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解读

2016-12-12 07:56刘玲
科教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内涵高职院校

刘玲

摘 要 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势之举。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本文认为要真正理解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在此基础上要确立“三个理念导向”,从而明晰“四重内涵维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传媒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37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trend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is not enough,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s to be further enhanc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truly underst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di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first to get rid of the "Four Misunderstandings", based on to establish "three concepts oriented", to clear the “four inner dimensions ".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a; connotation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昭示了一个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和重塑社会生活。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巨大挑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成为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而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适应传媒时代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来,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因此,在展开各种具体性研究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 解读之基: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着眼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有待深化。基于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1)狭隘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维护秩序保持稳定的角度,认为所谓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舆情强化监管,以期营造和谐氛围,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监测和督管的新形式;二是教育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排斥多元思潮共存,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一元控制,简单粗暴而有失灵活变通,关键是在不能充分了解洞悉高职学院心理的情况下开展教育。

(2)片面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传播平台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这种观念对传媒时代缺乏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之所以被称之是革命性的,就在于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片面论观念误区正是割裂了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3)机械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教育内容直接从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在传媒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复制”和“粘贴”,而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心理习惯进行重新“加工”和“包装”,从而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教育实效。

(4)形式论误区。缺乏独立性是这种观念误区的核心认知,它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观念只是单纯凸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传媒的充分运用,而忽视了这种运用本身是带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从初始就具有相融相生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2 解读之要: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有“破”就有“立”,而“立”不是凭空而“立”,是要有一定的前提的。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首先要勇于反思、解放思想,其次要打破思想禁锢,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1)坚持理论同实践相融合的理念导向。这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导向,也是有效原则和方法,所以在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应该坚持这种导向,而核心问题在于现代传媒已经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下,对宏观理论和微观实践的新的平衡。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注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理念原则、价值意义、本质特征、体制机制、功能架构等进行探讨和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的是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契合、方式方法、实践路径、教育实效。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高于实践,关键能够指导实践,但凡新的具有现实影响的理论必然是同发展中的实践紧密结合的。所以,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传媒时代发展,切忌理论研究脱离实际,也要防止教育实践“淹没”在具体事务之中,要让理念与实践相互贯通,有机融合。

(2)坚持辩证的传媒理念导向。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还是工作者,都应给予现代传媒充分的关注,给予传媒时代深入的认识,给予传媒思维开放的理解,传媒理念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思考。而辩证性在于,传媒时代从具体现象上来看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能身处其中不为所惑,辩证看待芜杂多变现象中发展本质。该理念导向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充分了解传媒时代的特点,将思想内涵转变成传媒话语,将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转化为“接地气”的感召力;二是坚持教育本质的追求,对传媒时代的消极倾向如“过度娱乐化”、“消费至上观”等要有起码的认知和清醒的意识,贴近学生不要演变成一味地宠溺学生、纵容学生,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坚持辩证的原则性和批判性。

(3)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的理念导向。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断裂式的跳跃发展,而是有着非常清晰而连续的发展轨迹,传承与发展是一以贯之的品质,也是永恒的主题。所以,一方面,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同传媒时代相结合而产生的,继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和特点,内化为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核和重要品质,因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因融合时代的新发展而“数典忘祖”,割裂历史,自毁根基;一方面,优秀传统的传承必然是以发扬光大为目标指向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和归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保守守成,更不能固步自封,应直面新的挑战,适应传媒发展大势,与时俱进,如此方能取得教育实效,进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解读之核:明晰“四重内涵维度”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人们的价值信仰、认知体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为多样化的信息载体所影响。现代传媒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传播、价值导向来实现对人们价值立场和心理趋向的影响。所以,充分认识传媒时代、契合传媒时代、融入传媒时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势之举。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条件下,以现代媒介为核心载体,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在高职院校通过整体规划、系统组织、有目的地综合运用现代传媒,以非显性、非强制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价值信仰、认知体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实施影响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高职学生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对现代传媒技术化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形式,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本质内涵。为了更清晰、深入地理解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可以从以下六种维度进一步全面解读。

(1)时代维度。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总是受社会发展、政治变革、生活变迁等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变化。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传媒时代做出的积极回应和适应性的更新。②也因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传媒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保持持续的关注,更要对传媒时代高职学生的观念变化和思想波动保持敏感性,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国家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想教育和观念教育,从来就有强烈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泛道德化,也不具有所谓的中立立场,更不可能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实践场。它是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多元思潮此起彼伏的传媒时代,向高职学生传播党和政府的价值信仰、政治立场和发展追求,在最大程度上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3)高职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国家价值观念教育,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但国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主体不同、特点各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必须进行具体化,从而凸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高职院校和学生特点为着力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③所以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不以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也不以本科院校的师生为教育对象,而是以高职院校的师生为教育对象,开展更富特点、更富针对性、更富成效的教育活动。

(4)实践维度。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实践发展的结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媒时代的实践选择。可以说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将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作为教育规划和实践开展的基本出发点;二是将高职院校的师生作为教育实践的核心对象,以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三是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将实践作为检验教育工作成效和改进推动工作的唯一标准和重要动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注释

① 王学俭,许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及权威生成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

② 钟启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涵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

③ 黄建顺.“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及其实现——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猜你喜欢
内涵高职院校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