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德常
(黄河科技学院 民办教育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63)
“诚”在儒学理论体系中的含义辨析
岳德常
(黄河科技学院 民办教育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63)
将儒学经典《大学》与《中庸》联系起来研读,讨论“诚”在儒学理论体系中的含义。《大学》提出了一个“大学之道”,它是人生的路线图;《中庸》则要求人们遵道而行,使生命轨迹与“大学之道”更契合,实现人的“天命”;“诚”所描述的是人们的生命轨迹与“大学之道”相吻合的程度,吻合得好的便是“诚”,吻合得最好的便是“至诚”。 对“至诚”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然要有对“至诚”的追求作为内在动力。整个人类都应当追求“至诚”,才能从丛林法则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大学之道;中庸;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人通常把“诚”与“信”合成一个词来使用,意为诚实守信。而在古代儒学经典中,“诚”与“信”却是分别出现的,先出现的是“信”,“诚”作为后出的概念,在儒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信”。在《大学》所论述的“大学之道”中,“诚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中庸》中,“诚”被用来描述人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与大道的关系,其含义是通过“遵道而行”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轨迹与大道相吻合,吻合得好便是“诚”,吻合得最好便是“至诚”,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诚”。通过追求这个目标,人们便可实现“天命”,这是儒学为人类提供的终极关怀。深入辨析“诚”在儒学经典中的这个含义,对于人们借鉴儒学的伟大智慧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诚”在儒学理论体系中处于极其关键的位置,要理解其含义,就要认识儒学为人们提供的人生路线图——“大学之道”。要理清思路,就要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大区别说起。
(一)人类需要有一个超越性目标
与其他动物千篇一律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不同,人是未完成的、不确定的,其需要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自然似乎没有把他铸成就将其放到世界中;自然没有做出关于他的最后决定,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让他成为不确定的东西。因此,人必须独自地完善他自己……必须试图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他那专属他自己的问题。”①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页。由此可见,人类的成长过程还伴随着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
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期”,“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他探询根本性的问题。面对空无,他力求解放和拯救。”②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圣贤在同一个时段出现,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为人们设定一个超越性的目标,引导人们走上一条向上的精神进化之路,教育人们区分善恶,约束自己的动物式本能,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
以基督教为例,它所设定的超越性目标是上帝,上帝无处不在并高高在上,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人们的所作所为,信徒需要向上帝倾诉或忏悔。在世界终结前,上帝将要对世人进行审判,这就是末日审判。凡信仰上帝并行善者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赎者下地狱受刑罚。通过这种方式,基督教约束人类身上的动物式本能,倡导博爱,关注弱者,引导人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二)儒学为人类设定了理性的超越性目标——道
儒学与其他轴心期圣贤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摆脱了人格神的纠缠,设定了理性的超越性目标——道。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从这句话可以分析出两层意思:一是“闻道”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二是“闻道”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正因为它的重要和极其困难,儒学对其进行了漫长的探索。认识大道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提升自身人格的过程,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儒学发展出了一套提升自身价值体系的方法,或者说是路径,那就是《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 从儒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大学之道”一直是儒学的核心。先秦儒学开其端,《大学》对其进行了综合概括,为人们指明一条通过学习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目标的道路。《中庸》则将这条道路称为人的“天命”,告诉人们如何实现这一“天命”。
此后,儒学所经历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从深入阐释“大学之道”入手。宋代朱熹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他说:“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通过对它们的深入阐释,他把儒学推进到“四书阶段”。
(三)实现人的“天命”必须走上“大学之道”
在《大学》中,“大学之道”被概括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然后又细分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个过程,将个人价值体系的提升过程与社会整体运行轨道的提升过程联系起来。
为了形象地表示“大学之道”,笔者将之画为坐标图(见图1)。以X轴表示人的年龄,Y轴的上方表示人们成长的高度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大小,下方则表示人们沿着邪径向下堕落的过程及其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大小。人出生以后,便开始了成长的过程,首先是生理上的成长,与之相伴随的还有精神的成长过程。到了一定的年龄,生理上的成长达到成熟阶段后便停滞下来,精神上的成长却依然继续,达到“格物致知”的环节,有的人突破了这个环节,认识到大道的存在,便给自己的生命打开一扇大门,从而继续向上攀登;然后进一步向上突破“诚意正心”环节,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自然而然地实现个人自由天性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这样的生命轨迹便是“大学之道”,用两条平行线来表示,这是上天赋予人类正常的标准的道路,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它是人的“天命”,也即是人的本性。
图1 大学之道
