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V上/下”方位价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肖 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本文运用方向价理论分析了“V上/下”的不对称性,将位移句中“V上/下”分为单价、双价和三价三类,这三类结构虽方向价的数目相同,但各方向价内部存在一些差异,并指出其不对称性是由于“V上/下”的语义指向性不同。
V上/下方向价对称与不对称
沈家煊认为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是有关标记现象(“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①)的理论,认为标记现象本质上是有无标记项的对立,对其辨别是深入研究标记现象的基础,并归纳六条辨别标准,认为其中的频率标准和分布标准对缺乏形态的汉语格外重要,因此我们以这两条标准对“V上”与“V下”进行了分析。
我们对老舍的《四世同堂》和矛盾的《子夜》(共98万字)中关于“V上”与“V下”的出现频率进行了考察,如下。
分类 出现频率 所搭配的动词V上 572次 163个(占28.4%)四世同堂V下 272次 62个(占22.8%)V上 142次 52个(占36.7%)子夜V下 99次 31个(占31.3%)
频率标准是指“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比有标记项的高,至少也一样高”②。《四世同堂》与《子夜》中“V上”共出现714次,“V下”共出现371次,“V上”出现的频率比“V下”高343次。据此我们可以确定“V上”是无标记项,“V下”是有标记项。
分布标准是指 “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的多,至少也一样多”③。对《四世同堂》与《子夜》统计中,“V上”所搭配的动词是215个,占30.1%,“V下”所搭配的动词是75个,占25.1%,“V上”比“V下”所搭配的动词多。据此可以得出“V上”是无标记项,“V下”是有标记项。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V上”是有标记项,“V下”是无标记项。
齐沪扬提出了位移句的“方向价理论”,认为在[动词+趋向动词]这一VP构成的位移句中,VP的“方向价”数量决定于“位移行动元”的数量,“位移行动元”可分为四类:(1)必移行动元,如“王明跑出去”中的“王明”在句中必须出现的,是“跑出去”的“移动对象”,所以“王明”是“跑出去”的“必移行动元”;(2)使移行动元,如“王明掏出一块钱”中的“一块钱”是“必移行动元”,可“王明”是使“一块钱”产生位移的主体,是“使移行动元”,一定的语境下其可不出现;(3)必移处所元,如“她走进教室”中的“教室”是必需的,是“必移处所元”,终点宾语都为“必移处所元”;(4)可移处所元。如“她从房间走出来”中的“房间里”不是必需的,在句中可有可无,不出现也成立,是“可移处所元”,起点宾语都为“可移处所元”。其中“必移行动元”和“必移处所元”的数量决定了VP的“方向价”,根据这两个位移行动元,VP的“方向价”分为单方向价VP、双方向价VP和三方向价VP④。
我们根据“V上/下”位移句中所带必移成分数量,将位移句中的“V上/下”分为单价“V上/下”、双价“V上/下”和三价“V上/下”三类,“V上”与“V下”虽方向价的数目相同,但各方向价内部还存在一些差异。
1.1 单价“V上/下”对称与不对称
单价VP构成的位移句最常见的句法框架为:(1)必移行动元+VP+可移处所元;(2)使移行动元+(可移处所元)+VP+必移行动元。我们分别考察单价“V上/下”在这两个框架上的对称与不对称情况。
1.1.1 框架1上的不对称
只有单价“V下”具有框架1结构“必移行动元+VP+可移处所元”,单价“V上”没有。如:
(1)他走下主席台。
(2)王博爬下楼梯。
以上例句中“他”和“王博”是必移行动元,“主席台”和“楼梯”是可移处所元,必须出现。这类“V下”后接的都是起点宾语,不能是终点宾语。
这类“V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下”的语义特点是[+自移][+起点];(2)必移移动元一般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语义特征;(3)位移主体是施动者,句中无受动者。
1.1.2 框架2上的对称
单价“V上/下”都具有框架2结构“使移行动元+(可移处所元)+VP+必移行动元”,分别记做“V上1”与“V下2”,其中可移处所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如:
(3)我(从山底)扔上一颗炸弹。
(4)王明(从楼上)扔下篮球。
以上例句中,“我”和“王明”是使移行动元,必须出现,“从山底”与“从楼上”是可移处所元,出不出现都可以,“一颗炸弹”和“篮球”是必移行动元。
