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师公戏特色探研

2016-12-12 08:56孙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壮族特色

孙婷

摘   要: 在广西境内流行壮族师公戏,是在跳神中的“唱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不仅融合了当地唱歌吟诗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壮族;师公戏;特色;探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137-02

2007年,广西“壮族师公戏”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壮族师公戏形成发展于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是壮族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与提升,主要在广西境内流行。从地区分布方面来说,壮族师公戏主要在邕宁、宜山、武鸣等地区流行,是在跳神中的“唱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师公的存在代表着一种宗教行为。扮演师公者要佩带假面具,要边唱歌、边舞蹈,根本目的是为了祈福消灾和酬谢神灵,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由于师公在祭祀的过程中只是喃喃歌舞,而没有多余的道白,因此师公戏也被称为壮族诗句,具有健康、活泼、朴实的特点。同时,壮族师公戏不仅融合了当地唱歌吟诗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而且还由于其本身具有民族色彩鲜明的舞蹈语汇,使其成为了广西壮族民间舞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壮族师公戏的歌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西师公戏日渐成熟,由于民族和语言的不同、流传地区和唱腔方式的不同,戏剧的特点也相应发生变化。从民族方面来说,广西师公戏有汉族师公戏、壮族师公戏、毛南族师公戏等戏种之分。而从语言方面来说,广西师公戏可以分为壮话师公戏、苗话师公戏、瑶话师公戏等戏种。壮族师公戏又叫壮师戏,在本地区也称“唱诗”、 “调师”等,是在“唱筛”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戏种,主要在贵县、武鸣、河池等地方流行。“师公”指的是广西壮族中的“巫师”,他们一般戴面具、穿长袍,并通过唱歌或者跳舞等方式来祭拜和娱乐神灵,成为“傩”。 壮族师公戏隶属于传统的民间“祭祀礼仪”, 又叫“做斋”,壮族师公戏在壮族民歌以及民歌曲牌中孕育而成,伴奏中采用的打击乐器不但有锣和鼓,也有木鱼和钹。这是一种是叙事融于歌体的艺术表演形式, 以唱为主,载歌载舞。

作为壮族音乐的重要成分,壮族师公戏的形成、发展与壮族民歌紧密相关。壮族民歌中包括山歌、小调、叙事歌、习俗歌等重要部分,不仅唱词、句式对仗整齐,而且主要应用的是腰脚韵的形式。从基本形式方面来说,壮族民歌多为五字或七字四句个体,分为长短句歌、嵌句歌、减字歌、勒脚歌等。同时,腰脚韵和勒脚的形式也是壮族音乐中典型的音乐要素。壮族师公戏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壮族民歌中的有益成分,使用的唱腔方式中也大部分是当地的民歌和巫调,是联曲体形式曲调。壮族师公戏的唱法多为清唱法、帮腔法以及滚唱法等,唱腔方式有高亢嘹亮的高腔,有平缓流畅的平腔以及有悲调、闹场调以及哭调等,高边锣、蜂鼓等是常用的伴奏乐器,过场音乐、器乐的曲牌等都比较固定。壮族师公戏中高腔的运用主要采用了徒歌加众和的演唱形式,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成分融合起来,并实现改腔换调,向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当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高腔的支脉体系日益庞大,在与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之后,也形成了不同音乐风格的高腔艺术形式。而平调唱腔则具有优美流畅的曲调,平缓舒展的旋律,歌唱性很强。壮族师公戏中也保留了壮族民歌中“腰脚韵”的韵律结构。“腰脚韵”的“脚“指唱词中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腰”指的是后一句的第二或者第三个字,其两者相互押韵的方式就是“腰脚韵”的韵律结构方式。该种押韵方法使得壮族师公戏的演唱更为精致,让听众感觉戏曲连绵不断,听而不厌,从而充分散发壮族师公戏的艺术魅力。

