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旭璞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0433)
浅析科研资助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效应
宋旭璞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0433)
良好的科研资助制度能够满足学术人发展的需求,是学术人成长为学术精英的重要推动环节。充分尊重学术规律,发挥科研资助对青年教师的激励效应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议题。参照库克曲线的研究,作者将研究对象锁定为主要学术人才群体——高校教师中的青年教师。通过对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资助整体状况的分析,作者认为要让科研资助更好地起到支撑和激励作用,需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资助力度、明悉资助作用、调整资助结构、警惕行政干预。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激励效应
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学术人才作为最重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本研究重点关注学术人才的主要群体——高校教师。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师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便开始其学术生涯,其能力和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整体的科研实力。因此,从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入手分析学术人才的生成机制是较科学和可取的。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研实力大大增强,从科研论文发表量来看遥遥领先,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拔尖创新成果仍显不足。笔者认为国家要培养大批杰出的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归根到底要尊重学术系统内部规律,为其成长提供资源支持和制度支持。
进入“大科学”时代,政府和国家需要依靠高校培养的学术创新人才来实现整体发展战略,高校的科研同样必须依赖国家或政府强有力的支持[1]。国家和政府对学术人科研资源的支持首先表现为科研资助。科研资助是对学术人科研成果的资源保障制度,是对其科研成果价值性的预期投入和承认,对学术人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
笔者曾经对高校教师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过均值分析,结果表明,科研资助是除教师进入学术职业前“研究生时期导师的悉心指导和规范训练”这个变量之外,学者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变量。可见高校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科研资助是支撑其学术发展的最为关键因素。科研资助对学术人创造力的激化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能够满足高校教师的学术需求,是其成长为学术精英的重要推动力。
学术人的成长具有生命周期,科研资助应该根据学术人才成长的规律给予科学的支持。大量的研究表明,应该加大对学术新人的资助力度,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合适的资助。针对此问题,笔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验证。参照学者库克的研究,笔者对高校教师群体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在进入高校以后开始承担科研任务,容易受到新环境的刺激和激励,创新能力快速增强,一般持续0.5年~2年,之后创造力持续增强,并且由于适应了新的环境,进入创新成果的高发期,大概可以保持并持续一年左右。随后创造力逐步下降,趋于稳定,缓慢下降的过程约为两年左右。这个过程呈一条扁形S曲线,反映了一个发展、发挥、衰退的过程[2]。通过研究,笔者逐步将研究对象和研究重心锁定在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小于35岁的青年教师身上。他们在博士毕业(约30岁左右)进入高校以后的前五年,往往处于库克曲线的初任期和黄金期,冲劲大,积极性高,潜心科研,容易产生优秀的科研成果。如果对其进行科研资助,更能激发强烈的学术追求心和创造力。此外,创造力的发挥和保持具有规律,初期的增长态势具有时效性。因此,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目前的科研资助对高校青年教师是否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应呢?笔者对高校教师每年获得纵向经费的额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5周岁以下的教师获得的纵向经费最少,见下图。同时,结合自然科学基金委2015年面上项目的资助数据分析来看,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者而言,26岁~35岁学者的研究资助明显较弱。可见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尚存一些问题,应该进一步挖掘学术人才成长规律,调节资助模式,充分发挥激励效应。
不同年龄段学者每年获得纵向课题项目经费额度对比图
通过进一步调研,笔者发现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问题,不仅仅是资助额度偏低的问题,实践中还出现科研资助作用的功效被夸大、资助导向偏离等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激励效应不能充分发挥的背后还潜藏着深层的制度问题,比如行政干预。结合实践的调研分析结论,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调节资助模式,提高激励效应。
1.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资助力度
目前我国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都提高资助额度和比例,为学术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较充分的资源保障。然而,科研资助供给相对学术人才的需求而言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高校所有的教师进行普惠性的支持。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笔者建议应该在其职业发展初期,设立旨在鼓励创新的人才项目而非高竞争的科研项目,同时简化申请流程。当然,还要鼓励其参与其他高竞争的科研项目,提高资助比例。在高校青年教师进入职业发展的黄金积累期,应该提供宽松的资助环境,使得科研资助不再“稀缺”,这样才能逐步改变整个学术生态评价系统,从源头上改善生态环境。
2.明悉科研资助作用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实践中出现了盲目申请科研资助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把科研资助申请当成科研任务,忽视教学和真正的科研攻关工作。某些高校把获得科研资助与否当成人才评价的标准。然而,科研资助虽然十分重要,但仅仅是学术系统外部的资源保障制度,一旦代替人才评价机制,就会扭曲科研资助效应,不但无法发挥激励效应,反而会使学术人才产生浮躁心态,甚至发展为学术不端。因此,笔者建议应该进一步明悉科研资助作用,倡导科研资助机构重视科研成果审核,引导高校人事等评价部门与人才评价脱钩。同时警惕哈克特所指的“你获得资助越多,项目越大,晋升就越快,你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声誉,否则你就出局”的游戏规则所带来的压力,对学术活动价值的扭曲,尤其是对年轻学者的学术热情的冲刷[3]。
3.调整资助结构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其初任和黄金发展期是创造力持续增强的时期,应该提供连续的资助项目。目前的资助模式基本都是以两年为限的研究项目,而且各种资助项目各成体系,互不交叉,缺乏延展性。笔者建议一方面应该设立人才项目和高竞争的创新项目两种类别的不同申请条件和通道。另一方面可以延长研究项目时限,对后续研究项目追加资金进行稳步的资源支持。当然也可以对研究项目设立奖励机制,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师的学术需求,提供更大的激励源泉。
4.警惕行政干预
“学在官府”是中国的传统,在这种体制影响下,主要以国家财政拨款或经费支持为主的科研资助或多或少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有学者研究发现行政权力的干涉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学术认可和资源分配的整个过程[4]。通过调研访谈,笔者发现目前存在将科研资助看成是资源分配手段的问题,打着公平旗号的平均化分配科研资助的现象十分常见。科研资助被冠以级别化进行区分,在具体的分配环节常常设置指标、名额分配和数目规定。这种做法有可能使得优秀科研成果被扼杀,更可能挫伤学术人才的积极性。应该警惕各种行政干预,摈弃根据地域、性别、学科等因素分配资助金额的做法,鼓励科研资助机构成为服务者,按照学术成果预期收益分配资源,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利益。
[1]张东海.美国联邦科学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
[2]吴存凤,叶金松.科技人才的流动管理浅析—库克曲线的启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5).
[3]EYSENCK HANS J.Creativity and personality:Suggestions for a theory[J].Psychological Inquiry,1993,4(3):147-178.
[4]闫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本研究是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行为模式与科研资助政策配套研究”(14YJC880062)和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科研资助制度主导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生态的监测与治理研究”(B140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