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华
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分类及设置——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例
◆刘树华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师生关系从对立走向合作,讲授方式从灌输走向探究,知识呈现从权威走向质疑的转变,最终实现教学相长。“问题导学法”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和“学”是问题导学法的三要素,问题是基础、问题的导入是关键、学生的学习是核心。[1]笔者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例,探究该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图1 问题导学法组织模式图[2]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谓“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3]问题链的设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为:举例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基于此笔者将本节的问题串设置如下四类。
1.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指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驱动性问题的设置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拉近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热情,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如本节课在新课导入阶段,可以设置以下驱动性的问题:
A.将黄瓜切成块,加入陈醋、橄榄油、食盐和白糖制成“拍黄瓜”时,会有水分渗出,水分来自哪里?经过哪些结构?
B.说出细胞膜的成分?并与P.70问题探讨中“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比较有何异同?
C.从图中分析哪些分子能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D.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设计意图:将教材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课堂知识的结构,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整合。结合前两节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问题A的答案“黄瓜的水分要通过细胞膜才能出细胞”,问题B、C、D具有层层递进关系,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如气体、水、甘油等分子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膜,其他小分子或离子则不能通过。通过细胞膜与图示膜的比较,结合葡萄糖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学生分析出差异的原因在于蛋白质的有无,很容易得出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蛋白质的参与,从而引入新课。在对比教学中,学生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驱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探究性问题
关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核心概念的学习,教研组集体预设好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串,并指导学生沿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巡视课堂,遇到学生有困惑处,进行指导点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生物学观念,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基于教学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因此笔者以教材图表为线索,构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串:
E.阅读教材P.70结合图4-7,说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F.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何异同?为何称为被动运输?
G.分析P.71表4-1,说明多种离子进入细胞的特点?结合问题④的分析,指出主动运输的定义及意义?
H.通过P.72图4-8,总结出主动运输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细胞器?
I.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运输的对象、能量、载体、运输方向、膜的功能特性、具体实例,并构建出相应概念图。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回归教材,在阅读文字中体会概念的生成过程、在分析图表中领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实现概念的内化,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转化率。问题E、F、G、H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基础知识以及特点;问题I通过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概念图,发现所学知识的遗漏及不解之处,从而进一步探究;更便于知识形成网络体系,从而弥补探究性教学的的不足(知识不系统)。
3.生成性问题(如大分子物质)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如果一切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那将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无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是驱动其思维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对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也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问题,并在合作、探究、质疑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学生在读书、讨论中产生了这样几个问题。
J.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同样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而进入其他细胞就为主动运输呢?差异由什么引起的呢?有什么意义呢?
K.学生在探讨中,总结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针对的对象都是小分子物质,由此他们提出:大分子物质以何种方式通过细胞膜呢?
分析:问题J是学生提出来的质量比较高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想过会这个问题。它也促进教师查阅资料,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学生的参与下,实现了教师水平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最后经过查询有关文献,教师引导学生从进化的角度、从适应环境的角度、从能量消耗最少的角度去探究该问题。问题K学生经过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4.评价性问题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4]笔者利用教材中的资料为基础,设计评价性问题,旨在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为后续的查缺补漏做准备。
L.阅读P.73与社会的联系“囊性纤维病”,请你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与细胞膜有关的疾病的研究进展。
M.阅读P.73技能训练,解读图表,并回到以下问题: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
设计意图:问题L属于开放性问题,这与2016高考题的出题意图也像吻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获得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将来走入社会以后的生存技能。问题M来源于教材,问题的设置也符合本节的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图表的能力。
笔者此次设置的问题大部分来源于教材,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所提倡的“高起点、低落点”。以教材为根本依据组织教学,在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驱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此为感性认识;探究性和生成性问题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评价性问题,最终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既本节课的一条暗线: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升华。
[1]唐家友.“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案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5(11):47-48.
[2]曾鹏光.浅谈“问题导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3,29(9):23-24.
[3]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及教学功能[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0-54.
[4]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