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影《追风筝的人》中的原罪与救赎之路,影片展现了三种不同程度的救赎:阿米尔父亲不敢直面自己的原罪,默默做好事救赎自己,这并不是真正的救赎,但最后也得到了最好的成全——死亡;阿米尔成功地完成自我救赎,过上了幸福、轻松的生活;阿塞夫始终未能认识到自己的原罪,执迷不悟,最终只能受到惩罚。影片在主人公阿米尔身上用了大量镜头,突出了电影核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地自我救赎。
[关键词]原罪;救赎;《追风筝的人》;圆形叙事
马克·福斯特执导的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自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社会背景下,囊括了民族、种族和战争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同时它又涵盖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主题,是宏大时代背景下的“私人叙事”,着重叙述了主人公的救赎之路。
一、“原罪”与“救赎”
“罪”即“含有逾越,违犯……违背,不守神的律法,偏离神的道,陷于一种悖逆的状态的意思”“原罪”本是基督教教义,是人与生俱来的罪恶,所宣扬的是性本恶的观点。除了这种与生俱来的罪恶,还有个人在世所犯的罪,又称为“本罪”。“救赎”与“原罪”一样,都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电影《原罪》中女主茱莉亚贪恋咖啡业大亨路易斯的万贯家财,路易斯沉迷于茱莉亚的美貌,如漆似胶的甜蜜生活背后充斥着虚情假意,但影片结尾处却通过男女主角的爱情让茱莉亚得到救赎。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定会提出一种或几种“救赎”之路。当然,还有一些人没有完成自我救赎,而是主动或被迫地选择了死亡,“西方文学中的死亡,不是单纯的肉体的灭绝,而是灵魂的重生;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成全”。
二、影片中人物的原罪与救赎
影片《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父亲曾专门就“原罪”进行过讨论:
阿米尔:学校的神学士们说,喝酒是一种原罪(sin),他们说喝酒的人,在死后将会付出代价。
阿米尔父亲:但是首先,我要你现在就记住一件事,就是你从那些大胡子白痴身上,永远学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我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猴子,他们整天就只会转转念珠,然后吟诵那些用自己都不懂的语言写的经书。这世上的原罪只有一种,那就是偷窃。其他的罪都是跟偷窃相关的。如果你杀了人,你偷走了妻子拥有丈夫的权利和孩子拥有父亲的权利;如果你说了谎,就是偷走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世上没有比偷窃更卑鄙的行为了。
据此,我们来分析影片中人物的原罪与救赎。
(一)阿米尔父亲——未完成的救赎
阿米尔父亲是一位正义、富有声望的富商,他乐善好施,出资修孤儿院,并对部分官僚可能从中谋利有清醒的认识;对基督教神学士的虚伪也有独到的见解。因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父亲携子逃亡美国,途中面对苏联士兵想要非礼车上一位女士的要求,义正词严地提出:“问问他的羞耻心在哪里?”面对敌人无情的刀枪,阿米尔父亲表现出凌然大义。在即将离开阿富汗国土时,阿米尔父亲又从地上捏了一撮土包了起来随身带走,轻轻一个动作,阿米尔父亲的爱国形象呼之欲出。
阿米尔父亲的形象在整部影片中都是善良、正义的,拥有一个男人毕生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但是影片最后借他的老友拉辛汗的嘴说出了一个被阿米尔父亲带进坟墓的事实:阿米尔父亲与自己的仆人阿里的妻子通奸,并生下了私生子哈桑。这个事实对阿米尔父亲在影片中的光辉形象是个莫大的讽刺,同时,观众也会恍然大悟,阿米尔父亲做那么多好事,原来都是在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而这个错误就是自己所痛恨的原罪——偷窃。他与阿里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他却偷了阿里的妻子,用他对原罪的理解来说,他剥夺了阿里完全拥有妻子的权利,他剥夺了哈桑知道真相的权利,这是世上最“卑鄙”的行为。
