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国培训部暨海外合作学院,上海 200083)
基于语料库的COME/GO+ADJ构式语义、文体分布与认知理据研究
陈 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国培训部暨海外合作学院,上海 200083)
基于杨百翰大学英语国家语料库,采取语料库数据观察和认知图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英语COME/GO+ADJ结构中形容词词素与构式之间的构式搭配强度进行分析,通过考察共现形容词的语义聚类来探究构式的语义,并探究这些语义聚类在文体中的分布和可能的认知理据。
COME/GO+ADJ构式;语料库;构式搭配强度;认知语义;文体分布;认知理据
come/go与其他词类的搭配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和不对称性,表达的语义更是远超出对运动事件的表述。对这一类构式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Fillmore,1966;M iller & Johnson-Laird,1977;Clark,1974;Com rie,1985;Lakoff,1987;Johnson,1987;Taylor,1988;Radden,1996),研究者从概念框架、指示中心、观察视角、隐喻机制的角度,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对come/go的语义和用法进行研究。之后对come/go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扩展到了多语言的对比视角和类型学视角(Levinson,2003;Talmy,2000;Ebert,2003)。这类研究主要是基于语言比较和对比基础之上,也主要使用内省的例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料库、心理实验和脑电实验的广泛使用给认知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了语料库数据观察统计的方法对come/go的动词搭配用法进行研究(Wulff,2006;Hidemitsu,2008;Stefanowitch & Gries,2006)。这些研究主要关注come/go后续动词的用法,也探讨了它们的隐喻语义。本研究以COME/GO+ADJ结构为对象,基于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对其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频数、文体分布进行考察,并在这一基础上研究动词与形容词在构式中的搭配强度,并对形容词语义聚类分布进行讨论,再从认知图式和隐喻机制的视角探讨构式的语义分布和语用不对称性产生的认知理据。
1 研究对象
come与go常常与各种形容词搭配,表达非空间的状态变化隐喻意义。但不同形容词有时出现与come/go都可以搭配的对称现象,也就是既可以搭配come,也可以搭配go,如例(1);而有时又出现与come和go搭配的不对称现象,即只能与其中之一搭配,如(2)和(3)。
(1)a. Go easy on fatty foods and avoid adding extra sugar but include plenty of fruit, vegetables and cereal foods in your diet.
对高脂肪的食物要少吃,避免过多食糖,要在食谱中加入足够的果蔬和麦片类食物。
b. New friendship does not come easy to me.交新朋友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容易。(2)Then the room went dark.
然后房间里就暗了下来。
(3)He was aged fifteen at the time; seven years later his dream came true.
他那时15岁,七年以后他的梦想成真了。
这种结构中出现的形容词十分灵活,可以表示非空间隐喻意义和空间意义,还体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我们要弄清楚与come/go搭配的形容词有哪些,COME/GO+ADJ构式中各形容词与动词的搭配强度如何,呈现出怎样的概念语义和语用偏向,这些语义在文体分布上有何特点,语义和分布特征反映了怎样的认知理据。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采取定量分析与内省相结合的方法。先基于BYU-BNC语料库的数据观察与定量分析明确语言事实,然后再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事件图式分析角度与隐喻机制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在BYU-BNC语料库中进行[come] [J*] 和[go] [j*] 的比较搜索,得出前150个与come和go搭配的形容词词位,按照出现频数排序。限于篇幅,表1列出前10个形容词词位。
