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引入蒲地蓝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2016-12-15 05:32:04李惠芬李静亚王树梅杨会义吴志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蒲地蓝流涕咽痛

韩 柱,李惠芬,李静亚,王树梅,杨会义,吴志华

(1.河北省沽源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北 沽源 076550;2. 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内科, 河北 张家口 075000;3.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外科,河北 石家庄050011;4. 河北省怀安县中医院内科,河北 怀安076150)



·论 著·

西药引入蒲地蓝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韩 柱1,李惠芬2,李静亚3,王树梅4,杨会义3,吴志华2

(1.河北省沽源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北 沽源 076550;2. 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内科, 河北 张家口 075000;3.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外科,河北 石家庄050011;4. 河北省怀安县中医院内科,河北 怀安076150)

目的观察蒲地蓝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地蓝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用药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 TNF-α)水平,患者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不良反应(头晕、皮疹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炎症指标CRP、IL-1β、IL-10、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CRP、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CRP、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机体炎症水平的降低,加速症状消退,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呼吸道感染;蒲地蓝;抗菌药

中医把上呼吸道感染视为瘟病、伤寒等,西医认为是感染病毒所致,并可以继发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无可靠药物,长期给予抗病毒制剂可减弱患者抵抗力。近年来,中医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中应用广泛且效果确切。张捷等[1]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可见中医药在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有独特优势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分析蒲地蓝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1月在河北省沽源县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7例。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够坚持研究治疗。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治疗及非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类似临床表现者。按编号单双数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27例;年龄21~65岁,平均(43.34±11.29)岁;病程2~45 h,平均(23.67±0.32) h;体温37.5~42.0 ℃,平均(38.2±0.6) ℃。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21~64岁,平均(43.29±11.32)岁;病程2~45 h,平均(23.45±0.42) h;体温37.5~41.8 ℃,平均(38.2±0.5) ℃。2组性别、年龄、体温、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和休息,给予物理降温。当患者出现黄痰时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将0.25 g头孢呋辛钠+1 mL生理盐水摇匀成为不透明混悬液后肌内注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5 g/次, 2次/d,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20 min/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治疗,10 mL/次,3次/d[3]。2组均治疗3~7 d。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水平,患者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咳嗽、流涕、咽痛消失,发热、肺部阴影消退;有效,经治疗,患者咳嗽、流涕、咽痛改善,发热、肺部阴影消退有所好转;无效,经治疗,患者咳嗽、流涕、咽痛无改善,发热、肺部阴影还存在,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RP、IL-1β、IL-10、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炎症指标CRP、IL-1β、IL-10、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CRP、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数,%)

表2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RP、IL-1β、IL-10、TNF-α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CRP(g/L)治疗前治疗后IL-1β(μg/L)治疗前治疗后IL-10(μg/L)治疗前治疗后TNF-α(μ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32.94±10.198.66±2.09*76.79±24.2155.73±24.48*62.71±5.5665.27±7.04*13.68±3.357.71±1.60*治疗组4432.96±10.373.51±0.13*76.82±24.5421.97±12.07*61.28±5.6474.58±8.20*13.76±3.694.61±1.30*t0.00916.3150.0068.1871.1915.6760.1069.929P0.9930.0000.9950.0000.2370.0000.9160.000

*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配对t检验)

2.3 2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例数,%)

2.4 2组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 治疗组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组别例数退热时间(h)停止流涕时间(h)咽痛消失时间(h)住院总时间(d)对照组4364.72±2.7050.94±3.6150.85±4.299.80±2.64治疗组4445.66±2.3740.58±2.4040.63±4.747.84±1.31t35.01515.79710.5374.402P0.0000.0000.0000.000

3 讨 论

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多发呼吸系统疾病,多因病毒感染所致,具有泛发性和易感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以头痛、咳嗽、发热、咽痛、流涕和咽部肿痛等为表现,症状轻的患者可自愈,症状严重者体温高且并发全身症状,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导致支气管炎、心肌炎和肺炎等,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5-6]。

