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捕捉”特征 寻找解题途径*

2016-12-12 06:35杨玉坡
中学教研(数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捕捉切入点本题

●杨玉坡

(英雄山中学 山东泰安 271000)



善于“捕捉”特征 寻找解题途径*

●杨玉坡

(英雄山中学 山东泰安 271000)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表现出或隐含着诸如:数字、位置、图形、结构、差异等特征,解题时若善于“捕捉”这些特征,则有利于寻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途径.

捕捉;特征;寻找;解题;途径

一个数学问题,无论是条件、结论,还是数字、直观图像、整体结构等,往往表现出或隐含着某种特征.解题时,若善于分析、捕捉这些特征,并由此进行分析、变换、联想、构造,不仅有利于提高解题决策的敏捷性、寻找到快速解题的途径,而且可以有效地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供参考.

1 “数字”特征

数学离不开“数字”,巧合的数字、共性的特征,看似偶然,往往暗含着对解题起导向作用的必然.只要善于观察、分析,从数字本身的变化、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就能寻找解题的切入点[1].

例1 已知正数a,b满足ab=4,求证:

( )

(2012年重庆市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5题)

分析 17°,47°暗含了特征47°-17°=30°,也暗含了本题可转化利用30°进行解题.

故选C.

点评 本题若分析不到位,则很难发现和利用数字(角)特征“47°-17°=30°”,从而解题思维受阻或无从下手.

2 “位置”特征

与图形(像)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关系,从与众不同的位置关系上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可以明确解题方向,甚至可以收到不攻自破的解题效果.

例3 若直线y=kx+b是曲线y=lnx+2的切线,也是曲线y=ln(x+1)的切线,则b=______.

(2016年全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6题)

分析 从2条曲线的公切线入手,建立方程组求解.

解 设曲线y=lnx+2上切点的横坐标为x1,则切线方程为

设曲线y=ln(x+1)上切点的横坐标为x2,则切线方程为

依题意可得

解得

b=lnx1+1=1-ln2.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直线y=kx+b是2条曲线的公切线”这一位置特征.

例4 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若直线y=k(x-1)将可行域分成面积相等的2个部分,则目标函数z=kx-y的最大值为______.

图1

z=kx-y=-3x-y.

平移直线-3x-y=0,易知当直线z=-3x-y经过直线x-y+3=0与直线x+y-1=0的交点C(-1,2)时,z=-3x-y取得最大值,且zmax=1.

点评 本题若不能够发现直线恒过定点这一位置关系,则很难处理好直线y=k(x-1)将可行域分成面积相等的2个部分,也就无法顺利解题.

3 “图形”特征

一些抽象的数量关系,若转化为具体的图形问题,从图形特征中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则思路直观、清晰,有利于快速解题.

( )

分析 若用代数方法,设出直线l的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后,利用判别式Δ≥0求解,则过程冗繁.若充分利用图形特征,则可使问题快速解决.

于是

e2>4,

亦即e>2.故选D.

点评 若能对所求数学问题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挖掘其几何背景,也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在代数与几何的结合中找出解题思路,则十分方便.求解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时,常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利用图形特征使问题化难为易.

(2014年山东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5题)

点评 本题将新定义的问题巧妙地迁移、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求解,可以看出这种构造应用具有创造性.

4 “结构”特征

数学问题条件或结论中常常隐含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善于洞察并加以分析、加工和转化,可迅速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点.

例7 设x,y为实数,且满足

则x+y=______.

分析 条件中2个方程左边的结构形式相同,为此构造函数f(x)=x3+2 017x,并讨论其单调性和奇偶性即可达到解题的目的.

解 由已知,方程组可变形为

f(x-1)=f(1-y),

x-1=1-y,

亦即

x+y=2.

点评 若按常规方法求解此题,难度较大,甚至无法入手.这里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转化求解,方法巧妙,且过程简洁.

1)求证:点P的纵坐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值;

解 1)因为点P为P1P2的中点,所以

2)由x1+x2=1,得

y1+y2=f(x1)+f(x2)=1.

1+1+…+1+2f(1)=

点评 本题在求和时,运用了第1)小题所得等式f(x)+f(1-x)=1得到通项的特征,即

由于距首末2项等距的2项相加和为定值,从而可以用倒序相加法求和.

5 “差异”特征

条件是解题的基础和依据,结论是解题的目标.善于捕捉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关系,并以此启动和确定解题的切入点.

分析 条件中给出了2个“不等量”关系,结论探求的是“等量”关系.通过对这一差异 “点”的分析,获知解题的切入点就是化“不等”为“等”.

解 因为Sn≤n2+n-1,所以

S1=a1≤12+1-1=1,

即a1≤1.

(1)

又a1>0,从而

(2)

故由式(1)和式(2)可得a1=1.

由Sn≤n2+n-1,即

(3)

因为

[12+22+…+(n-1)2]d2=

从而

(2n-1)d2+6d-8(n+1)≥0,

d-2≥0,

即d≥2,

(4)

故由式(3)和式(4)可得d=2.

点评 本题通过对“等”与“不等”的差异点进行分析和转化,使得不等式中的夹逼法则(如果实数x,a满足a≤x≤a(即x≥a且x≤a),则必有x=a)在本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 尹承利.例说寻找解题切入点的途径[J].中学数学研究,2003(5):25-27.

�2016-09-30;

2016-10-31

杨玉坡(1981-),男,山东泰安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O122

A

1003-6407(2016)12-18-04

猜你喜欢
捕捉切入点本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找规律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