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晨,张爱芹,张家豪,石欣泽,张利平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53,lwch.ppt@163.com)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系统程序化适配对策浅析
李望晨,张爱芹,张家豪,石欣泽,张利平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53,lwch.ppt@163.com)
立足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评价问题,从研究意义、现状述评和对策浅析版块进行阐述讨论。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解读内涵意义,围绕医学人文素质相关文献检索比较与梳理分析。旨在从医学人文素质指标内涵解读、指标体系筛选优化程序、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综合评价建模思路设计等方法论问题制定程序化适配对策。
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医学教育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时有发生,部分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培养难以跟进,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或角色不对等,这些可从当今职业精神或人文素质缺失中得到体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强调医学生应“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意识”“履行医德义务”“医乃仁术”“珍视生命、关爱病人、有人道主义精神”、医患双方人格、价值和利益相互尊重,对社会利益、健康利益共同维护,具备人文素质是医患之间的联系纽带[1-3]。医学人文素质内涵体系建设虽然深受重视,但是从当前工作来看,有关方法论研究并不多见,例如医学人文素质指标系统优化、量表信度效度检验与综合评价模型方案研究都很少被研究者关注。
人文素质是医学领域职业精神和医患关系改善的体现,但医疗市场化发展、救死扶伤精神、职业道德观念和人文素质缺失等现象频现,须引起医学教育者关注[4]。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时代使命,为适应医学教育管理工作,须针对医学人文素质内涵来优化指标体系,鉴于人文素质教育指标体系表现多样化[5],可从人文知识、能力、技能、精神、意识等维度细化二级指标,制定人文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围绕指标体系构建和综合评价方案进行实证研究,为综合评价工作寻求相关技术支持。医学教育者须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将数理统计方法、系统科学技术、调查工作策略、量表测评检验和医学教育实践工作结合,将交叉学科技术引入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方案设计并作算例检验,从而突破医学人文素质测评研究过于追求定性对策论述的现状,促进方法论体系更新与完善。医学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也是检验医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医学教育管理科学性的保障,今后应加强参考标准、决策依据和先进技术的引入,关注考核、监控和决策工作。
1.1 指标体系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导向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和指标体系构建在医学教育领域受到关注,有待于以人文素质测评工作为视角,在文献梳理及总结述评基础上,组织专家调研及函询讨论,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修订完善[9]。医学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借鉴近年来中国期刊网(期刊数据库和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论文,在前期文献基础上,立足于普通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工作实际,组建人文素质评价指标并形成初始条目池,组织Delphi法专家咨询,经多轮次优化调整后形成理论指标体系,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人文素质教育指标或权重作为理论标准、实践依据,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标准。
1.2 对教育管理综合评价工作改进寻求技术支持
权重计算、信效度检验和评价技术引入有方法论价值。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AHP)法,逐层次、逐阶段针对内涵重要性计算权重,力求适应医学生人才培养实际,指标体系和权重作为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衡量依据,体现对于医学教育工作的参考价值。指标体系和测评数据基础上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将综合评价方法用于人文素质评价模型设计并验证应用性能,从常见综合评价思路来看,模型设计可以归结为三大类思想: 集结排序(TOPSIS、灰色关联)、等级评判(可拓学技术)、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糊数学测度形式),经实际资料基础上建模方案设计给予数据获取、模型计算,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监控、考评和决策。这些工作对于方法论研究均有完善意义,为医学人文素质评价模型设计寻求技术支持。通过综合评价理论方法适配分析,论证方案技术流程对于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推广意义。
2.1 医学人文素质内涵分析
以近5年为限,以“人文素质”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论文2934篇,医药卫生学科中占1/5,它们从不同层面阐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意义,侧重于文字论述和对策思辨,从课程或专业角度说明了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建设的重视程度。由于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是医学教育的时代使命,在医学教育实际中有探讨意义。人文素质考核工作应发挥教育决策的导向作用,促进测评工作常态化进行,发挥导向、控制和激励作用。指标筛选、优化、调整和更新不及时,数据处理和建模方法有待深入研究。