表1 COME/GO+ADJ的高频形容词对比表
为了了解COME+ADJ 和GO+ADJ在BYUBNC语料库中的总频数和文体类别分布情况,研究者在CHART(柱图显示)查询界面进行[come] [j*]和 [go] [j*] 的检索,查询串为CHART: [come] [j*]和CHART: [go] [j*],得出动词come 和go与形容词搭配的总频数情况和该结构在七类不同文体范畴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和3)。文体类别分别为口语(SPOK)、小说(FIC)、杂志(MAG)、报纸(NEWS)、(学术期刊)ACAD、非学术期刊(NON-ACAD)和杂类(M ISC)。
表2 COME(TYPE as a lexicon)+ ADJ 的搭配文体分布情况
表3 GO(TYPE as a lexicon)+ADJ 的搭配文体分布情况
在得出基本数据后进一步对COME/GO+ADJ结构中出现的各种形容词词位与构式的关联强度(collostructional strength)(Gries,2003;Gries & Stefanow itsch,2004a,b;Stefanow itsch Gries,2003) 进行分析,要研究出现在构式中的形容词词素的出现频率及其与这个特定构式之间的关联强度。这就需要收集所研究语料库中的总词频数、特定构式C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频数、词位A在构式C中出现的总频数及词位A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频数。当然也可以通过费舍尔精确检验来进行计算,但是所需要的数据不同(田臻,2012)。本文以COME+ADJ中的形容词词位为例,在R软件平台中搭载Gries所编写的coll. analysis统计分析程序,按要求需要输入的数据是BYU-BNC总词数1亿、COME/GO+ADJ结构在BYU-BNC中出现的总频数(分别是1 924和5 370)、构式中各形容词词位的频数和形容词词位在BYU-BNC中的频数。该工具要求输入的词位数据以纯文本txt格式保存,用tab键表示间隔。就构式与形容词搭配情况来看,COME+ADJ结构中按关联强度排列的形容词词位从第66位开始,形容词构式搭配关联度<1.303 1,对应于P值≥0.05失去统计意义,表示形容词与构式搭配关联强度很低。而GO+ADJ的形容词列表中前70位搭配强度均大于1.301 0,说明与go搭配频数最多的70个形容词与GO+ADJ构式的搭配强度较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为了使讨论具有可比性,表4呈现的是与COME/GO+ADJ构式关联度最强的65个形容词的分析数据。
通过对BYU-BNC语料库的数据考察以及进一步构式搭配分析关联强度,本研究对COME/GO+ADJ构式与形容词搭配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和定量分析,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
1 COME/GO+ADJ构式的概念语义
尽管形容词的规约义五花八门,但是在句中却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概念语义,主要表达结果状态、方式状态和位移路径概念义。从与构式关联强度较高的65个形容词来看,COME/GO +ADJ构式中表达结果状态概念语义的形容词最多,然后是位移路径和方式状态概念义。
从语义聚类来说,与COME/GO构式关联强度较高的形容词规约义呈现出多样性,有表示性状的,如颜色、温度、速度等,有表示身体状态的,如生命体征、身体感觉,有表示精神状态、事态和动作状态的,有表示空间位移的,还有表示时间的。COME/GO+ADJ在构式中所表达的概念语义主要有三类:一是表达状态变化的结果,二是表达运动或行动时的方式状态,三是表达运动的路径。例如:
表5 COME/GO+ADJ构式中形容词概念义分类
表6 形容词概念义类别占比与平均构式关联强度
(4)But then the screen went dead.
然后屏幕就变黑关闭了。(dead表示状态变化结果)
(5)Oh look M r. …my sole of my shoe’s come loose.
哦,看啊,先生,我的鞋后跟脱线了。(loose表状态变化结果)
(6)The poor children going barefoot in the dirt.
穷孩子们光着脚在泥地上走。(barefoot表示走的方式状态)
(7)Fonts are handled efficiently, although they don’t come bund led w ith the package.
字体操作十分高效,尽管它们不是在数据包中一起绑定而来的。(bundled表示前来的状态)
(8)At the first fork they must go left and at the next fork right.
在第一个叉路他们必须向左走然后在下一个叉路向右。(left表示位移路径)
(9)She came level with the cat, stretched out her hand, and the cat sniffed her.