传统西医多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治疗存在依赖性和耐药性[7],不良反应多,长期应用可导致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对患者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8-9]。本研究采用的药物包括头孢呋辛和利巴韦林。头孢呋辛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对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均有杀菌活性,其杀菌活性来自于通过与关键靶蛋白结合来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头孢呋辛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发挥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但也可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和耐药风险。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容易感受外邪,治疗应以清热散寒和宣肺解表为主。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纯中药制剂,由蒲公英、黄芩、板蓝根和苦地丁等制作而成,有抗炎消肿和清热解毒作用。其中,黄芩味苦性寒,有泻火解毒和清热燥湿、凉血之功;板蓝根可凉血、清热解毒;蒲公英可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苦地丁可清热解毒[10-12]。现代药理学证实,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等,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激发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作用确切;黄芩含有黄芩酮、黄芩素等,抗菌消炎作用确切;板蓝根含有靛蓝等多种成分,可抑制腮腺炎病毒等,还可提升免疫功能,发挥解热作用;苦地丁含有香豆素、苦地丁素等,对多种细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四味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显著改善患者鼻塞、发热、流涕和咽痛、呕吐等症状[13-15]。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多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即使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也会出现耐青霉素、耐头孢类细菌,而病毒变异更为普遍,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任何抗病毒治疗,其实西医治疗收效难以肯定。中药抗病毒、抗细菌感染治疗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及感染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因而具有自身特色。浦地蓝口服液针对肺气郁闭不宣,痰浊郁而化热,并且病程日久则痰浊成瘀的情况,可以宣通肺气、疏通经络,而单纯西医治疗虽然可以化痰、溶栓、消炎,但不能从整体上促进患者排泄炎症介质。因此,单纯西药治疗尽管也可以治本,但其抗病毒、抗菌、抗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限制,而化痰、溶栓对重症支气管肺部感染不能标本兼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则可以完全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蒲公英、黄芩、板蓝根和苦地丁合用协同西药抗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即使耐药菌株或变异病毒,都会被有效抑制,同时,四药合用还能凉血解毒,激发机体免疫潜力,促进机体快速排除体内炎症介质,使得气机通畅,咽痛、流涕、咳嗽等迅速好转,控制病情不会向深度发展。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患者血液的炎症指标反映了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常用来体现炎症的指标CRP、IL-1β、IL-10、TNF-α可以客观地将感染的程度、治疗的有效性反映在医师的记录中,且这些指标可非常敏感地提示感染介质在血液中存在的多少以及治疗过程中排泄炎症介质的情况。所以,无论中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这些炎症指标来指导用药和评估用药的有效性都是客观、科学的,而这些指标对病毒感染还是其他微生物感染都具有可靠的指导意义,比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更早期地反映出来。把这些客观指标与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起来,不仅十分清楚地体现了体内炎症控制的情况,而且可准确地评估单纯用药和联合用药哪个更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用药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增加蒲地蓝治疗后可更好发挥中西医治疗的协同作用[16-17],西医治疗可快速发挥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起效快;辅以中医治疗,可从整体上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机能,促进病情的康复,对预防复发也有一定的作用。2组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增加蒲地蓝治疗并不带来更多不良反应,证实了蒲地蓝用药的安全性[18]。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炎症指标CRP、IL-1β、IL-10、TNF-α改善更显著,且治疗组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加用蒲地蓝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水平,促进炎症物质消退,可更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

综上所述,蒲地蓝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机体炎症水平的降低,加速症状消退,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9]。

[1] 张捷,史宁,李艳蕾,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2):180-184.

[2] 袁雅冬,陈烨,王丽,等.2015年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6,31(2):143-150.

[3] Science M,Maguire JL,Russell ML,et al. Low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 and risk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Clin Infect Dis,2013,57(3):392-397.

[4] 马京华,蒋振平,臧玉娟,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依从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85-87.

[5] 刘玉清,丁樱.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3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80.

[6] Matsuse H,Fukahori S,Tsuchida T,et al. Effects of a short course of pranlukast combined with systemic corticosteroid on 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 induced b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J Asthma,2012,49(6):637-641.

[7] 卢秋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药物治疗[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693-695.

[8] 丁小星,王缇,吴国霞,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4(17):22-23.

[9] Tahan F,Yaman M. Can the Pelargonium sidoides root extract EPs® 7630 prevent asthma attacks during viral infections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 children?[J]. Phytomedicine,2013,20(2):148-150.

[10] 莫志敏,陈小凤.蒲地蓝联合西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3(2):97-98.

[11] 郑媛,唐玲,李珊珊.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24(1):76-77,79.

[12] Nokso-Koivisto J,Pyles RB,Miller AL,et al. Viral load and acute otitis media development after human metapneumoviru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Pediatr Infect Dis J,2012,31(7):763-766.

[13] 杨勇,雷永红,秦扬,等.保留膀胱联合髂内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46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12):908-910.

[14] 孙淑兰,郝晓东,孙红玲,等.不同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5):5204-5206.

[15] Rees JR,Hendricks K,Barry EL,et al.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 Infect Dis,2013,57(10):1384-1392.

[16] 林龙,魏大鑫.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2571-2572,2574.

[17] 张伟,郭梦倩.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例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45-1546.

[18] 吴卫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96,99.

[19] 宋秀丽.小儿感冒退热糖浆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00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5):3128-3129.

(本文编辑:赵丽洁)

2016-06-18;

2016-09-11

韩柱(1964-),男,河北沽源人,河北省沽源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R517.6

B

1007-3205(2016)11-1324-04

10.3969/j.issn.1007-3205.2016.11.021

猜你喜欢
蒲地蓝流涕咽痛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国家药监局关于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2年第8号)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2:58:38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婚育与健康(2021年4期)2021-07-01 23:10:1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饮食保健(2017年10期)2017-03-08 04:19:26
顺山倒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27:17
壳聚糖絮凝处理蒲地蓝三味水提液效果及机理
肺脾气虚致流涕怎样调治
老友(2016年5期)2016-02-07 0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