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长青,李冬梅
(渤海大学 a.经法学院;b.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锦州 12100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转动课堂”中的应用
——以国际贸易业务模拟课程为例
苗长青a,李冬梅b
(渤海大学 a.经法学院;b.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锦州 121001)
任务驱动教学法,即通过设立任务主线、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 项目导入与任务驱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讲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业务模拟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任务驱动; “转动课堂”;模拟
2000 年 11 月,教育部颁布了《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其中指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内容应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任务”应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多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也被广大教师认可。但如何有效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转动课堂”中的作用,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转动课堂” 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转动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转动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从上述论述中不难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转动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各有用途,但二者如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探讨。本文将就二者如何有效结合及发挥异曲同工之妙用进行阐述。
国际贸易业务模拟课程中的任务模块:第一模块,贸易准备;第二模块,拟定合同;第三模块,签订合同;第四模块,履行合同。
表1 贸易准备(第一模块)
案例导入:李轩在国内一所知名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之后,与父亲谈起他的创业计划,打算成立一家外贸公司。父亲很忧虑地问他:如今受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部分外贸公司纷纷破产或转向内销,外贸前景堪忧,你确定要进入这个领域?如果你是李轩,你应该如何回答?
分块任务1和2(见表1):同学们需要查阅当今国际贸易形势相关新闻资料,分析经济危机对国内出口的影响。最后老师做总结。实际上,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但二者风险有所不同,毕竟国际贸易环节众多、涉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是否进入该领域,需要大家对国际外贸形势进行准确判断。
分块任务3(见表1):经过分析近几年的对外贸易指标和相关数据,李轩决定成立一家外贸公司。成立外贸公司应具备的条件,在办理公司手续时应提供哪些材料,在“转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身临其境,扮演着李轩的角色。最后经当地工商机构和外贸主管部门批准,辽宁顺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摆在李轩面前的第一个任务是如何寻找客户。
分块任务4(见表1):经过前期的各项准备,李轩成立了辽宁顺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打算开展纺织服装等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但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刚刚成立的公司,没有国外客户资源。李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贸易合作伙伴。在此任务中,同学们应利用外贸信息发布的平台获取相应的信息,然后进行国外市场调研,最终确定交易的国际市场,利用广告、交易会、展览会、阿里巴巴等各种途径寻找潜在客户,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
表2 交易磋商(第二模块)
分块任务5和6:借助于阿里巴巴交易平台,李轩与加拿大KIM贸易有限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在此分块任务中,同学们分别扮演着进出口商的角色,进行询盘(inquiry)、发盘(offer)、还盘(counter-offer)、接受(acceptance)函的写作。按照教学内容的安排,每个同学领取自己对应的任务并且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各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应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磋商的流程、外贸函电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最后,由教师对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并举例进行详细讲解在交易磋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发盘函和接受函措辞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写好一个函电应该具备的综合业务能力。在“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中,同学们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撰写函电,并通过进出口价格核算确定最低成交价格,保证较高的利润率。
表3 拟定合同(第二模块)
分块任务7和8(见表3):经过反复地磋商,李轩最终与加拿大KIM贸易有限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与加拿大KIM贸易有限公司交易的具体品名、质量、数量和包装,然后就商品价格和支付进行了商讨。按照教学内容的安排,每个同学领取自己对应的任务并且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各自任务。在“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中,同学们在设定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在磋商过程中充分掌握灵活性,并与原则性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选定适合交易双方的贸易术语和支付方式。
表4 签订合同(第三模块)
分块任务9和10(见表4):在上一个任务中,同学们各自完成了相应的细节任务,但就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贸易合同的完整性,在本分块任务中,同学们继续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来完成合同中的运输条款和保险条款的制定。
在完成1-9所有分块任务后,如果出现产品质量、包装、数量等方面的争议,如何解决争议问题,这就是接下来的分块任务10。按照教学内容的安排,每个同学领取自己对应的任务并且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各自任务,学会拟定检验条款、索理赔条款、仲裁条款和不可抗力条款。一旦出现争议,买卖双方(角色扮演)首先应明确争议的提出是否在索赔有效期限内;其次,要明确争议产生的原因,分清问题责任方,然后进行索赔和理赔。最后,如果买卖双方在索理赔方面没有达成协议,将进入仲裁程序。在此分块任务中,同学们要充分意识到检验时间、地点、标准的重要性,为己方争取最佳的检验时间、地点。如果进入索赔理赔环节,则双方需要准备好索赔依据,按照索赔程序申诉。如果理赔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则可申请仲裁,这时候需要大量同学的参与,从班级里面选取9名同学作为仲裁员,组成仲裁委员会,对双方提出的争议进行裁决。
表5 履行合同及缮后处理(第四模块)
国际贸易业务模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合同的履行及缮后处理,即分块任务11和12(见表5)。 李轩与加拿大KIM贸易有限公司经过多次交易磋商,建立了业务关系并最终签订了销售合同,接下来面临的任务就是履行合同。对于扮演进出口双方业务员的同学来说,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因为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税务、海关、保险公司、商品检验检疫、银行及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业务员要掌握较为系统的外贸专员知识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各个环节。而对于扮演税务、海关、保险公司、商品检验检疫、银行及外汇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同学来说,专业的知识面则要求较为窄,同学们只需要了解与该部门相关的专业知识即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满足每一个同学对于各个角色的扮演,为了解决该问题,老师建议同学们开展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分别阐述自己扮演角色的感受和不足,并分享着完成任务的喜悦,通过 “任务”重置和情景再现等教学模式,完成交易过程中的各个分块任务,最终使得所有同学都能够熟悉整个交易过程。
经过近一学期的教学尝试,我们发现,任务教学在“转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通过采用“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把教学任务进行具体分解,每位同学都会领取相应的任务,而每一个同学任务完成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下一个环节。在整个业务模拟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和安排教学任务,并对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更多地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学们为了保证整个交易过程的圆满完成,课前积极查找相关专业材料,课后找出不足并总结经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
[1] 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61.
[2] 欧阳志红. 基于空间的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J].亚太教育,2015(23):27-28.
[3] 张志明.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2014(1): 46.
[4] 朱学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应用[J].现代教育,2012(12):17-18.
责任编辑:刘 琳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urnover Class”—A Case for Sim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MIAO Changqinga, LI Dongmeib
(a. College of Economy and Law; b.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stitute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 China)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cludes new knowledge intended to be learned in one or several tasks implicitly through setting up a main task as well a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teachers′ guidance. Project introduction and task-driving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t can als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further enhance their vocational ability and team spirit, so a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ork,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simulation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task-driven teaching; “turnover class”; simulation
2016-03-16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5BYY011);渤海大学校级教改项目(BDJG-14-YB-B-006);2016年辽宁省本科教改立项一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苗长青(1978-)男,安徽宿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方面的研究。
G642
A
1009-3907(2016)10-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