医学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标准繁多,须对文献充分检索复习,深入分析医学教育背景和相关规范文件,提出指标体系优化对策。通过文献复习、资料查阅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特点和考核标准进行解读论证,立足于医学教育管理实际,开展调查统计和专家访谈。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就是围绕医学人文素质理论内涵,在文献复习基础上,掌握医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从不同维度筛选、分解和细化测量指标。在初设指标体系以后,适时发挥专家经验作用,制定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草稿,用Delphi法组织专家咨询并制定调查表,由Likert量表对指标重要性打分,均值较低或变异系数较高则舍弃该指标,让专家根据经验列述或补充新指标,多轮次对指标体系优化。计算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和协调系数,监控指标体系论证过程和结果有效性、科学性,形成分层递阶结构指标体系。
Revelation from the mutual prosperity of South Korean cosmetic industries of ingredients and finished products 4 19
在不同维度视角下,对各层指标赋予或计算权重,权重计算过程充分依据专家意见,基于Delphi法和文献复习,多轮次咨询,制定医学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围绕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在调查研究和专家测评基础上,量表信度、效度研究尚不深入,而这些研究需要建立在测评数据基础上,效度研究则要借助因子分析、潜变量分析手段实现。必要时须遵循三方评价原则(自我、同行和专家),对待评对象人文素质评价细化指标打分或选择,保证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寻求基础测量数据(待评对象和测评指标数据矩阵),对测量资料加权合成以后,纳入综合评价模型方案设计。
2.2 综合评价理论述评分析
以“素质评价”或“素质测评”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论文473篇和229篇,其中医药卫生学科分别为19篇和3篇,以“人文素质评价”或“人文素质测评”为关键词仅检索到5篇论文。测评方法学和新技术引入少见,测评方法体系实践意义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医药卫生领域还未见实质性探索。综合评价方法一致属于统计学理论研究热点,但是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尚待扩展于医学人文素质测评研究问题。
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教育和卫生等决策工作领域的常见问题。综合评价领域交叉技术为测评数据信息采集、加工和利用提供了平台。定性研究须注重发挥经验、阅历和知识作用,经咨询、访谈、座谈和讨论方式制定结论。定量研究包括指标体系构建、评价对象纳入、测评数据收集、理论方法优选、集结算法适配、等级标准划分、流程方案设计和结果导向解读等诸多环节。当前对原理辨别、性能分析、条件选择和结果解读缺乏论证,须围绕思想、方法和流程提炼系列性适配对策。综合评价研究多刊载于管理或统计类期刊,其中在医药卫生领域,以篇名“综合评价”就可检索到1000篇文献,思路固定、方法不一、设计标准各异,简单套用却忽略了功能区分,方法适配论证不足,细节问题欠合理或科学,方法论证与导向解释缺乏;可靠性、准确性、适用性、可行性、实效性、合理性比较忽视;集成系统研究欠综合深入,医学教育应用滞后、适配设计标准研究不足。
综合评价要素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者、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量化、正向化与无量纲预处理、权重系数计算、单指标测量、降维排序和评价结果等许多环节,实施程序可解释为立足于实际,针对评价样本集合,根据专业知识或经验筛选指标,通过文献回顾、专家研讨和权威论证赋予权重系数,依次对待评样本集合给予单指标测量,根据对象特点和评价目的选择综合评价模型,将多维指标测量信息进行补偿融合、系统合成和综合排序。指标体系内常见冗杂繁琐、意义重叠和共线性,这也是须在测评数据计算基础上进行归并或约简等工作。随着决策科学、系统科学、数理方法与医学教育问题交叉融合与日益密切,综合评价研究工作表现出定量化、科学化发展趋势。综合评价建模方案设计对原理性能、前提条件、数据加工和资料有较高的前提要求,须围绕评价对象及数据资料进行适配论证,各环节(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计算、指标预处理、集结算法选择、测量数据获取、等级标准划分和投入产出系统等要素)体现了决策意愿、目标导向和经验知识的交互作用。多属性决策领域新理论方法(如模糊数、区间数等)与医学教育问题结合也有很大探索空间。
①以多对象排序的集结算法视角为例。综合排序是以指标体系和群体待评对象为适用前提,以多指标集结算法为工具,每个对象从指标依次独立测量,借助调查、测量或打分收集和获取数据。将所有对象制成测量数据矩阵,全部纳入算法流程并折算合并为“综合指标”,将所有对象计算成相对排序或择优。多指标集结算法以群体对象数据合成为特点,须将高维指标信息“综合”为可解释的排序指标。医学生人文素质问题中以方法套用为主,比较和辨证有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② 以单对象划分的评判算法视角为例。建立在指标体系构建、等级标准划分和实测数据计算基础上,区别于以大量对象寻求相对排序的传统设计思路,而是预先给出指标优劣标准,依据指标测量数据即可算出该对象等级评判结果。该思路下不必作指标体系正向和无量纲预处理,须以所有对象指标测评数据为材料,经与等级类别、划分标准关联计算后制定综合评判值。它以指标体系构建、等级标准划分和实测数据计算为基础,预先给出指标优劣标准依据,依据指标测量数据求出该对象的等级评判结果。③ 以多属性决策建模技术拓展为例。在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领域,从点值测度改进思路来看,决策或评价工作领域并未见交叉学科探索,理论方法与医学教育问题适用性和推广拓展尚不清晰,新方法滞后现状有待引起重视。有必要围绕多属性决策科学理论新方法进行引进、辨析和适用性推广,以模糊多属性决策、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灰色多属性决策等为代表的方法论分支为方向,如Vague数、直觉模糊数、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等,对医学人文素质综合评价适用性有待于扩大探索范围。
3.1 交叉学科融合视角下文献述评和对策分析