从影片中展现的情节来看,阿米尔父亲是一个在世修行的人,是一个想要获得救赎但没有勇气面对的人,是一个在心里默默请求宽恕的人。所以他尽可能地去做好事,尽可能平等地爱自己的儿子阿米尔和私生子哈桑,尽可能地留仆人阿里在身边,他在默默地赎罪。“只要心存希望,救赎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那是任何强权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二)阿米尔——成功地自我救赎
阿米尔是阿富汗贵族少年,血统高贵,条件优越,却是生而有罪的人。阿米尔的母亲在生产时难产而死,阿米尔一直认为是自己杀死了母亲——父亲最爱的公主。这种原罪一直困扰着年幼的阿米尔,他认为父亲为此才会不喜欢自己,这让阿米尔特别自卑;更让阿米尔感到不满的是,父亲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仆人哈桑身上。亲情的失衡让本就胆小的阿米尔迷失了方向,走上了歧途。哈桑是阿米尔的仆人,一起长大的玩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哈桑正直、忠诚、善良,也是最出色的“追风筝的人”,他“本能”地知道断了线的风筝会落在哪里,是个非常有天分的人。
阿米尔为赢得父亲的好感,在风筝节上得了第一名;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信誓旦旦地去追第二名的风筝,并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忠诚。在追风筝的途中遇到了阿塞夫等人的围攻,哈桑坚守着自己对主人的忠贞,最终被阿塞夫等人奸污。而找寻哈桑的阿米尔正好目睹了哈桑受辱的过程,怯懦的他终究没像哈桑为他一样奋不顾身地站出来帮哈桑解围,而是悄悄逃走,这是原罪的导火索。因为阿米尔的原罪是与生俱来的,是集体无意识下的个人表现,是骨子里的高贵,看看他平时无意识下如何对待哈桑的:在找寻哈桑过程中问一位老人“你看到那个哈扎拉男孩了吗?”“哈扎拉”是带有鲜明种族歧视色彩的词语,作为与哈桑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阿米尔会随口说出,可见其骨子里的种族意识还是特别明显的,且有种族歧视意识。为考验哈桑对自己的忠诚,他会问哈桑“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怎么办”?这种不允许别人回答“不”的主仆问话。阿米尔也有其贵族阶级的优越感,他会读书写故事,所以经常会拿文字来哄骗哈桑。尽管阿米尔和哈桑是一起长大的玩伴,但生而不公平,阿米尔作为主人,潜意识里具有一定的种族歧视意识、等级观念,骨子里具有阶级优越感,两人的命运注定了不公平。
阿米尔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目睹哈桑被辱自己逃走后,心里一直因自己未能救哈桑而郁郁寡欢,他想到了逃避。他向父亲提出辞退仆人的请求,被父亲义正词严地拒绝,后来便想到父亲认为偷窃是原罪,是最卑鄙的行为,便想办法陷害哈桑偷了自己最名贵的表和钱。哈桑终于被他赶走了,阿米尔“得逞”了,但心灵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一直为自己的原罪煎熬着。
战争爆发,阿米尔随父流亡美国,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下,阿米尔渐渐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之路。阿米尔是幸运的,他有自己的人生导师——父亲的朋友拉辛汗:小时候,拉辛汗指导自己写作;现在引导自己走上成为好人的路一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当拉辛汗告知事情原委,阿米尔才知道曾经被自己陷害的朋友哈桑原来是自己的兄弟,现在为了看护自己的老家被塔利班人员杀害,留下遗子索拉博。阿米尔选择了不顾一切地解救索拉博并把索拉博带至美国收养。当岳父问他为什么要收养索拉博的时候,阿米尔不再顾及所谓的男人的“荣誉和声望”,而是不顾妻子的劝阻将实情和盘托出,这是美国这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给阿米尔的选择提供了沃土,同时也是阿米尔决定自我救赎必经之路。拉辛汗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阿米尔的原罪导致了他解救索拉博的善行,获得了真正的救赎。
(三)阿塞夫——罪与罚