图1分为三个区,一旦人们突破了“格物致知”环节,便可踏上“大学之道”,进入“光明区”;如果不能突破“格物致知”的环节,就会一直处于“混沌区”。处于这一区域的人们也知道一些大道理,却无法付诸实践,因而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天命”,甚至会在自身欲望与社会潮流的控制下,误入歧途,违反人的本性,戕害人的本性,堕入“黑暗区”。“正如古人已看到的,知识和德行的可能性也包含着错误和罪恶的可能性。人可能把自己提升为一种值得敬慕的、令人惊奇的事物,但‘腐败了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最坏的东西’(亚里士多德):人也可能利用他自我形成的能力而‘变得比任何野兽更野蛮’。”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毁灭。要想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走上“大学之道”。
《中庸》与《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两个篇章,理学家们发现了两者的重要性以及其间的有机联系。《中庸》就是《大学》的继续,要想理解《中庸》中“诚”的含义,就应当认识这种有机联系。《大学》提出了一条新的人生轨道——“大学之道”,《中庸》则告诉人们如何“遵道而行”。
(一)正确理解《中庸》所说的“中庸”
所谓“中庸”,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不偏不倚、平庸保守”,而是把自己的生命轨迹保持在“大学之道”上。所谓“中”,即不偏离这条“大学之道”;所谓“庸”,何晏将其解释为“常也”,也就是始终把自己的生命轨迹保持在“光明区”里,保持在“大学之道”上,这也就是《中庸》第十一章中所说的“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始终一贯地遵道而行,这才是“中庸”的本来含义。由于人们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孔夫子就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二)理解儒学中“诚”的含义
《中庸》从第二十章开始,专门讲“诚”的问题,其含义并不是现代人所说的“诚信”,它是对人们自身的生命轨迹与“大学之道”之吻合状态的描述,吻合得好的就是“诚”,吻合得最好的就是“至诚”。这与“中庸”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但又更进了一层,是对人们坚守“中庸”的状态的描述。有了对“至诚”的追求,当人们面对大道与邪径的选择、面对各种诱惑考验的时候,就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坚持“大学之道”。
对于个体来说,如果没有对价值体系的反思,就无法闻道;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格物”,就不可能“致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跳不出低水平价值体系的控制,就会一直处于“混沌区”,老是重复同样的错误,总也无法长进。一方面,人们知道很多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内心的欲望和不良环境的纠缠,有时候欲望战胜了理智,有时候理智战胜了欲望。当欲望战胜了理智,某些人力图加以掩饰,就会出现“虚伪”。在“八条目”中就有一个“诚意”的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要像“如恶恶臭”一样厌恶虚伪,像“如好好色”一样喜爱大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必须经过一个艰难的自我训练过程,人们才能把自己的价值体系提升到与大道相吻合的程度。通过对“诚”的追求,人们便可摆脱动物式的存在状态,走出“混沌区”,进入“光明区”,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坚持下去,人们就有可能达到“天下至诚”的境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因而在儒学理论体系中,“诚”的含义类似于宗教信仰中的“虔诚”,它所表示的是人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与那个超越性目标的关系,要求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大道的追求中去,走上“大学之道”,保持在“光明区”里,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天命”。儒学所说的“为生民立命”,也就是引导人们认识自己的“天命”,实现这一“天命”,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不同之处在于,人们所信仰与忠诚的是人类自己的“天命”,而不是在人类之外的神或上帝。
“大学之道”是人生的路线图或者是说明书,有了这个路线图和说明书,人们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遵道而行、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并造福社会,在追求“至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天命”,推动社会进步,进而赞天地之化育。
从上述关于“诚”的认识中可见,许多现代人所谈论的“诚信”并不是儒学中的“诚”,他们没有走上“大学之道”,甚至不知道或拒斥“大学之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讨论的“诚信”只相当于儒学所说的“信”,只不过是做人的底线而已,距离《大学》《中庸》所说的“君子必诚其意”和“天下至诚”的境界,还有很大的差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人们真正走上“大学之道”以后,才能正确地理解儒学中的“诚”“中庸”等术语的含义。在人们自觉坚持“大学之道”的过程中可发现,人的“天命”的实现并非仅仅是个体的自我修养过程,它同时还是社会整体进步的过程,因而对“至诚”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对“道”的探索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需要有一个超越性目标,所以就仍然需要“诚”。通过对“道”的追求,把自己从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提升出来,实现人的“天命”,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比“上帝”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摆脱人格神的纠缠,为人类提供了理性的信仰。“道”是老子的原创,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进步指引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使中华文明走上了一条理性的发展道路。孔夫子则“遵道而行”,从“修之于身”做起,并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修之于天下”,从而使“道”具有了生命力并不断成长。后世儒家学者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对“道”的认识。《大学》对其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将它表述为“大学之道”;《中庸》又进一步将其表述为“天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的“本性”;此后又演变为程朱理学的“天理”;到了王阳明这里,演变为“良知”;到了现在,则演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道”的追求正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一精神追求的继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这一精神追求的最终实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只有在人们继续坚持这一精神追求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发展完善。作为这个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的必然环节,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质仍然是走上“大学之道”。所谓“格物致知”,也就是要反思自己的价值体系,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然后还要突破“诚意正心”的环节,把自己的价值体系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使两者吻合起来,合二为一。