她在猫咪面前蹲下来,伸出手,猫儿嗅了嗅她。(level表示位移路径)
2 COME/GO+ADJ概念语义的文体分布
从文体分布来看,对于前65个搭配强度较高的形容词,GO+ADJ更多地是在口语文体中使用,然后是小说和报纸;而COME+ADJ在小说文体中使用最多,然后是口语和新闻文体。研究还对COME/GO+ADJ构式表达不同概念语义的形容词进行逐一文体搜索,得出不同概念语义的文体分布比例(见表7和8)。
表7 COME+ADJ 概念语义的文体分布比例
表8 GO+ADJ 概念语义的文体分布比例
研究表明,在表达不同概念语义时,COME/GO+ ADJ构式的文体分布比例也存在着差异。总的来说,表示位移时出现在口语和小说文体中最多,表示结果和方式时出现在小说和杂志中较多,所有概念语义在学术文体和其他正式文体中出现最少。由于口语和小说文体主要是对人物和事物的状态和状态变化、人物和事件的运动与发展进行描摹和叙述,而COME/GO+ ADJ结构的中心语义都表示结果状态或者状态变化,非常适合在对某种事物进行状态描述,因此在小说文体中运用最为广泛就不足为奇了。
3 COME/GO+ADJ的语用意义
GO+ADJ结构在表示状态变化或者保持某种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时主要是隐喻用法,表示达成结果或发生某种变化,或者保持某个状态,没有发生希望看到的变化。GO+ADJ的语用语义可以是正面的、中性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go great(正面变化),went public(中性变化),go mad(负面变化)。而COME +ADJ结构的语义也可以基本上分为空间意义和空间隐喻意义。隐喻意义又有中性或者正面语用意义的区别,如come true(正面积极变化),come early(中性状态)。本研究对前70个与GO+ADJ搭配强度较高的形容词进行了语用感情色彩的分析统计(见表9)。
表9 COME/GO+ADJ 的语用意义分类
从表9可以看出,语料库中与构式搭配强度较高的形容词与COME/GO搭配后表达的语义主要是以中性语义为主,而与形容词搭配表示正面语用意义的用法以COME+ADJ较为常见,表示负面语用意义的用法则以GO+ADJ结构较为常见。
从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出,COME/GO+ADJ结构多表示非空间隐喻事件。这种非空间隐喻的用法反映了人类隐喻思维机制的重要方面,即通过对空间关系和运动事件的理解和表达来理解和表达其他非空间范畴的概念(Lakoff & Johnson,1980;Lakoff,1990)。而COME/GO+ADJ构式中形容词的不对称性则很可能与人们对come与go的认知概念不同有关。
1 come与go的空间运动认知图示
come与go的概念是人类对运动事件认知的主观结果,表示动体相对观察者运动的概念(Levinson,2003)。come表示来,从运动空间关系来说,情景背景参照物与观察者视野重合,动体向观察者运动趋近并进入观察者可观察的视野范围边界;或者背景参照物与观察者视野不重合,动体相对某个参照物运动,同时进入观察者可观察的视野边界。而go表示去,动体离开观察者视野范围,向超出视野边界的方向移动,可能有目的地,也可能没有目的地,如果有目的地,这个目的地也没有到达。
图1 come
图2 go
Radden(1996:434)给出了come与go的观察视角区域的比较图示。The stars came out.(星星出来了)和The lights went out.(光线变暗了)中尽管都用了out,但对于观察视野来说,came out表示星光进入观察者的视野范围,而went out 则表示光线离开观察者的视野范围。
图3 viewpoint-defined regions of to come and to go
由于come与go都是相对某个观察者而言的相对运动,一般运动事件框架中的动体、路径、运动方式、背景等运动事件概念要素成分都不包含在这两个词的词汇化模式中(Talmy,2000)。come与go的词汇化概念成分可概括为运动、观察者视野和相对方向。
表10 come与go表达的运动概念
由于人们的主观注意力会对运动过程的不同方面加以关注,come与go的运动图示可能还会有其他体现。例如,come可以表达动体来到某个视野中的目的地或者预想中的目的地,而go可以表达动体离正常目标或者预想目标而去(见图4和5)。表11和12展示了come与go的认知图示和隐喻机制。
图4 come的认知图示
表11 come的空间隐喻
图5 go的认知图示
2 从空间到非空间隐喻映射的认知理据
由于空间运动是人类最常见且直观的体验,人们在进行对其他认知领域抽象概念认知和描述时常通过隐喻机制将对空间运动的认知映射到其他非空间的认知域,如时间、事件、状态、感觉心理、评价等领域。Lakoff(1993)认为,复杂隐喻由基本隐喻构成,基本隐喻主要有三种:状态是位置(STATES ARE LOCATIONS),变化是运动(CHANGES ARE MOTIONS),原因是力(CAUSES ARE FORCES)。这是人类普遍共有的基本隐喻,而这三个隐喻通过组合可以形成复杂隐喻,如外因导致的变化是受外力推动的运动,还可以表示由内在原因或者未说明的原因造成的变化或者变化状态,即变化状态是位置变化的运动。笔者认为,come/go搭配形容词表达非空间隐喻意义的基本隐喻机制可能是变化状态是位置变化的运动(CHANGE OF STATE IS CHANGE OF LOCATION OR MOTION),这是人们将空间运动体验向其他非空间抽象概念范畴映射的结果。come/go搭配形容词时所表达的显著语义是发生某种状态变化,达成或者未达成某种结果。这种隐喻意义的形成与come与go的认知图示和隐喻拓展密切相关,而与它们搭配的形容词所呈现出的不对称性反映了概念认知域映射的不同模式。
表12 go的空间隐喻
人们对come这样的空间运动关系概念的认知包括对动体从无到有,由远及近,从不可感知到可感知的观察,由这种具体身体体验的空间关系又进一步引申到事件、感觉、情感、状态等非空间范畴中从无到有及实现等概念。而人们对go这个相对运动概念的理解包括对动体从有到无,由近到远,从可以感知动体到动体渐行渐远以至于不可察觉的观察,这种具体的空间体验进一步引申到事件、状态、感觉、情感等非空间范畴中从有到无,向某个目标或结果发展下去,超出意料范围或者正常范围,或者该情况的出现与预想不符,不合乎情理。由于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特点,接近人的来是正常的,离开人的去是不正常的(沈家煊,1999:183-184)。come与go搭配形容词时出现的不对称性很可能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概念语义所反映出的不同隐喻模式,与它们搭配的形容词呈现出与动词相和谐的概念语义特点,体现“语义和谐律”(陆俭明,2010:185)。