这类“V上/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上”的语义特点是[+他移][+终点],而“V下”的语义特点是[+他移][+起点];(2)必移移动元一般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语义特征;(3)位移主体是“V上/下”的受动者。
1.2 双价“V上/下”对称与不对称
双价VP构成的位移句的最常见的句法框架为:(1)必移行动元+(可移处所元)+VP+必移处所元;(2)使移行动元+必移行动元+VP+必移处所元;(3)必移行动元1+把/被+必移行动元2+VP+可移处所元;(4)必移行动元1+VP+必移行动元2。
1.2.1 框架1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双价“V上/下”都具有框架1结构“必移行动元+(可移处所元)+VP+必移处所元”,可移处所元在句中不出现仍成立。如:
(5)她(从地上)跳上床。
(6)船(从海面上)沉下海底。
以上例句中,“她”和“船”是必移行动元,“床”和“海底”是必移处所元,“从地上”与“从海面上”是可移处所元,不出现句子仍然成立。
这类“V上/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上/下”的语义特点是[+自移][+终点];(2)必移移动元一般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语义特征;(3)位移主体是“V上/下”的施动者。
1.2.2 框架2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双价“V上/下”都具有框架2结构“使移行动元+必移行动元+VP+必移处所元”,如:
(7)他把画挂上墙。
(8)日寇将李九德推下深谷。
以上例句中,“他”和“日寇”是使移行动元,“画”和“李九德”是必移行动元,“墙”和“深谷”是必移处所元。
这类“V上/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上/下”的语义特点是[+他移][+终点];(2)必移移动元一般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语义特征;(3)位移主体是“V上/下”的受动者。
1.2.3 框架3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只有双价“V下”具有框架3结构“必移行动元1+把/被+必移行动元2+VP+可移处所元”,双价“V上”不具有。在这里我们将与把字句“V上”类似的“将”字句统一归并到把字句一类中,将与被字句类似的让/叫”字句也统一归并到被字句一类中的。如:
(9)俺们全村人把你抬下大康上。
(10)他就把伊菲金妮亚扶下了船。
(11)老奶奶被人扶下车。
以上例句中,“俺们全村人”、“他”和“老奶奶”是必移行动元1,“你”、“伊菲金妮亚”和“人”是必移行动元2,“大康上”、“船”和“车”都是“可移处所元”。
这类“V上/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下”的语义特点是[+伴随移][+起点];(2)在使动句中必移移动元1一般具有[+移动意识][+使移能力][+有生]的语义特征,必移移动元2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意义特征;在被动句中正好相反。(3)位移主体是施动者和受动者。
双价“V上/下”都具有框架1结构“必移行动元1+VP+必移行动元2”,如:
(12)他端上一盘菜。
(13)伊凡抱下罗里的尸体,脱光尸体上的衣服,然后画了十字。
以上例句中,“他”和“伊凡”是必移行动元1,“一盘菜”和“罗里的尸体”是必移行动元2。
这类“V上/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上/下”的语义特点是[+伴随移];(2)必移移动元1一般具有[+移动意识][+使移能力][+有生]的语义特征,必移移动元2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语义特征;(3)位移主体是“V上/下”的施动者和受动者。
根据语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双价上,“V上/下”在框架1、2、4结构上基本对称的,但是在框架3结构上不对称。
1.3 三价“V上/下”对称与不对称
三价VP构成的位移句最常见的句法框架为:必移行动元1+把/被+必移行动元2+VP+必移处所元。“V上/下”都具有三价,但是能进入此结构的“V下”极少。在这里我们将与把字句“V上”与“V下”类似的“将”字句也统一归并到把字句一类中,将与被字句类似的让/叫”字句也统一归并到被字句一类中。我们通过以下例子考察三价“V上/下”。