就目前来说,壮族师公戏的传统曲目大约有三百多个,大多是从传统的民歌中发展而来的。歌赞历代宗教师祖以及自然神是最初剧目的主要目的,如典型的剧目有《雷王》、《北帝》等。而如《莫一大王》、《甘王》等剧目主要是为了歌颂为百姓谋福利的土俗神;《孟姜女》、《董永卖身葬父》等剧目就主要形成发展于一些广为民间传说、故事。此外,还有直接表现壮族人民生活的剧目,如《哭娘》、《坐家堂》等。

二、壮族师公戏的舞

壮族师公戏的演唱过程中多是边唱边跳,舞蹈是师公戏演绎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壮族师公戏和师公舞息息相关,师公舞主要是由师公进行表演的祭祀性舞蹈,一般在武鸣、邕宁、河池等地区流传。由于历史发展悠久,壮族师公戏的舞蹈语汇多种多样,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成为了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成分。在祭祀礼仪中,师公会头戴面具,进行卜卦、请神以及驱鬼等活动,载歌载舞,表演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其中,师公表演的舞蹈,就被称为“师公舞”。该种舞蹈形式流传久远,关于其起源也是众所纷纭。部分人认为,师公戏源于周代,当然也有相关的唱本予以参照,如“周朝唱师传下来”等;部分人认为,师公舞源于黄帝时代,这也是黄帝时期战胜蚩尤的重要手段;另一种说法认为,师公戏源于唐代,是为皇帝的母亲驱邪治病、表演舞蹈的重要音乐形式;再有一种说法认为,师公戏出现于汉朝,据说在诸葛亮南征南征的时候,曾经有梅山的教徒伴随,之后在大山进行传教,最后成为师公。由此可见,关于师公戏起源的说法是众所纷纭的,但是可以明确师公戏的起源相对比较古老。

师公舞与广西古代的巫舞、傩舞渊源深厚,属于荆楚风的舞蹈,是融合了荆楚文化逐渐发展起来的民间舞蹈,在广西柳州市郊等地流行广泛。楚巫在柳州市流传之后,充分集合了柳州地区原有的民间巫术、舞蹈、故事以及叙事长诗等,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组织。师公舞可分为三元舞、白马舞、盘古舞以及土地舞等十多种舞蹈,这些“跳神”舞蹈的表演形式与基本动作都是固定的,且舞蹈姿势种类也较多。比如,其中的独舞就是师公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一般是师公头戴神仙的帽子,手拿扇子、斧头或刀、剑等道具,然后在神台前向着东、西、南、北、中各个方向跳舞,主要的律动特征是腕部要转动、肩部要来回绕、膝盖部位要抖动、胯部要扭动、上身要晃动等,这是壮族师公舞独有的艺术风格。师公舞的舞蹈步法与武术步法有些相似,都是手动作要求柔和而具有曲线性,肩部与手同时摇摆,头部要稍微晃动,这样的舞蹈步法韵味独特,且风格十分质朴。

傩舞起源于古傩,一般是由巫师扮成神灵,是一种民间祭祀的舞蹈方式,以舞将神是其主要特征。在祭祀活动中,师公会头戴面具进行表演。傩舞是一种驱鬼逐疫、消灾祈福的传统民间习俗,主要在宫廷或农村地区流行。通常,在除夕前夜或老人丧葬的时候,方相氏会头戴面具扮演成傩,身穿玄衣朱裳,手拿戈、盾和大鼗等道具,这些都和师公在“打醮”、“做斋”等活动中的祭祀内容、服装存在相似的地方。一般来说,师公舞的最后,师公就会穿着红袍、带着面具,手拿鬼仗或者剑器到每家每户去赶鬼,与过去的方相氏驱鬼是十分类似的。总之,壮族师公舞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傩舞的影响,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从另一方面来说,根据流行区域的不同,师公舞的特征也不同。武鸣县的师公舞与传统的祭祀活动紧密相关,很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内容、形式都比较原始。表演者载歌载舞,曲调生动活泼,舞蹈表演动作粗犷、简单。在仪式开展之前,师公会头戴八卦帽、身穿大红袍、着戏靴等,在诵经的时候,师公会进行即兴表演,然后开坛请神。在祭祀仪式中,两个分别佩戴红、黑面具的童子,会手拿二环杖表演双人棍舞或双人绸带舞,以表达对始祖的纪念;然后,童子会和巫师表演四人筛米舞和五人绸带舞,以表达五谷丰登的愿望;最后,童子和巫师各拿法器与乐器,先走的是巫师,节奏先慢后快,舞步由稳重逐渐变成跳跃,情绪也由轻快变成热闹,气氛越来越热烈,形成了祭祀的高潮。此外,在表演的时候,师公也会歌唱一些民间故事,寓教于乐。而河池、上林等地区的师公舞舞蹈语汇十分丰富,表演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也形成了固定韵律和规范。在表演时,师公会穿着宽大的袍子,头戴木质面具,一边打击乐伴奏,一边进行独舞或双人舞的表演,以表示神灵已经到人间了。之后,师公就会坐下来进行演唱,歌颂神的丰功伟绩。要用不同的面具来扮演不同的神,舞蹈形式、伴奏的鼓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壮族师公戏的戏

