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
转瞬间,近三百万打赏,甚至调查记者王志安估算达到四百万之多;再翻转,罗尔沦为骗子,口水足以淹没这个自承被虚荣心所毁的中年男人。在巨额社会财富面前,几百万是小目标,对公众善心而言,一动念已是大问题。
持批倒批臭态度的网友说:原路退回打赏又如何?本已严重缺损的社会良善之心雪上加霜,下次谁还敢信个人求助?罗尔的辩解,除了彻底暴露自私,另一重作用就是让对其仍有期待的吃瓜群众彻底没了“活路”。然而,站在另一边的网友也不乏其人,他们用继续捐款来表达对罗尔尚在重症监护室的女儿发自内心的恻隐之心。朋友圈的撕裂,眼看着又加重了一分。
罗尔的确隐藏了关键事实,个人已出的医疗费用大部分可以报销,即使未来的医疗费用让他担忧,但压力远没有文章中形容的那么大。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不到无路可走,在社会上如此卖文求助,并不符合道义底线。他讲的故事,有实有虚,实中藏虚,甚至带有欺骗性质,因为损害了赞赏者预设的“真”之底线,从而对社会心理造成了负面效应。
但是,的确也可以看到,罗尔没有选择直接的募捐平台,他甚至也将公众打赏得来的钱,分发了小部分给另外的白血病患儿。他与前妻签协议将房子留给儿子,给现任妻子和自己留一点养老的退路,利用微信的打赏功能,打了一个卖文求助的擦边球,固然与高尚毫不沾边,但是否算大恶之举?
扪心自问,很多人可能都有善恶交织的时刻,罗尔这类底线不高的行为并不鲜见。想帮帮罗尔顺便自利的刘侠风,也大致类似。
平常人可善可恶。将其放在一个位高权重无约束的位置,可能干出伤天害命的滔天恶行,如果置身于一个透明受监督而规则清晰的公共领域,也可能做出平凡而真实的善行。这并不是否认孟子舍生取义或不怕诛十族的方孝孺的价值观,也不是否认德能兼备的精英往往能为改善公共领域的规则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现代社会里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去创设一个安放和改善平常人心的环境?
就罗尔事件而言,微信每天最高5万的赞赏限额,本已是第一重技术门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此类事件失控。可惜,这道门槛似乎弱不禁风。
信息的自由流动,质疑乃至相反意见可以自由供给,是第一道社会门槛。有媒体人最先发现罗尔文章中未提报销与自付的比例,就是有力的例证。各种反转屡见不鲜,正是社会自我纠错的关键表现,在信息自由流动的公共领域,没有骗子的长久存身之地。
反倒是信息受阻的情形下,会为各种更精巧的骗子留下巨大的容身之所。这也告诫围观者们,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严肃的调查报道永远有其珍贵价值。自然,针对此类个人求助,微信甚至慈善法还可以设置更具体的限制条款。
善恶如洪流。足以将人送上巅峰,也足以使人葬身谷底。短短几天,罗尔事件大翻转。为了世道人心不可缺少的那一点底线信赖,需要从技术到舆论再到法律的合力,以从这善恶的对峙中,开辟出一条更平常的道路,让善心可长可久,让制度的智慧,随时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