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强
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分析
罗志强
(江西省铅山县中医院内科,铅山334500)
目的分析并建立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痰热闭肺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风热闭肺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分别使用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和西医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指标评定全部患者的效果,比较两次评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无效3例,显效64例,痊愈6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治疗无效6例,显效63例,痊愈66例,治疗总有效率95.6%,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和疗效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和西医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吻合,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关键词:儿科;病毒性肺炎;中医药疗法;咳喘
为了分析并建立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中,男72例,女63例;年龄3~36个月,平均(1.5±0.6)岁;身高66.8~86.6 cm,平均身高(75.4± 12.2)cm;体重8.8~13.7 kg,平均(10.3±3.5)kg;病程6~48 h,平均病程(9.4±6.3)h。
1.2 准入标准①主要干预方式为中医药辨证治疗;②符合《实用儿科学》小儿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咽部痰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早期胸部体征不显著,后期有粗湿啰音,病理学检验以及X胸片提示病毒感染;③全部患者均使用痊愈、显效、无效等疗效指标评价治疗效果。
1.3 排除标准①排除非外源性病毒感染所致肺炎;②非随机对照试验、自身对照随机对照试验;③描述性研究;⑤中医药治疗期间使用了其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因果关系的中西药物。
1.4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10 ml/支,主要有胆酸、水牛角、黄芩苷、金银花、栀子等重要成分。)3~12个月10 ml/次,1~3周岁15 ml/次,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1次/d。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痰热闭肺证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麻黄、去皮炒苦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瓜蒌皮、黄岑、板蓝根、法半夏、细辛、枇杷叶、天花粉等,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出产,10 ml/支。)10 ml/次,3次/d。风热闭肺证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等,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出产,10 ml/支。)3个月~1周岁5 ml/次,2~3周岁7.5 ml/次,3次/d。7 d一疗程,一疗程后分别使用西医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有效性评定标准和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方法评价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1.5 观察指标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有效性评价:①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咳
嗽、咳痰等症状好转,X射线检查阴影消失,血清学检查阴性,白细胞数量正常;②显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X射线提示阴影有所消失,血清学检查有特异性,白细胞数量偏高;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X射线提示肺纹理增多、小片状浸润、广泛浸润,甚至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浸润,血清检查阳性,白细胞数量高。
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使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评价方法分析患者治疗有效性。遵循国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肺炎哮喘诊断依据与西医《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支气管肺炎诊断依据,提取鼻咽分泌物,病毒侨联酶标检测法测定病毒抗原[1]。一般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热、痰鸣、喘、渴、呕、寒以及大小便等,体征包括听诊、扁桃体、舌象、脉象检查。实验室检查有X胸片、血常规、血C反应蛋白、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免疫学检测和痰培养等,同时选择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和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观察指标。①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主症状消失,总积分减少≥80%,呼吸道病毒检测转阴,X胸片阴影消失,白细胞数量正常。②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朱症状积分减少≥66.7%,X胸片提示阴影减小,白细胞数量偏高;③无效:体征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主症状积分减少<33%。
有效率=(痊愈+显效)÷患者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无效3例,显效64例,痊愈6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治疗无效6例,显效63例,痊愈66例,治疗总有效率95.6%,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疾病感染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比西医更具优势[2]。儿科疾病中,肺系疾病占据比例最高,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研究资料显示,病毒感染性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者超过90%,支气管肺炎和肺炎非别为75%和50%左右,建立小儿病毒性肺炎这样高代表性、高发病率的重症中医药效评价方法意义深远[3]。长期以来受到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西医学疾病疗效标准过分关注病因学指标、解剖学指标、病理损害指标的改变,而中医辨证治疗中也沿用了西医这种传统的疗效评价方法与标准,单纯依赖生物学因素指标评价治疗效果,这并不符合中医辨证治疗的理念[4]。中医药物疾病治疗强调整体观,在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更加追求调整改善,通过改变人体五脏、气血功能来加快恢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和现代医学模式也十分契合[5]。近些年医学模式以及疾病谱逐渐变化,现代医学对人体功能活动以及生存量的整体评价更加重视,量表评价方法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是在小儿病毒性肺炎方面,西医治疗有着明确病理学、病因学诊断与疗效评价方法,短期可康复性感染疾病功能活动以及生存治疗评级价值有限[6]。所以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评价体系应该符合现代医学评价标准要求,保证其能够得到医学界认可,同时又不失去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和特色。现阶段中医药治疗疾病对机体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是疗效的主要依据,中医药治疗有效性的评价也应该顺应这种特点,不局限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更关注整体水平,从重要临床事件、功能状态、相关征候、治疗满意度、生存治疗以及卫生经济学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科学、系统、全面的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行评价[7]。