宾阳师公戏。土著民族壮族是宾阳的主要民族。在变演方面,宾阳师公戏大部分表演曲目并没有剧本,也没有专门的导演,大部分是演员的即兴表演,在舞台上演员会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进行演唱。所有的演员均为男性,仅仅通过面具与服饰的不同来区分男女。在唱腔方面,宾阳师公戏也仅有“师公调”,旋律低沉,带有一定的哭腔。在伴奏方面,宾阳师公戏多用一锣一鼓进行伴奏,演出地点较为局限,曲调单调乏味。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宾阳师公戏也不断进行创新,努力剔除腐朽的东西,在表演、唱腔、伴奏乐器以及舞美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革。

武宣师公戏。该戏剧是壮族师公戏特有的戏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武宣师公戏大多有自己的戏班或成员,主要通过壮语来进行演唱。演员一般会头戴秀才帽,服饰多为长袍,一边伴有舞蹈,一边用铜锣伴唱,充分体现了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真实地呈现了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表达了当地人民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歌颂。每逢节假日,当地就会举行师公戏文化娱乐活动。

河池、上林县师公戏。该戏剧的舞蹈语汇不仅丰富多样,且韵律与规范都比较固定,而人物性格特征也相对鲜明。在表演时,师公会穿宽大的袍子,戴着面具,为传达神仙已来到人间,师公会先表演独舞或者双人舞。然后,师公会进行演唱,歌颂神仙的功德业绩。不同的神仙唱本和面具都各不相同,伴奏方式、舞蹈表演也比较独特,从而可以生动刻画出不同神仙的性格特征。例如,作为神医的三界,他为人潇洒飘逸,文人气息浓厚,主要表现的是能够为百姓治病,保佑百姓们平平安安;而莫一大王,身材强悍矫健,力大无穷,是英雄的代表,主要能为民除害。总之,河池、上林师公戏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是十分突出的。

贵县师公戏。该戏剧有壮族、汉族之分。巫师跳神是贵县师公戏形成发展的基础,而壮语则是贵县师公戏的主要演唱语言。刚开始,师公会头戴木制面具,身穿红色长袍,之后才戴纸画脸谱。接着,表演过程中逐渐去掉了原来的面具,采用化妆替代面具,紧接着有了戏装。打水、行游、三光是曲牌联套体结构,是贵县师公戏经常采用的唱腔方。贵县师公戏主要采用蜂鼓、锣或者无膜笛伴奏,风格古朴而魅力独特。如经典剧目《白马姑娘》等。

武鸣师公戏。该戏大多是在农历的十月分举行,一般是在农村的广场进行。表演的人数较多,从五人到十几人不等。表演时,所有演员排成一字队形,而领舞者手持扁鼓,边打边舞,舞蹈方式丰富多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名称:《广西壮剧状况调查与发展策略》。项目编号:2016BS003。

猜你喜欢
壮族特色
中医的特色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特色种植促增收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中医的特色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