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经堂一种信仰一道风景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三种文化往往是互相包容、互为一体的。前童的明经堂,就是这样一座儒、释、道文化交融的清代建筑。
明经堂又叫“狮子明堂”,紧挨职思其居宅北面。童氏族人童可莅一家开设“恒裕”酒坊发了财,于清同治年间建造了这座二层四合院。四合院坐北朝南,重檐台门。倒座面阔五间二弄,厢房各五间一弄,正厅面阔三间二弄。整座院子通面宽25.2米,通进深24米,占地面积604平方米。在这所建筑规模并不宏大的普通民宅中,它所运用的建筑装饰语言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内涵,形象地凸显了中国大文化背景下的江南民俗文化色彩。
这样的文化糅合,首先表现在明经堂的台门建筑上。走近明经堂,一抬头,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挂在重檐台门额枋上那方四明抹头的“明经”匾额。这块立于“道光壬午年桂月谷旦”的门匾,是浙江戴学政奉旨亲笔所题,赠予时任武义县县学训导童佩金(童可莅祖父)。明经,本指通晓经学,经学在唐朝时被列为科举制度中的必考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清代时用作贡生的别称。以“明经”作宅名,既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也是宅主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
台门两侧的墀头墙上各有一个书卷形匾额灰塑,左面堆塑“礼义”二字,右面堆塑“孝悌”二字,均为阳文篆字。礼、义、孝、悌,都是儒家道德准则的内容,将这四字镌于门墙上,明白无误地揭示了宅主的道德诉求。门顶装修为卷棚顶,设计有轩桁、雀替、门簪,后檐柱则装饰有八仙图案。八仙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是道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座台门建筑上,同时显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特征,体现的正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让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民间水乳交融、互为贯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特别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