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清
【摘要】名师课堂因其精致、灵动常成为教师学习模仿的对象。透视名师课堂,我们要善于解码名师课堂中存在的多样元素——还原课堂的本真,提炼课堂的气质,书写课堂的精彩,在学习和研究名师课堂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课堂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名师课堂学习密码自我成长
学习名师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塑造教学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然而,很多教师看名师们课堂教学时闲庭信步,自己复制操作却举步维艰,往往感叹:“名师的课好看不好学!”名师的课堂匠心独运,浑然天成,我们究竟该学习什么?又该如何去学呢?
一、 看山就是山,还原课堂的本真
学习名师,不可回避的就是模仿他们的课堂教学。可是,一味地复制某一课例,甚至一字一句都是完全照搬,只会出现“山寨的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当下的诸多语文名师,虽然课堂异彩纷呈,但洞悉其中,无一例外地在心中装着学生,努力运用多种策略来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丰满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无论是诗意语文的王崧舟、情智语文的孙双金,还是简约语文的薛法根等诸多名师,他们在课堂中都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合作力,环节的设计,评价的运用,生成的处理,处处彰显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语言,深入理解,发展语用。反之,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忽略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生硬的模仿必然是无趣的。
模仿名师的课堂,还应当跳出单个课堂实例,打开思路,从系列化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名师们的态度和策略,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透过瑰丽的课堂外表,发现隐于其中的真实而适宜的课堂范式,真正还原名师们精彩课堂的本相。
二、 看山不是山,提炼课堂的气质
名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常会令听课者拍案叫绝。行云流水的环节设计、不露痕迹的精妙引导、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无不展现着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千江有水千江月,名师们用自己的课堂彰显着独特的教学魅力。学习名师就需要从差异化的课堂中发现不同的内在气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借鉴不同名师的教学特色,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让激情灌注课堂。激情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互动的情感基础。课堂中有了激情,学生才乐于倾听,敏于思考,敢于交流。孙双金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用“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接着又用“阿炳是个历尽苦难的人,是一个民间音乐家,《二泉映月》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来调动学生的感知需求,打通静态语言与动态旋律之间的体验障碍,随后在课堂中又层层推进,四次聆听《二泉映月》的旋律,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阿炳与命运抗争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让学生体悟到勇敢地面对苦难才是命运的强者,整节课下来激情四溢,异彩纷呈。名师课堂中呈现出的趣味盎然、生机勃勃,正是得益于其中洋溢着充沛的师生激情。学习名师就要依据不同主题营造适宜的课堂激情,有时清风徐来,有时激扬澎湃,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启迪心智,滋润情思,迸发出课堂中的生命之美。
用精致扮靓课堂。精巧的课堂组织,精妙的文本处理,名师的课堂常常如一件艺术品,教学看似简单却精致而华丽。薛法根老师执教《猴子种果树》,以指导学生会讲故事为主线,从认字读词,到梳理文本,复述故事,整节课始终都在关注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的言语习得。学习名师,就应当追求这份精致,不求包罗万象,只为聚焦核心。要善于揣摩名师设计的整体用意所在,也要关注核心问题的层次关联,不仅要知其然,更要明晰所以然。要学习他们在课堂导入中有情趣,在文本取舍中有态度,在语用拓展中有思考,也要学习他们在平淡中发现新奇,在空白中挖掘价值,在简单中孕育精彩,如此方能逐步抵达精致的课堂。
让灵动充盈课堂。灵动是名师课堂中的一种风格标志,也是个人教学特色的完美呈现,是他们对文本的潜心思考,对教学的创意生成,对学生的智慧引领。王崧舟老师在《桃花心木》教学中引领孩子对“确定”与“不确定”的辩证思考正是教学灵动的最佳诠释。学习名师就是在课堂中要善于运用富有智慧的设计和巧妙的点拨让孩子们心智聪慧,个性张扬,能力发展,素养提升。
用扎实奠基课堂。扎实是语文课堂的根本。名师们的语文课堂始终不离词句的体悟与表达,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紧紧触摸着字、词、句、段的脉搏。学习名师,就要在课堂中扎实地去读,多层次、多策略地读,在读中体验语言中的情感基调;扎实地去品,有意识、有目的地推敲,赏析重点词句,在对比中丰富语言积累,升华语言储备;扎实地去写,有选择、有指导地进行语言练习,或关注文本空白,或表达情感共鸣,抛开条框窠臼,让孩子在最纯真的状态下活用语言,内化语言。
三、 看山还是山,书写课堂的精彩
学习名师,不是为了像某个人,而是最终要从名师的课堂中汲取养分,蜕变自我,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课堂。名师们的课堂之所以能够如此精彩,与他们广博的阅读、深邃的思考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要实现自我的教育理想,就需要研习名师成功的心路历程,勤恳阅读,厚实理论素养;醉心研究,淬炼教学技艺。只有沉潜其间,厚积薄发,如此方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实现自我的完美转身,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