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秦观踪迹

2016-12-08 02:09张春生
湛江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雷州秦观贬谪

※ 张春生

寻找秦观踪迹

※ 张春生

一天傍晚,一位叫秦家祥的老人给我打电话,他是秦观的后人,现住遂溪县城月镇,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明天要到雷州,追寻秦观当年踪迹,他希望我帮忙接待,讲解有关内容。

我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幅图画:北宋末年,一位老者白发萧然,面容憔悴,徘徊行吟在雷州半岛的红土地上,用如花妙笔写出一篇又一篇诗词……

这个人就是秦观。

秦观,字少游,著名的文学家,北宋以降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词天下传唱,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等等,赢得粉丝无数。他来到雷州,写了大量清婉伤感的诗词,记录了这里的风土人情,留下了辞章的美、郁郁的情和坎荡的气,这些都成为雷州半岛最宝贵的财富。

我喜爱秦观的文章,每次读他谪雷期间写下的诗词,都忍不住潸然泪下,为绝世才子的暮年流落,为那个时代的贤愚倒置。

风流不见秦少游,寂寞人间一千年,秦观之后,词坛少有大家。如今他的后人邀我一同寻找他的踪迹,我没有任何理由推辞,一口答应下来。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 北 纬 21°15′ ~ 21°20′ , 东 经109°22′~110°27′,在大陆最南端,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因历史上属于雷州府辖地而得名。半岛上文化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贬谪文化,其中秦观的贡献很大。

贬谪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处罚。将官员贬到荒凉之处,劳其筋骨,困乏其身,并使其饱受异乡人冷落、误解、歧视,在孤独和屈辱中度日,从而达到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的目的。将官员贬到雷州半岛的原因,一是它地域上的孤绝感。往北,是岭南其它烟瘴之地,往南,是鲸涛汹涌的琼州海峡和更荒凉的海南岛。谪人到此,将会茫然四顾心无所依,在众人鄙视中苦熬日月。二是综合指数落后。当时人们的看法是,雷州半岛经济文化落后、天气酷热、民习多怪、语言相异、疾病频发。不但大雁驻翼不前,一般人也视为畏途。贬谪官吏到岭南的一般地区,就可以当做一种严厉惩罚,贬到雷州半岛,惩罚就更严厉。

宋代贬谪盛行,是因为皇帝不轻易杀戮大臣。赵宋王朝推行右文国策,太祖曾有誓约,不准杀言事者,官员一旦得罪,多数情况一贬了之。开始贬谪时也没有那么多戾气,只将碍事的官员撵走,并不赶尽杀绝,如苏轼早期被贬,也只在杭州、黄州等地,只是到了后来,对立的两派矛盾加剧,仇恨加深,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执政的一方将对手贬得越来越远,直至雷州半岛或海南岛。

在这种背景下,秦观来到雷州。

第二天上午,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会长秦保昕如期而至,一同来的,还有江苏省作协会员、文史专家许伟忠,摄影师张延会。许伟忠先生曾写过长篇人物传记《秦少游评传》,是研究秦观的资深专家,这次身份是秦观丛书的总编。我紧握着秦会长的手,端详他那清瘦英俊的面庞,笑道:“您如果蓄个胡子,应该就是秦观模样。”大家都哈哈大笑。短暂寒暄后,一同参观天宁寺、十贤祠,翻阅《雷州府志》、《海康县志》等资料,访问雷州文史专家蔡山桂先生。大家根据有关史料,共同寻找秦观在雷州半岛的踪迹——

秦观贬到雷州,罪名是修国史不实。当时神宗已去世,官方要修神宗实录,新党和旧党就围绕修史展开斗争。由于神宗支持变法,修史时虚美神宗,就是肯定变法,扬恶神宗,就是否定变法。修史之争实际上是路线之争。秦观经苏轼推荐,编修国史,卷入这场斗争,被新党贬到雷州。《海康县志》“寓贤”篇记载:“章惇诬其(秦观)增损实录,贬雷州。”

贬雷州时间是1098年九月初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元符元年九月庚戌:追官勒停、横州编管秦观特除名,永不收叙,移送雷州编管。”九月庚戌,推算起来就是九月初五。九月贬雷州,不知他一天能走多远,参照其他人贬谪时的行路速度,再加上公文往来时间,秦观到雷州应该是年底了。那一年他五十岁。他在雷州写有“五十换嘉平”这样一句诗,五十,是年龄,嘉平,是腊月的代称。可以推知,该年腊月他已经到了雷州。

