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分析

2016-12-14 22:28武宏飞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就业对策建议大学生

武宏飞

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本文探讨了当今社会中致使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并从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等角度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建议

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招收学生数明显超出了市场需求量,加之,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效益不佳,以及学生择业标准等原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热门就业岗位的竞争激烈。在各大宣讲会、招聘会上,一、二线城市的就业岗位竞争异常激烈,但是一些小城市和县城的岗位却鲜有人问津,尽管在各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与城市相比更为优厚,但大学生追寻大城市的心态让急需引进人才的中小型企业、偏远县城的基层医疗单位、事业单位等招聘展台前经常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况。

2.“体制内”热度不减。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在二零一五年再度创造历史新高。尽管国家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福利待遇,但体制内的工作岗位在短时间内仍然让人趋之若鹜。在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中显示,但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首要追求的仍是体制内的工作岗位。

3.专业落差巨大。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起了一场关于专业与就业之间的争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中所面对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有的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成绩不够突出却仍然能够得到多家单位的邀约,而有的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没有和用人单位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在这之前就因其所学专业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4.“门槛”“歧视”依旧存在。近些年来即使国家明确要求降低或取消就业门槛,为毕业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但一些招聘单位在招聘时仍然坚持将毕业生是否“985”“211”院校毕业作为硬性条件。此外,一些单位也会根据不同性别来设置不同的门槛,与此同时,英语与国家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工作经验、是否党员、是否参与过下乡志愿服务等与求职岗位并不相关的因素也常常成为困扰着求职者的门槛。

二、就业困难的几点主要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主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伴随而来的就是许多发展前景巨大的新兴产业的诞生。但绝大多数的家长观念还停留在“铁饭碗”时代,一方面,当今大学生往往在大事上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对自己工作上何去何从“没想法”,而听从父母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冒险精神和拼搏意识,安于平淡稳定,只将国企、事业单位或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就业去处。

2.毕业生对岗位期望与自身能力不成正比。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正确认清自身能力,求职过程中,多数毕业生往往无法向用人单位展现出令人信服的能力,却在向往一线城市的同时一味地追寻着与自身能力不相符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以及奖金福利。

3.多数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各大用人单位需要求职者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强大的抗压能力等。但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对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以致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仍然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社会,无法在短时间内很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在入职的初期感觉困难重重,而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4.大学生供需失衡。大学扩招以来,民办大学,专升本大学增多,使得每年的毕业生在急剧增多,同时,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批涌入,促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部分企业倒闭,岗位流失。[2]另外,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一些企业效益差、经营困难,纷纷靠减员维持发展,人才需求不平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5.大学生就业心态不端正。当今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保护伞下造就了其缺乏独立性,心智不成熟,在面临就业的过程中缺少主见,没有目标;在面临应聘竞争压力时选择逃避,寄希望于外力的帮助而缺少独立走向社会的勇气。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的一项重要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在各方面加强并完善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从大学初期就要引导学生针对自身专业认清当今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己,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与此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并结合各学院专业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与就业渠道。

2.纠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传统理念。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正确地认识当今就业市场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时代学生们应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去探索发展潜力巨大的求职岗位,并具有一定的魄力去投入到新兴的职业之中,改变传统的求职观念。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来调整就业期望。对自身的能力以及条件应具有客观的认识,并根据自身的能力条件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决策,获得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3.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实力。高校在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经常举办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大学生假期实习,使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真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在就业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高校应根据当今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而进行自我调整。现在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一是因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从数量已近于饱和,就业市场容纳不下,二是因为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不对口。因此,一些高校不应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却忽视一些专业已无法完全跟进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更应该在学生质量、专业设置、诚信教育以及所学文化知识的更新程度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5.培养大学生就业方向需因人而异。在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之前,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意识是重要且必要的。当今高校各部门及家长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等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就就业方向做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面临就业之时能够各尽其能、选择到理想、适合的岗位。

猜你喜欢
就业对策建议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