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刻漆技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可行性

2016-12-14 00:33李越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

李越

摘 要:民间美术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品类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高校的基础教学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欣赏式的教学结构为主,但笔者认为仅以欣赏式的教学模式去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容,显然并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与价值。文章从高校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出发,以实现民间美术教育的更好发展为初衷,创造性地将刻漆工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当中,加重了民间美术课程中易被忽视的技艺实训部分,以此改变民间美术课程长久以来重理论轻工艺的教学形式,以促进高校民间美术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刻漆;民间美术造型;民间工艺

中国民间美术课程进入高校课堂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老一辈理论家教育家钟敬文、吕胜中先生的系统整理下,中国民间美术课的理论系统及教学内容已达到相对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各大高校的民间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多以欣赏式为主,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资源信息如此普及全面化,教师所讲内容学生基本可以在网上搜寻到,常规的欣赏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笔者认为虽有多媒体课件的专题性作品赏析与风格类别的评介,但不能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显然并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民间美术课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演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民间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参照其他高校对于民间美术类课程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教改案例,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实验性的将刻漆技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把中国民间美术课程变成以结合当地民间特色的工艺作为教学重点,采用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更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和要求。

1 丰富了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刻漆属于民间工艺,是民间美术中漆工艺的一种技法。体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表现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或纹样;另一种是刻漆画,即在黑色漆地上刻绘主题内容,以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所用的几种较权威的教科书看,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平面造型类,如剪纸、皮影、年画等;二是立体造型类,如民间泥塑、石雕、木雕、砖雕等。事实上民间美术的种类远不止这几种,它的范围之广是任何一种美术形式所不可比的,如依材料所讲,除以纸、布、皮、竹、木、砖、泥、陶等为工艺原料的艺术外,还有漆工艺,明代《髤饰录》中,漆工艺包含有一百多种,其中刻漆工艺最为常见,主要体现在立体的各种器物上如刻漆屏风、刻漆桌椅、刻漆瓶等,也可表现为平面的装饰画。而在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制作立体的刻漆器物,也可直接制作漆画,刻漆技艺的融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生对民间美术就是指剪纸、年画、皮影等艺术的观念偏见,使他们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民间美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广泛性。

2 凸显了民间美术课程的工艺性特征,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分类以及主要品类的历史流传与艺术特色,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部分工艺制作方法,以期培养青年学生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修养和审美能力。民间美术课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当前高校的民间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基本为欣赏式,学生的技能训练相对弱化,民间美术课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将剪纸、木刻年画、印染等工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中,效果很好。而笔者认为刻漆画也完全可以作为该课程的技法训练对象,现代刻漆画是脱离于漆器而独立而成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制作工序类似版画技法,但又非常适合表现平面装饰风格,鼓励学生运用民间美术的造型方式以刻漆的独特语言表现出来,突破了传统刻漆仿工笔效果的表现局限,为刻漆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活力。而大学生通过手工技能的训练,不仅更便于掌握了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特征和审美意蕴,也使他们对于民俗工艺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从心理肯定并热爱上本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

3 加强高校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造型与审美特点,如果单凭让学生通过图片观摩的方式去认识,那么只是蜻蜓点水,只知其表,不解其里。学生在创作中,也只会直接挪来搬用,并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及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学生必须实际进行动手操作,在一步步练习制作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得具有享受这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学习状态,才能潜移默化的对其造型的特征、方法有着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而利用刻漆画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民间美术的某些造型特征,比如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时空综合造型法等等,完全适合于刻漆画表现,若只是黑白表现,则有一种二维和三维转换的效果,不是版画又具有版画的味道,不是剪纸但似乎又有剪纸的形式感觉。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设计草图时可多借鉴民间美术中譬如年画、剪纸画的一些形式和构图方法,通过在漆板上的刻绘,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刻漆画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大学生工艺技能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各专业大多把民间美术课作为选修课开设,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区,误以为民间美术课不及其他专业主修课重要,学生之所以去学习民间美术也仅仅是为了辅助其他专业的提升,即能够把民间美术的元素应用到专业的创作中去,使专业创作的形式更具民族性和多样化,当然也让一些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可以保留传统艺术的较理想途径,但也间接地致使民间美术成为了止步不前、只能代表传统艺术的“资源库”,形有而质无,失去了民间美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存在最久远的传统艺术,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把民间美术融入日常使用的的物品中,让民间美术成为民众的工艺,高校作为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注重和强调民间美术课程中的技艺训练部分,教师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有限的课时内,缩小民间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一两种具有地域优势的工艺类别,高校的美术专业教育应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尤其一些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院校,应该着力发挥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将美术教学与当地民间美术特色结合起来,地方高校应肩负起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如忻州师范学院借助山西省悠久的漆文化历史,创造性地把刻漆工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实训,加强课程的技艺训练使民间美术不再成为“纸上谈兵”,让学生从眼到手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刻漆工艺,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与精深。

参考文献:

[1] 谢林.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谈[J].艺术研究,2010(02).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
农村民间工艺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与创新——评《农村艺术性民间工艺》
浅析体验式视野下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
传统民间工艺在新媒体技术视阈下的保护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工艺的传承分析及阐述
立足发展民间工艺的大师工作室运转模式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在民间工艺保护中的应用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思路探析
安徽民间工艺大师: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