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龙+陈于柱
[摘 要]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校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课堂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等途径,教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94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重新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将第六条修改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部分)”,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对学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教育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在学校进行。“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张贴在校园醒目位置,让学生在校园活动时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学习到。2.在校园宣传栏里加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国家领导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论述、典型人物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关注国家政治,另一方面可以向先进学习。3.在学校报栏内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和阐释。学生通过阅读报纸,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新闻,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4.教室内布置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在墙壁上粘贴名人名言,学习园地里加入相关内容等。5.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方式,集中观看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先进人物的事迹等专题片。
二、增加课堂渗透,强化专题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道德知识;不仅要接受知识教育,而且要接受品德教育。教师要在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专题教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专门性课程,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巨大影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学,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内涵、意义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2.其他学科可以渗透相关内容。除思想政治课专题教育外,其他学科(尤其是文科类学科)应该在课堂上渗透有关内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3.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做好人好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注重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等。可以以专题周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周记学习有关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深入践行
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宣传和理论教育,而且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通过实践,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切身感受和体会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伟大,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接班人。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中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知识,参加劳动的时间很少,有些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参加过劳动。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劳动者的辛苦。通过参加劳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2.深入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学校应该每学期组织学生深入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如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通过帮助老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敬老爱老的良好品质。3.鼓励学生劳逸结合,帮助家长干家务。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学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不知父母的艰辛,不能理解和体贴父母。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干家务,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懂得父母的不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与父母的感情,懂得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地方都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去参观。通过了解英雄人物和伟大历史事迹,教育学生向榜样学习、向英雄学习,使学生认识现在美好生活的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总之,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全社会广泛响应、积极行动,而且需要从学校和学生做起。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