赖世隆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评定指标体系应该基于整体治疗的特点,在包括常规疗效评价体系的同时,提供中医对疾病、亚健康生存状态影响的证据,将中医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真正效能全面体现出来[8]。科学价值和临床医学价值较高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公认常规疗效评定标准、证候指标变化、生存治疗评定三方面内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建立也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肺炎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肺炎一般症状主要有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中医为“热、咳、痰、喘”,体征包括肺部听闻音、湿罗音以及X射线下小点片阴影等[9];②病原学诊断: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多聚酶链反应、抗RSV抗体呼吸道RSV抗原检查法、荧光法、免疫吸附检测法等确定病毒种类[10]。临床研究可以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和盲法进行,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临床流行病学》对象样本含量估计方法计算样本量,遵循《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本次研究使用的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在疾病疗效评价方面参考专家意见和相关标准,给出了初步疗效评价体系和结局指标,多中心临床研究人员进行初步疗效评价,临床工作结束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病毒性肺炎关键性指标和结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了解核心评价指标在
疾病疗效评价中的权重,形成了新的疾病疗效评价标准,二次疗效评价结果和西药治疗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吻合。征候指标变化方面,单项指标评价以本病主症次症为主要内容,有发热、咳嗽、痰鸣、气喘、恶寒、紫绀、变色、精神、食欲以及出汗舌象等。体征有肺部听诊、X射线胸片、病原学检测、血氧饱和度、淋巴细胞分析、白细胞分析等。症状和主要结局方面,分析单项指标和主要结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中西医治疗方案用于病毒性肺炎治疗的优势和不足,同时给出了一系列单项指标和对应的指标变化评价方法。并发症评价,比较高热、继发感染、心力/呼吸衰竭以及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同时统计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并发症合并用药种类、剂量以及时间,客观评价合并用药率。安全性评价则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和处理措施,并分析药物相关性,除此之外还有卫生经济学评价内容,计算治疗成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凭借这些方面内容,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科学、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体系。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和疗效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和西医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指标比较接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黄维良,许爱婷.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思路与方法[J].河南中医,2015,35(12):3061-3062.
[2]项娟芬,陈健,董勤,等.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肺炎4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9):701.
[3]代娟.中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8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893-894.
[4]桂贞.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4):64-65.
[5]赵蓉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96-1597.
[6]蒋建胜.麻杏石甘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5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132-133.
[7]王荣山,金洪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4):359-360.
[8]吴安乐,裘晓芬,张宇,等.自拟宣肺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78例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1):820.
[9]青艳萍.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247-2248.
[10]王佳.小儿病毒性肺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9): 202-203.
Analysis on the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Viral Pneumonia
LUO Zhiqi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Yansh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Yanshan 3345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viral pneumonia.Methods From April 2011 to November 2015,135 cases of treatment of infantile viral pneumoni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ll of them receive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intravenous drip Qingkailing injection,phlegm heat obstructing the lung patients took Ertong Qingfei oral liquid,and wind heat obstructing the lung patients took Xiaoer Kechuanning oral liquid.The effect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TCM treatment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on infantile viral pneumonia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wo assessment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3 cases were ineffective,64 cases were effective,68 cases were cured,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7%.In the control group,6 cases were ineffective,63 cases were effective,66 cases were cured,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95.6%.Th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viral pneumonia,evaluation results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ldren with viral pneumonia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index agreement has a very high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pediatrics;viral pneumonia;therapy of TCM;cough with asthma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2.027
1672-2779(2016)-22-0065-03
:李海燕本文校对:黄邦健
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