在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广泛搜集有关医学人文素质测评研究论文,把握方法学或技术应用现状,查阅医学教育培养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对专家深入访谈调研,掌握指标体系内涵意义及代表价值。立足于医学人文素质综合测评研究热点问题,侧重于指标体系优化和技术方案为主的定量研究,为医学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方法论支持和建模方案依据,为医学教育综合评价工作提供方法论参考。打破在该研究领域侧重宏观论述为主的现状,以算例和测评数据为载体引入建模方案,以方法体系创新为特色,促进定量技术应用,促进医学教育、管理决策、数理方法等学科交叉,更新教育管理工作定性思维、文字论述现状,力求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两个层面,凸显技术新颖性、方法实效性和实践工作借鉴意义。
3.2 文献基础和专家研判为指标体系筛选依据
以医学教育领域标准、制度和文件为基础,中国期刊网论文数据库近年来“人文素质”资料、文献复习基础上借鉴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文献、医学生本科教育标准和医学人文素质考核工作办法,对规章制度、文献研究和实施技术进行解读剖析。重点参考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拟定指标体系,对一级维度分解,二级指标细化和筛选,形成递阶分层指标体系。经Delphi法流程制定成调查表,结合医学教育工作实际,组织权威专家给出独立意见。按实施流程制定调查表,集成专家群体性独立意见,度量专家权威系数和积极系数,依靠协调系数确定函询轮次,增补或列出新指标。组织多轮次专家函询论证,在文献基础和实际调研上,充分借鉴第三军医大学李瑛博士论文中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行优化调整。指标体系建立以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工作,必要时在获取测评数据以后采用熵权法再次赋权后计算组合权重。
以指标体系为依据,制定人文素质测评量表,纳入大样本测评算例并获取各指标数据,在各维度下分别验证信度和效度情况,否则要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在样本测评数据基础上,对各维度指标体系计算信度系数,由潜变量分析、因子分析验证指标体系效度,分析指标体系作为量表可行性应用意义,体现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差异。旨在解决医学人文素质标准多、实践价值不高的现状,而文献研究所给指标体系难以与实际适应。在专家经验知识、工作实际情况兼顾作用下,多轮修正并形成符合实际且兼顾普适性的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指标优化完善、综合评价方案设计提供参照依据。对指标体系以打分均值和变异系数作为纳入或剔除标准,计算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多轮函询后实施进一步优化工作。构建医学人文素质递阶树状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AHP)将分层指标体系内涵两两比较信息形成判断矩阵并计算主观权重。在多对象测量基础上,离散程度越大则指标作用越大,以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最后计算出指标组合权重。
3.3 方法比较基础上构建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模型
医学人文素质评价建模方案设计,采用可拓学、TOPSIS、灰色关联法和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组织建模。通过医学生综合测评领域研究现状述评,少有文献测评数据统计、信息计算和定量建模研究,有待于引入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从三类综合评价思路(多对象集结排序、单对象等级评判、多属性不确定决策)为导向,比较原理和流程差异,改进医学人文素质评价研究科学实效性,有助于在医学评价中推广应用。以医学人文素质指标和测评数据为载体进行实证研究,突显这些定量技术在建模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方案一:将可拓学技术引入到医学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建模方案设计,制定实施流程:预设评判等级、制定各指标关于各等级的经典域和节域,根据测评数据经关联函数知识转化为关联系数,合成加权关联度,计算等级特征值。方案二:将传统的TOPSIS法、灰色关联法进行比较,验证在建模方案中的技术价值。方案三:将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引入到人文素质综合评价问题中,使理论对策分析和方案实现相结合,为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实用借鉴。
注重综合评价代表性方法(TOPSIS法、灰色关联法、模糊数学法)建模功能。以医学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为依据,以测评数据为载体,将可拓学技术和多属性决策方法作为探新,引入综合评价原理流程,探讨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模型设计,突显技术新颖性和推广前景,为医学人文素质相关研究提供方法论支持。将传统方法(TOPSIS法、灰色关联法和模糊数学法)纳入建模方案,与等级评判思想和多属性决策分支体系方法进行比较。在量表设计基础上由人文素质指标收集测评数据,以数据信息和评价对象为例,纳入测评方案和计算流程,为医学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体现这些方法在该领域的适用性意义。
3.4 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案设计为载体的实证研究
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作为分层递阶树状结构形式,指标作用不同,须组织论证和计算权重。根据指标内涵差异,逐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将专家对指标两两比较后纳入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分析判断矩阵逻辑性是否存在矛盾,如果检验通过,则在判断矩阵信息基础上分配指标权重。人文素质评价指标在大样本测评数据信息获取后,根据医学生群体各指标离散分布差异,由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
指标体系经层次分析法赋权后,以多种方法来比较建模性能。例如,以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为对象,采用百分制计分法,对人文素质细化指标依次打分测评。采用人文素质指标大样本测评数据为基础进行信度分析,验证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效度,将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结合,以便于分析理论体系和建模方案测评工作实际是否相互一致。再如,以某院校待评学生为例,预设评判等级,将各指标数据转化为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和特征值,将带评判学生依次进行评判,为医学教育工作制定决策结论。以代表性TOPSIS法或灰色关联法建模方案,对医学人文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与可拓学技术建模方案全方位比较,或将多属性决策中的区间数和模糊数引进建模方案设计并探索可行性。