过程:在几分钟内,大部分同学都拿出了自己的答案,少则一个、多则几个、十几个,紧接着大家开始交流,叫一个学生讲,大家补充。通过交流,同学们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找出了规律: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将几个数分成和相等的两组数,各组数的和应为:1/2(1+2+3+……8)=18
(14)大伙把老王抬上主席台。
(15)服务员把菜端上桌子。
(16)他把老奶奶扶下地。
(17)母亲将孩子的尸体抱下楼。
以上例句中,“大伙”、“服务员”、“他”和“母亲”是必移行动元1,“老王”、“菜”、“老奶奶”和“孩子的尸体”是必移行动元2,“主席台”、“桌子”、“地”和“楼”是必移处所元。我们从所搜集的语料中发现,能进入该结构的“V上”很多,而能进入该结构的“V下”语料极少。
这类“V上/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V上/下”的语义特点是[+伴随移][+终点];(2)在使动句中必移移动元1一般具有[+移动意识][+使移能力][+有生]的语义特征,必移移动元2具有[-移动意识][±有生]的意义特征,在被动句中正好相反;(3)位移主体是施动者和受动者。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在一价上,“V上/下”呈现对称与不对称格局,在双价上二者基本对称,在三价上相对对称,如下表:
V上/下方向价 V上V下必移行动元+VP+可移处所元-+单价+使移行动元+(可移处所元)+VP+必移行动元+必移行动元+(可移处所元)+VP+必移处所元++使移行动元+必移行动元+VP+必移处所元++双价必移行动元1+把/被+必移行动元2+VP+可移处所元-+必移行动元+VP+必移行动元++三价 必移行动元1+把/被+必移行动元2+VP+必移处所元++
“V上/下”在方向价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主要是因为“V上”具有语义单指性,而“V下”具有语义双指性。
古川裕指出语义双指性(semantic double orientation)是指“某一特定的语法形式在语义平面上同时具有〈起点〉指向(source-orientation)和〈终点〉指向(goal-orientation)的并存现象”⑤,“V下”具有语义双指性,而“V上”具有语义单指性。正是“V上/下”的语义指向性决定了它们在方向价上的对称与不对称,因为起点宾语都是“可移处所元”,其数量与方向价无关,“V上”仅指向终点,而“V下”指向终点和起点。下面我们考察“V上/下”的语义指向性。
齐沪扬将动态位置定义为:“物体在这个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来说是运动着的,这种运动是有方向的”⑥,并认为表示位置的移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位移的方向,二是要有位移的起点和终点。“V上/下”是动态位置中缺乏形式标志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在表示方位意义时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将“V上/下”的移动方向分为纵向与横向。
在纵向移动上“V上”与“V下”后面接处所宾语时所呈现出的对称与不对称情况如下:
A中“V上”后的处所都是表示移动的终点,如:“爬上楼梯”指“爬到楼梯上”,;B中“V下”后的处所都是表示移动的起点,如:“跳下床”指“从床上跳下”;C中“V下”后的处所都是表示移动的终点,如:“沉下河底”指“沉到河底”。如下图: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V上”后的处所都是表示移动的终点,而“V下”后的处所既可以表示位移的起点又可以表示位移的终点,也就是“V上”与“V下”的语义指向性不同。在横向移动的“V上/下”在语义指向上都是单指性,不在本文考察范围内。
2.1 凹凸原则的作用
杉村博文认为因侧重于起点还是终点这一着眼点不同,在汉语里由上到下的运动分化为“V起”和“V上”两种,“V上”着眼于终点,“V起”着眼于起点,但由上到下的运动却没出现分化,只有“V下”,并称其为词汇的空缺,但未对这种不对称现象的原因作出解释。
“V下”具有语义双指性可以根据古川裕的凹凸原则来解释,他认为凸〈终点〉、〈出现〉与凹〈起点〉、〈消失〉本质上是相通的,是一回事的表里两面。如下图:
根据视点的不同,该图有两种解释。从P角度看,W是在X-Y这条线上凸起的,指W从X-Y这条线上向下移动到达终点,W就是位移的终点。如“沉下海底”、“摔下楼”、“海底”与“楼”都是移动到达的终点。从Q角度看,W是X-Y这条线上凹下去的,X-Y这条线向上移动后遗留下来的原来界限的痕迹,也就是位移的起点。如“抱下车”、“跳下船游走”、“车”和“船”都是位移后留下来的痕迹,是起点。
这一原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V下”后可以接表终点宾语也可以接起点宾语。
