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司马霞
“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成长添翼
——有关课程游戏化行进中教师发展的探索
文 司马霞
为了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升保教质量,江苏省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我园非常有幸地加入了这支建设队伍。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教师由内而外的专业成长,既要着力用游戏的精神重塑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又要提高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实践行动能力。因此,我们努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让全体教师在承担领导者、互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研讨式学习、观摩互动式学习、问题追踪式学习、互助实践式学习、经验分享式学习等活动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师学习共同体 多重角色 专业发展
共同体(Community)这个词最初是一个社会学概念,1881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藤尼期在其名著《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共同体从社会的概念中分离出来,确定为人类群体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类型。
1990年由美国教育学者将“共同体”一词引入教育领域并形成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ies)。我们将此引入了幼儿园,对教师学习共同体作如下的定义性描述: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幼儿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发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教师)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幼儿园领导、骨干幼儿教师等)共同构成的,他们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学习是教师学习共同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习与工作密不可分,教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工作化的学习,而教师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又承担了多重角色。
1.领导者:共同体的组织结构保证了教师参与领导决策的权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领导者,都有机会负责整个活动过程,共享领导权,任何成员都可以将任务分配给共同体内其他成员,合作开展质疑、调查、探究,为改进教学寻找解决办法,提高工作效能。
2.互助者: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合作、共享为核心,通过不同领域、年级和年龄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合作者:没有教师间的合作,就没有集体的发展,“孤立”的工作状态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必须积极谋求成为合作组织成员,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验证、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以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或专业学习。
4.促进者:教师是共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有效激励者和适时帮助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在学习共同体中,以一个相同的任务为目的,共同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最后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学校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网络研讨式学习、观摩互动式学习、问题追踪式学习、互助实践式学习、经验分享式学习等活动是形成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途径,也是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活动载体。
网络研讨式学习:自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以来,每天都能通过省、市QQ群获得海量的信息,既有专家们的持续引领,又有姐妹园的经验分享。如何让老师们能及时有效地获得这些信息呢?我们充分运用了工作QQ群这个网络平台,及时整理省群中的信息,定期发布,并围绕一个话题引发老师们的研讨,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老师们逐渐地了解、理解课程游戏化的本质,而后老师们的行动就孕育而生:吴老师从日常观察儿童中的发现问题转变为发现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席老师从根据课程的需要投放游戏材料转变为从根据儿童的需要投放游戏材料;张老师从创设一成不变的游戏活动空间转变为追随游戏的进展不断调整活动的空间。老师们在资源、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整体的变革。
观摩互动式学习:教师的学习和提升如果仅仅借助园内的资源在园内开展显然是不够的,外出培训和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课程游戏化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依托各种培训资源,如专家互动、外出观摩学习、姊妹园交流、网上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为全园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与资源支持,从而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问题追踪式学习:针对教师在课程游戏化实践中的真问题、实问题,我们积极采取从班组到级部再到园部的追踪式学习研讨。问题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个性化的,也可以是共性的,可以是活动的设计,也可以是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还可以是材料的提供等等。问题研讨的方式既有案例分析,又有视频解析,还有专题学习等。老师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还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互助实践式学习:团队合作可以支持和帮助教师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科研实践,并以此为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我们针对区域活动的环境建设和材料提供展开了团队合作实践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通过分组现场设计环境与制作材料,采用图、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既看到别人的亮点,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经验分享式学习:每个教师都有体现自己存在意义和展示存在价值的需要,我们就是要唤醒教师的这种“自我实现”的潜在需要,因此,围绕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我们推出了几种“教研轮席”形式,一是指定由骨干教师针对项目建设的关键问题先行组织,分享经验;二是园部给出项目建设的相关主题,一个或多个教师通过“项目招标”的形式进行经验分享;三是不设具体主题,只要是与课程游戏化建设有关,可由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自行决定分享的主题和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把更多的教师推向研训的主讲台,让教师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研训的有效性。
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我们才刚起步,我们学习着,实践着,也由内而外地改变着,这种改变是以儿童为中心、生活为载体的。在以后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从游戏精神切入,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不断加强学习共同体活动的丰富性、针对性、有效性,从而使教师的成长达到真正的专业化、规范化。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