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中建
[摘 要]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效果不高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体育游戏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71
伴随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重视初中生在体育学习中主动性的参与,以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学校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体育游戏就是要将教育内容与娱乐融为一体应用在教学中,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目的,提升教学成效。故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游戏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对体育游戏如何在教学中高效地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产生的优势作用
(一)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初中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以及考学的压力等使很多学生承载了过多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会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波动、逆反等心理。考前焦虑是出现最普遍的问题,同时在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不成熟、不稳定等,从而造成心理失衡。体育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在精神上放松,能顺其自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缓解学生心理的压力,在游戏的参与中逐渐消除恐惧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体育游戏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核心,教师将技能的训练与游戏有机融合,通过游戏的参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而言,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娱乐中学习带有技能性的体育知识。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氛围,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中发挥自己的理解力,以及掌握技能的创新方法。
(三)提高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体育游戏往往是一项需要学生共同合作的活动,在游戏的参与中学生为了集体的利益会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尤其是对于平时纪律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参与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激发其更深入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增强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提高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的措施
(一)基于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体育游戏是教学的辅助策略,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的选择和组织,容娱乐性与教育性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篮球投篮》的技能训练时,由于这项体育活动多数受到男生的喜欢,女生就会表现得热情不高,影响教师整体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丢沙包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的规则就是至少将三个人分为一组,有两个人负责向对方丢沙包。中间的一个学生负责接沙包,如果接住沙包就代表赢得了一分,如果没有接住同时被打中了就代表扣掉一分,没有接住也没被打中就继续游戏,分数被扣完了再被打中就淘汰。通过这样的游戏设置,锻炼学生投掷的准确度以及投掷的力度等,对于练习准确投篮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每一组可以6个人共同参与,分为两组较量,增加竞争的激烈性,这样学生参与的主动意愿更加强烈。
(二)基于学生的年龄、性别等选择科学合理的负荷量进行训练
体育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风险,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选择合适的负荷量标准进行训练,避免出现体育安全事故,加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例如在学习《1000米/800米跑步》内容时训练学生的速度,对于男生而言要求是1000米的标准,女生是800米的标准,在训练强度和达标的时间上各不相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木头人的游戏,练习学生的跑步。女生、男生等各一组,分别围成一个圈进行跑步的训练,由两个人出来开展你追我赶的跑步训练,练习学生的耐力和反应能力,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时机进行人选更替,从而实现练习目的。
(三)完善学生体育评价制度,真实反馈学生参与的情况
体育游戏的运用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需要通过体育评价制度来体现。在运用的过程中对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学生对游戏教学的态度、价值、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成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以娱乐性、趣味性等为核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在娱乐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初中生体育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进行教学,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总结,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