2.2 终端焦点化及标记颠倒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V下”具有语义双指性而“V上”却只是具有语义单指性?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时由终端焦点化与标记颠倒相互作用引起的。在现代汉语中处所宾语的语序基本遵循时空象似性,即“起点在动词前,终点在动词后”,古川裕运用终端焦点化对其语序进行了解释,认为人类普遍的认知倾向是重视终点而轻视起点。起点宾语只能与介词组合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终点宾语除了放在动词前还可以放在动词后。
“V上”与“V下”指向终点的结构是与“终端焦点化”相符的,而“V下”指向起点的结构式与“终端焦点化”不符的,应该凸显终点,我们运用“标记颠倒”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佟倩认为标记颠倒“指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两个范畴的标记值发生颠倒。即一般情况下无标记性的一方表现为有标记性,或一般情况下有标记的一方表现为无标记性”⑦,沈家煊指出 “新的标记论要把一个范畴跟另一个范畴联系起来,建立两个范畴或多个范畴之间的‘关联模式’”⑧,这个新的标记论是标记颠倒。
“V上”是无标记项,终点宾语在“V上”后也是无标记项,这两个构成了无标记组配,解释了“V上”的单指性;而“V下”是有标记项,起点宾语应该放在动词前,而且根据终端焦点化应该凸显终点,所以接在“V下”后的起点宾语也是有标记项,根据“标记颠倒”理论,二者可以构成无标记组配,如下:
因为“V下”与起点宾语构成无标记组配,而“V下”与终点宾语组配是有标记的,所以“V下”后接起点宾语使用的频率较高,其后接终点宾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V上”侧重于终点,“V下”侧重于起点。
“V上/下”在方向价上的对称与不对称主要是因为起点宾语都是“可移处所元”,“V上”仅指向终点,而“V下”指向终点和起点。在单价上,“V上/下”的不对称主要在于“V上”不具有框架结构 “必移行动元+VP+可移处所元”,这是因为“V上”后处所宾语是表示终点的,是必移行动元,而“V下”后的处所宾语可以表示起点,是可移处所元,所以“V下”能进入框架1,而“V上”不能进入。在双价上,只有“V下”能进入框架3结构“必移行动元1+把/被+必移行动元2+VP+可移处所元”,这是因为“V下”后的处所宾语可以表示起点,是可移处所元,所以“V下”能进入框架3。三价上,“V上/下”有三价,能进入框架“必移行动元1+把+必移行动元2+VP+必移处所元”,因为“V上/下”都可以接处所宾语,但是“V上”与处所宾语是无标记组配,所以此类语料很多,而“V上”与处所宾语是有标记组配,所以所找到用例极少。
注释:
①②③⑧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32,33,26.
④⑥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161-163,12.
⑤[日本]古川裕.《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世界.汉语教学,2002(3):49.
⑦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4):81.
[1]段业辉.论“V上/下”结构中的“上”和“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2][日本]古川裕.《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世界[J].汉语教学,2002(3).
[3]李思旭,于辉荣.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2).
[4]廖秋忠.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J].中国语文,1989(1).
[5]齐沪扬.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88(1).
[6]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7]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8]沈家煊.语法中的“标记颠倒”现象[A].载于语法研究和探索(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4).
[10]徐静茜.“·起”和“·上”[J].汉语学习,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