come/go与形容词搭配在表达空间、时间认知或中性结果或状态变化的认知域概念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形容词对称性,而在表示结果有无、预想内外、积极或消极状态的认知域概念时则体现出形容词选择不对称性。如果形容词所表达的状态概念语义有一定评价或者感情色彩,表示从无到有、积极意义状态、达成预想状态的语义时则搭配come;如果形容词表达的状态概念表示从有到无、消极状态、非常规或非预想状态语义时则搭配go。由于go蕴含起点,由近及远,通常用来描述运动、事件的开始与变化;而come蕴含终点,由远及近,表示结果实现与目标达成,从日常交流需要的角度来说,描述行动或事件开始与变化的时候更多,这很可能是GO+ADJ的使用总频数与口语文体频数大大超过COME+ADJ的重要原因。
[1] Clark, E. 1974. Normal States and Evaluative Viewpoints[J]. Language, (50): 316-331.
[2] Comrie, B. 1985. Ten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Fillmore, C. 1966. Deictic Categories in the Semantics of ‘Come’[J]. Foundation of Language, (3): 219-227.
[4] Gries, S. & A. Stefanow itsch. 2004a. Extending 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 A Corpus-based Perspective on ‘Altern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1): 97-129.
[5] Gries, S. & A. Stefanow itsch. 2004b. Co-varying Collexemes in the into-causative[A]. In M. Achard & S. Kemmer (eds.) Language, Culture, and Mind[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6]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8]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Levinson, S. 2003. 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M iller, G. & P. Johnson-Laird. 1977. Language and Perception[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 Radden, G. 1985. Spatial Metaphors Underlying Prepositions of Causality[A]. In W. Paprotté & R. Diren (eds.) The Ubiquity of Metaphor: Metaphor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3] Radden, G. 1996. Motion Metaphorized: The Case of Coming and Going[A]. In C. Eugene (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the Redwoods[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4] Stefanowitsch, A. & S. Gries. 2003. Collostructions: Investig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ords and Constru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2): 209-243.
[15] Taylor, K. 1988. We’ve Got You Coming and Going[J].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1): 493-513.
[16] Wulff, S. 2006. Go-V vs. Go-and-V in English: A Case of Construction Synonymy[A]. In S. Gries & A. Stefanowitsch (eds.) Corpor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Syntax and Lexis[C].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7] 陆俭明. 2010. 汉语语法语义研究新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
[18] 田臻. 2012. 汉语存在构式与动词关联度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3): 58-65.
H313
A
1008-665X(2016)6-0046-07
2016-02-11
陈佳,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