一起参与制作图画书。

5.6 多渠道宣传推广与合作

在与残疾人访谈中,部分残疾人表示“不知道图书馆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因而“很少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对于数字图书馆甚至闻所未闻,这反映了图书馆宣传力度之薄弱。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图书馆应建立残疾人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18],定期、可持续地开展残疾人阅读推广工作,形成品牌效应,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渠道上进行多方位宣传与推广,如开展针对残疾人的微信公众号服务,主动向残疾人推送图书馆的新闻资讯、活动通知,残疾人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资源定制服务,只需点击推送链接就可轻松获取相关资源;另一方面,鉴于残疾人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它相关机构之间应加大合作力度,如积极加强与残联、社区图书馆和地方文化站的合作,以社区和地方文化站为服务基点,为残疾人提供图书批量借阅服务,组织专业培训师、学者等人员进入社区文化站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

6 结语

残疾人是图书馆潜在的、应被充分发展起来的一个庞大读者群体。调研中,大多数残疾人都肯定了阅读的作用,意识到信息知识的重要性,并对图书馆残障服务工作从物理无障碍建设、资源建设、信息无障碍建设、图书馆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这些都为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开展残障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调研主要基于公共图书馆角度考查残疾人阅读需求的共性特征,对残疾人个性化需求的挖掘不够深入,公共图书馆应在具体的残障服务实践中,切实把握个体残疾人的服务意愿,着眼于提升用户体验度,创造条件辅助更多的残疾人有效利用图书馆。

〔1〕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2016-02-20].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6-02-20].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

〔3〕《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华夏时报》2007年5月29日

〔4〕残疾人权利公约[EB/OL].[2015-08-2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PLBup29qYHlfttkjGoRjAb429gp-s_EeME 7ccduqPF-apXp4nmu3LNToqW6Y6RffUAquxZ8tssgoMX4AsGp Dq

〔5〕王子舟,夏凡.图书馆如何对残疾人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情报·知识,2007(116):5-18

〔6〕王莉美,陈天伦,陈彤.公共图书馆残疾人阅读服务实践的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156-157

〔7〕张炜,李春明.积极推荐信息无障碍建设 人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介绍[J].图书馆建设,2009(9):65-67

〔8〕朱莺.图书馆残疾人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4):54-56

〔9〕江苏省行政学院课题组.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哲学视界,2008(12):36-43

〔10〕沈燕梅.残疾人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研究——以福州市G区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1-38

〔11〕李婉彬,李燕娜.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及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4):77-81

〔12〕邱奉捷.北京市残疾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J].图书馆,2009(3):50-61

〔13〕张冰梅,易红,刘晓景等.全媒体环境下视障读者的阅读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6):127-132

〔14〕刘晓云.新媒体、新技术在视障读者阅读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5(5):77-78

〔15〕残疾人的分类依据2008年国家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EB/OL].[2016-03-20].http://www.cdpf.org.cn/zcwj1/flfg/200711/t20071114_25284.shtml

〔16〕樊戈,李桂华.残疾用户信息需求调查与服务对策思考[J].图书馆,2009(1):60-62

〔17〕林旭东.公共图书馆服务残疾读者的实践与体会——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A].第五届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会议(ITIE2012)[C].2012年

〔18〕陈俭峰.残疾人阅读推广现状、问题和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6):72-7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Requirement of the Disabl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Wang Yanrong Li Chunm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requirement and the library utilization status of the disabled, as well as widen the service ideas of public library for the disabled,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carried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among 107 disabled persons in 27 provincial/municipal librar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basic reading situati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 of the disabled and service requirement for the public library. In addi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on enhancing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for disabled people.

Disabled people; Reading require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Library services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书馆面向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与规范研究”(项目编号:13ATQ002)研究成果之一。

“图书馆面向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与规范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本专栏组稿的三篇文章《残疾人阅读需求调研分析及公共图书馆应对策略》《公共图书馆面向残疾人服务规范研究》和《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的现状及启示》为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残障读者需求调研分析、服务规范调研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为公共图书馆残障事业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进而提升图书馆残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陈 力

G252:G258.2

A

王燕荣,女,馆员,硕士,工作于国家图书馆;李春明,男,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副主任。

栏目主持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已正式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设。作为拥有8500万残疾人口的大国,如何保障残疾人享有无差别、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成为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我骄傲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