(二)对“至诚”的追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
对“至诚”的追求是人性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趋向和谐稳定的内在动力。唯有走上“大学之道”,才能把人们从动物的存在水平提升到人的存在水平;唯有通过对“至诚”的追求,人们才能超越环境的约束,在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促成社会价值体系的进步,大道才能具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有了这种对“至诚”的追求,人们自然也就具有了“诚信”的品格。核心价值的高度是内在的根本,“诚信”则是外部表现,两者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我们要在全社会构建诚信体系,那就要抓住根本——引导人们走上“大学之道”,突破“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环节,继续向上走,政府的诚信建设、企业的诚信建设或个人的诚信道德养成,都必须如此。
“爱国、敬业、友善”都是人们在追求“至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品格。一个人是否爱国,并不取决于国家对他好不好,而是取决于其价值体系成长水平的高低。如果一个人没有闻道,他就很难爱国。一旦人们突破了“格物致知”这个环节,开始了自觉追求“诚”的过程,其价值体系的提升就会使人们意识到个人与国家的有机联系,有了这种认识后,爱国就是无条件的。
“敬业”和“友善”也是同样道理,当人们把自己的价值体系与大道吻合起来之后,自然就会积极投身到为人类造福的事业中去,于是便具有了“敬业”的品格,自觉地推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人们闻道之后,自然就会体验到个体生命与人类社会的有机联系,与整个大自然的有机联系,自然也就具有了“友善”的品格,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都必须在个体价值体系提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三)对“至诚”的追求是时代的需要
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在于缺少引导人性向上的动力,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列的这些规范都很简易明白,但未能入脑入心,正如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大学之道”,突破不了那条“格物致知”线,自然不可能突破“诚意正心”环节,大道理都懂,就是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弘扬儒学的伟大智慧,重新走上“大学之道”。不管是党建工作还是高校的立德树人,都必须认认真真地从“格物致知”做起,努力突破“诚意正心关”,以“至诚”为目标,才能真正“修之于身”。换个角度看,“大道”就像一粒树种具有长成一棵大树的可能性一样,但能否把它发展出来,则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旦“唤醒”这种潜能,人们便可自然而然地走上“大学之道”,在追求“至诚”的努力中实现自己的“天命”。
没有内在的价值体系的进步,人类就无法长进,会陷在周期性的治乱危机中无法解脱,原因就在这里。
有些西方人批评中国人没有信仰,认为这很可怕。可在实际上,对上帝的信仰并没有引导西方人遵道而行,在“自由、民主、人权”等抽象目标的掩护下,西方人把动物式本能释放出来,汇聚成一股自我毁灭的力量,所以就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杀戮、战争和各种灾难。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结局必然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因而从整体来看,所有人都需要走上“大学之道”,都应当以“至诚”为目标。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地从以物为本的价值体系和丛林法则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不待外部约束而自然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正是推进价值体系升级进化的机遇。只有认识到价值体系的问题并自觉推进价值体系的进化,人们才能化危机为进步,否则就会在灾难中毁灭。优胜劣汰,生物进化的这一规律也完全适用于价值体系的进化过程。历史上已有很多文明在大灾难中烟消云散,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下来,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人格神的纠缠,所追求的是大道,并找到了一条现实的提升人性的路径——“大学之道”,当社会发展过程出现问题时,能够深入到价值体系层面查找原因,并在这个层面上“穷则思变”,自觉推进价值体系的进化,便能“变则通,通则久”。西方人要想继续生存下去,也必须“穷则思变”,在价值体系上进行转换升级。
(责任编辑 陈汉轮)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Sincerity” in Confucianism Theory System
YUE Dechang
(Non-governmentalEducationInstituteofHuangheTechnicalCollege,Zhengzhou,Henan, 450063,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ofGreatLearningandDoctrineoftheMeanby linking them together and discusses the “sincerity” meaning in Confucianism theory system.GreatLearningproposes the “Aims of Great Learning” and it is a road map of life.DoctrineoftheMeanasks people to follow the natural direction so as to fit people’s life trajectory to the “Aim of Great Learning” and to realize people’s “destiny”. “Sincerity” describes the degree of match between people’s life trajectory and the “Aim of Great Learning”, good match means “sincerity”, and perfect match is the “utmost sincerity”. Pursuing “utmost sincerity” is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and during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re still need to have the “utmost sincerity” as the pursuit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whole society shall pursue “utmost sincerity” in order to liberate from being controlled under the numerous laws.
aim of great learning; doctrine of the mean; sincerity; socialist core values
2016-06-30
岳德常,男,河南商城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