在雷州,他住的地方地势较高,临水,建筑面积不大。即“卜居近流水,小巢依嶔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日常活动是劳作。“灌园以糊口,身自杂苍头。”和普通劳动人民一起劳作,自力更生。

闲时读书饮酒。凭窗读书,酒酣赋诗;或与友人饮酒谈天,忘怀得失,得片刻暂欢。“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左手持蟹螯,举觞属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山川同恍忽,鱼鸟共萧散。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容间。”

也游玩观俗。“培塿无松柏,驾言出焉游。”他看过古老的采珠池,观察过渔市卖鱼的姑娘,“合浦古珠池,一熟胎如山”,“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又对政治清平有所期待。

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和苏轼相会。相见时,两人都激动不已,各写文章记录下这件事,秦观的作品是《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苏轼的作品是《书秦少游挽词后》。

秦观心态复杂,总体压抑,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欢乐。他空有雄心壮志,但贬谪雷州半岛时既不能治国平天下,也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潇洒地赋一曲《归去来》,心中悲凉可想而知。他写过《自作哀词》,设想自己死在雷州的情景,读来让人心酸。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古之伤心人”,在飘风骤雨之中也有坚强的一面,他不断为自己寻找心的寄托,有时求仙,希望高蹈尘世,有时则努力去发现当下生活的美好。这种在阴霾中抬头寻找光亮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难能可贵的,隔了千年,我们还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一往情深。

秦保昕会长介绍自己的行程,他们在雷州只停留几个小时,下午就离开,主要想看看秦观接触过的东西,照照相,下一步出书、拍记录片时用。

找当年秦观接触的东西,谈何容易。时间已近千年,半岛的台风太烈,南海的潮水太猛,尘沙早埋住一切,他看到的那个汉代古采珠池,现在还在吗?他住的那个青藤小屋又在哪里呢?他耕作的那块土地谁又能指认出来呢?

我介绍说,秦观应该到过天宁寺,天宁寺还在,刚才已经去过,寺让出来一部分土地建学校,这个学校就是现在的雷州一中,大家可以到学校参观。秦会长追问:“你肯定他到过天宁寺?”按我的理解,秦观应该到过那里。他的待遇是雷州编管,雷州府控制管理,定时去官府报到,意思是我没逃跑,还在这里,还有一定人身自由,可以到处走走。天宁寺是佛教胜地,苏轼评价其为“万山第一”,规模较大,客观上是游览之地。他老师到过那里,还题了词,他也应该有去的冲动。他到过雷州半岛其它一些地方,没有理由单单不去天宁寺。

许伟忠老师问:“有没有民间故事?如苏小妹三难新郎这样的,只要与秦观有关即可。”

民间故事真有一个:有一天,秦观信步闲游,到了一个绿树红花掩映的农家酒店,看到屋舍俨然,室内整洁,就踱了进去。美丽的女店主捧出自酿的美酒,秦观痛饮之后,赞不绝口,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竹叶杯中,万里英山闲送绿;杏花店里,一帘风月独飘香。故事虽也是才子佳人,但健康向上,十分浪漫。

余生也晚,无缘拜见先贤,但有幸见到他的后人,还是有很多话要说。雷州半岛有很多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中有些发掘整理得还不够,例如秦观。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他的价值,连雷州文史丛书也评价他在雷州是“乏善可陈”。临分手,我提醒道:“秦观有一首诗,北宋有人说是在雷州半岛写的,但现在大家认识不一致,这个材料见于《冷斋夜话》,原文是:‘少游谪雷,凄怆,有诗曰:南土四时都热,愁人日夜俱长。安得此身如石,一时忘了家乡。’”许伟忠先生记了下来。

下午,秦观后人一行要到雷州东海岸,拍一些南海潮水拍打堤岸的影像资料,我有事不再跟随,但还是为这个创意点赞。那潮来惊涛拍岸,潮去余波未尽的画面,如果放在纪录片上,既可形容秦观心境,也可表达浪淘尽多少英雄的人生感慨,又能在审美上起到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雷州秦观贬谪
雷州歌演唱特点分析
梦中题词
雷州遇苏轼
秦观拜师
乡音心中留
《秦观 踏莎行》
古代文人的仕宦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雷州话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