阿塞夫在影片中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围攻哈桑和阿米尔,叫嚣着“我们才是真正的阿富汗人,扁鼻子的哈扎拉人,他们污染了我们的土地,弄脏了我们的血统”,显示骨子里的种族歧视;第二次是围攻追风筝的哈桑,并且奸污了哈桑;第三次是在阿米尔的宴会上,作为贵族阶级的公子出现;第四次是在阿米尔解救索拉博的时候,阿塞夫在战争中选择了加入塔利班,作为塔利班分子,养了索拉博作为性虐待的舞童。阿塞夫的种种行为源于原罪——种族歧视,其实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阿富汗人就比哈扎拉人高贵,这是集体无意识的个人表现,所以,歧视哈扎拉人是阿塞夫与生俱来的本能,他对别人的虐待就近乎一种谋杀。阿塞夫自始至终都未认清原罪,所以自始至终走在歧途,他最终被索拉博用弹弓弹瞎了眼睛,是上天给予他的惩罚,他并未踏上救赎的征程,是个可怜的人。
影片中,阿米尔父亲不敢直面自己的原罪,阿米尔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最终成为一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忠诚的人;而阿塞夫根本未意识到自己的原罪,一直走在歧途,没有自我救赎,就只能得到惩罚——失去光明。
三、圆形叙事模式的特殊力量
基督教讲究生死轮回,历史会出现惊人的相似,影片也会用圆形叙事模式,即类似的情节或场景会在故事的首尾各出现一次,以起强调作用,也可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本部影片中的圆形叙事模式对“原罪”与“救赎”的展现表现出强大的作用。
影片中“追风筝”这一场景共有两个:一个是在风筝节上,阿米尔取得了第一名,哈桑为其追第二名被切断线的风筝,并在开始追之前表明忠诚“为你,千千万万遍”;另一个场景是在影片的结尾,阿米尔将解救的索拉博带至美国,在一次郊游时为其放风筝并为其追风筝,并在追之前说出了索拉博的父亲哈桑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在这里,我们可以回看片名,原来“追风筝的人”指的是正直、忠诚的哈桑,现在“追风筝的人”指的是完成心灵救赎的阿米尔,将两个场景连在一起,才知自我救赎带给人心灵上的洗涤。如果不能将两个场景嫁接在一起,那么看完电影只能是看完一个故事,不可能得到心灵上的震撼。
阿塞夫曾经奸污了哈桑,又养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作为性虐待的舞童,一个人玷污了两代人;哈桑曾经用弹弓吓退了阿塞夫的围攻,现在他的儿子用子弹打瞎了阿塞夫的一只眼睛,完成了父亲未曾完成的事情。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轮回,如果不能认识到原罪,走上自我救赎的路程,最终得到的只有惩罚。
阿米尔的父亲与阿里的妻子通奸,背叛了仆人阿里;十几年后,阿米尔诬陷阿里的儿子哈桑偷窃,背叛了仆人哈桑。以阿米尔父亲的观念来看:盗窃是原罪,是最卑鄙的行为。阿米尔父子二人用最卑鄙的行为背叛了善良的哈桑父子,父亲背叛了父亲,儿子背叛了儿子,难道这就是命中注定?这就是原罪。因为阿米尔父子真诚地自我救赎,原罪并未如此“继承”下去,阿米尔收养了哈桑的遗子索拉博,并愿“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如当年哈桑对待自己一般。
风筝是整部影片最重要的意象,也是推动情节发展最重要的“工具”,更是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为了追风筝,哈桑惨遭奸污,失去了快乐;为了找寻追风筝的哈桑,阿米尔目睹了哈桑被侮辱的过程,从此不断被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折磨。但是在美国那个自由的国度,在阿米尔的启发和努力下,索拉博看到风筝第一次露出了微笑,风筝使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重拾生活的信念。风筝害了一代人,却也拯救了一代人,风筝是原罪,也是救赎。
四、结语
原罪是与生俱来的,但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会不尽相同;拥有原罪的人,其救赎之路更是不一样。阿米尔父亲不敢直面原罪,只是默默地自我救赎,是一种不成功的救赎,最后得到了“最好的成全”——死亡;阿米尔在人生导师拉辛汗的引领下成功完成自我救赎,最后可以通过放风筝、追风筝让索拉博重拾希望,赢得幸福、轻松的生活;阿塞夫始终未能认识到原罪,是一只迷途的羔羊,更不会有自我救赎的行动,得到的是失去光明的惩罚。而作品想要表达的观念应该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像阿米尔一样完成自我救赎,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