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网红受众心理分析

2016-12-14 01:35赵清暄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媒体网红

赵清暄

摘 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播权力格局,一批“草根”被赋予传播的权力,借助新媒体平台“野蛮生长”。2015年至今,“网红”一词凭借起高曝光率以及其强大的吸金能力,成为业界乃至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集聚了大量的受众。本文基于对目前传播环境的分析,选用哔哩哔哩视频网为案例,研究网红受众的心理。

关键词:自媒体;网红;受众分析

1 背景综述

随着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媒介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逐渐具有了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等特点。新变革带来新传播渠道,丰富了传播内容,同时受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受众从“靶子论”中的被动接受媒介信息,逐渐转变为了具有选择性地主动接受,曾经的信息传播“卖方市场”转变为如今的“买方市场”。同时,基于以受者为中心、强调受者在选择媒介中拥有主动权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大众传媒已经进入了向分众传媒转化的新时代。

2 传播媒介研究——哔哩哔哩视频网

哔哩哔哩视频网是一个通过网页、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媒介运营的网站,用户个人以及其他官方视频网站均可以视频提供者“up主”的身份上传视频。B站的发展,经历了由有组织的传播者到UGC的过程,即从最初阶段由B站官方组织的传播者以及影响力较大的up主,定期发布相关主题内容,到受众集聚之后,主要依靠用户生产内容。视频最初以动漫动画视频为主,目前内容已经涵盖影视剧、电影、音乐、科技、生活等诸多方面。同时,用户可在观看视频时使用阅览和发送弹幕的功能,大大增加了网站、“up主”同观众的交互性,新鲜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

3 基于访谈材料的受众心理分析

一个网红成功红起来的关键就在于,其个人以及团队能够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呈现出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继而获得大量关注。网红的走红与网红群体规模的发展和扩大,与受众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1 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受众的好奇心理是其主动关注、观看视频的主要动力之一。网络视频以其新鲜的内容及特征,最大限度地引发受众的好奇心,以获得更多关注。

她们(朋友)平常老说什么“鬼畜”啊,好像很魔性的样子,而且B站不是还有个鬼畜专区吗,所以就去看了。

(访谈者A 年龄:22岁 职业:大学生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8日)

最近网上“papi酱”好像特别火,吐槽犀利还挺搞笑的,我也想了解了解。

(访谈者B 年龄:43岁 职业:银行职员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3日)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部分受众由于对未知事物的不了解而产生好奇心理,继而产生求知欲,并选择相应主题的内容进行观看。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网红的受众从最初都是由“猎奇心理”驱使开始接触相应传播内容。

3.2 选择及个性化心理

网络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信息或服务。更重要的是,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更多的自主性。在网络时代,人们对于自己的日程,有了更多的决定权。

我喜欢在B站上看各种视频,因为这个网站上原创作品较多,还有一些别的网站被禁的资源。

(访谈者D 年龄:26岁 职业:企业员工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8日)

没有什么时间关注我喜欢的各种日漫、游戏等,只能利用碎片时间上网观看各种视频,时间选择比较灵活。选择用B站看视频,因为资源多、同好多,而且在看一些电影时,别的人会通过弹幕发表自己的想法,很有趣。

(访谈者E 年龄:17岁 身份:高三学生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9日)

3.3 匿名心理

网络给受众提供了一种充分放开的环境,在“匿名”的状况下,受众会更加自由随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在B站上看视频时都会打开弹幕,觉得有意思,可以看见别人的观点,偶尔也会发弹幕,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心情或发泄一下。

(访谈者E 年龄:17岁 身份:高三学生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9日)

一些网络语言暴力的源头也是匿名心理。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用户通过虚拟的网名和IP地址接入互联网,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于是助长了网络语言暴力。

3.4 代偿心理

代偿心理,简单说就是当自己追求某种东西追求不到,因而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会主动寻求其他可以作为替代的途径及方式,来变相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我特别喜欢在B站上看美食节目,一类是美食的制作,一类是日本大胃王比赛等节目,我特别爱吃,就是怕长胖,看着他们吃特别过瘾。

(访谈者F 年龄:26岁 职业:公司职员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9日)

我在B站上有特别关注的UP主,如文曰小强和papi,我也同时关注他们的微博,主要觉得他们能够说出一些社会真实现象和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访谈者G 年龄:22岁 职业:公司职员 访谈时间:2016年10月19日)

4 基于受众分析基础上的对策研究

4.1 分众传播是大势所趋,媒体应坚持走分众传播的道路

近年来,受众群体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细分化,媒体的发展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对节目形态和节目内容进行了更加具体化、专业化的细分和定位,通过多种节目吸引和牢牢锁定各个分众群体。在对哔哩哔哩视频网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该网站的受众群体为35岁以下的客户为主,对其使用频繁且关注内容较多的受众集中在15岁至25岁的年龄段。在选择使用哔哩哔哩视频网主要看什么类型的节目调查中,约60%的受访者使用该网站观看日剧和动漫,从哔哩哔哩视频网的界面设置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主要分众群以动漫、日剧为主。因此,媒体的传播与发展应该适应受众群细分的需要,更加准确定位分众群体的特点。

4.2 加强内容把关审核,保持互联网空间的清洁

互联网作为虚拟环境下的社会交流渠道,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和信息交互的平台,同时也将现实社会中许多无法呈现出的情绪、心理和各种问题暴露无遗。要保证互联网空间的清洁,网站的管理至关重要,网站要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监督和管理是网站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互联网的监管部门要对网站的设立、网站的运营范围、运行模式等设定标准。互联网行业应设立自律组织,制定互联网行业自律准则、标准等。各个网站自身要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童清艳.受众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 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07).

[4] 郑文聪.“网红3.0”时代的特征及受众心理[J].新媒体研究,2016(04).

[5] 郭娅,刘佳旎.从传播学视角探析网红在社群传播中的维度[J].商,2016(06).

[6] 王焕超.“网红”时代,我们如何避免“娱乐至死”?[J].山西青年,2016(09).

猜你喜欢
自媒体网红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ВаНхУН»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