侧重指标体系构建和建模技术方案实现,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从各维度细化为分层递阶结构。最末层指标体系经细化后,专家教师打分测评和学生自评结合来收集测量数据。实现途径是,将指标体系制定测评量表,指标要附加内涵解释,理解指标作用和被测对象实际水平。逐项采集数据进行量表信效度检验,测评数据发挥载体作用,进行统计分析和方案设计。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要经专家和教师指导,保证数据准确与科学性。医学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三大类功能视角下的建模方案设计是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方案是推广应用的根本性问题,应将建模方案后期推广于实践工作,为研究者提供系统理论对策和模型方案设计借鉴。指标体系理论和综合评价模型方案作为指导标准、技术方案和应用推广结果,对医学教育领域评价问题类似研究将有理论推介价值。以上思路可以演示为路线图(见图1):
图1 医学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方案路线图
总之,医学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方法论研究有探索意义,本文从医学人文素质内涵解释、指标体系筛选论证方法、两种类别权重计算途径、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多种视角下综合评价建模技术等视角给出了适配对策。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工作应以指标体系构建和赋权计算为依据,将集结排序、等级评判思想中的可拓学技术和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用于建模方案设计,并有待以算例数据为载体,验证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中技术方案的优良性能。基于方法论探索基础上的建模方案设计有探新价值,促进医学教育工作与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统计学学科交叉结合,提高教育评价与管理决策工作的先进性、实效性。
[1]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Z].2008.
[2] 谢冬梅,黄艳玲,宋一蓓.论新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与优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883-885.
[3] 王晓杨.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6(9):88-91.
[4] 赵峻,尤含笑,罗林枝,等.临床医学生视角下的医学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36(5):715-718.
[6] 韩鹏,陈校云,张铁山,等.基于德尔菲法的医院门诊及住院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2015,25(17):70-77.
[7] 李瑛.医学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1.
[8] 刘玉,彭立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15,15(11):11-12,16.
[9] 胡玉宁,丁明,王群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23-27.
〔修回日期 2016-10-21〕
〔编 辑 吉鹏程〕
Analysis of ProceduralAdaptation Countermeasure t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LIWangchen,ZHANGAiqin,ZHANGJiahao,SHIXinze,ZHANGLiping
(SchoolofPublicHealthandManagement,WeifangMedicalUniversity,Weifang261053,China,E-mail:lwch.ppt@163.com)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blems of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current situation review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was explained from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 Correlate literature was retrieved and analyzed for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The aim was to for mulate procedural adaptation counter measure with methodology, such as index connotation explanation, index system optimizer, index system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est,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heoretical metho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odeling design, and so on.
Medical Student; Humanistic Qualit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dical Education
10.12026/j.issn.1001-8565.2016.06.42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5YJCZH087; 山东自然科学基金ZR2015HL101; 山东统计科研项目KT16231,KT16230;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项目2016A-RW007,009
,E-mail: 443478679@qq.com
R192
A
1001-8565(2016)06-1064-05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