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心中留

2019-07-02 16:42余乔梅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雷州乡音新加坡

余乔梅

广东人讲普通话很难讲得标准,通常一开口就被外地人听得出是广东人,尤其是雷州人讲普通话更有特色,一开口就让雷州人认出是老乡。

语言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你的故乡,你的乡音乡情将融入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骨子里的东西要改变是不容易的,古诗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就是真实的写照!

我的家乡雷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由于文化的地域差异,加上交通通讯比较落后,过去很少有人外出,因而大多数老一辈人都只会说一种语言,即是家乡的雷州话。

解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的普及和流动人口的增长,雷州人当然也不落后于潮流,陆续走出雷州求学、打工、做生意、创业、婚嫁等等,改变了家庭语言的单一,但大多数雷州人不管是在外地工作或在雷州本土生活,讲粤语或普通话都是半路出家,所以口音相似,容易辨认。

到了我儿子这代人,说话已经基本听不出口音了,他虽然出生在雷州,但四岁就随我们到了珠海,由于很早接触了普通话和粤语,说话虽然不带家乡口音,但他会讲一口流利的家乡话,这也是我从小对他的要求,并立了规矩,在家里一定要说家乡话。孩子他爸,对这点也特别在意,他认为自己的家乡在雷州,孩子就必须学会讲雷州话,孩子学会讲家乡话,回到老家才能跟家里的长辈交流,这是一种孝道。

记得儿子读小学六年级时的候,有一天晚上,我跟他聊天,聊到班里有几个老乡同学时,他告诉我:班里有四个同学是老乡。他们都会说雷州话吗?我随便问了他一句,“只有我和一個同学会说家乡的雷州话,其他两人都不会讲,只能听懂一点儿”,儿子接着说:“妈妈,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老乡同学都不想承认自己是雷州人。说老实话,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雷州人,更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会说雷州话。因为,我总觉得雷州话不好听,说雷州话有点丢脸,有时候您到学校来跟我讲雷州话,我真的有点尴尬……

我问儿子:“你们班里有潮汕籍的同学吗?”儿子说:“有好几个呀!他们在一起都说是‘咬机人(自己人)玩的很开心,几个人一凑在一块就讲他们的潮汕话了。”儿子有点羡慕地说。我问,“你能听得懂潮汕的话吗?他们的话好听吗?他们说他们的话有没有显得很尴尬?”儿子说:“能听懂一些,潮汕话跟我们雷州话好像有点相似哦,他们说他们的话才不会尴尬呢!”“那你为什么说雷州话就尴尬了?我们跟潮汕人本是同祖同宗同源的兄弟关系,都是讲闽南语系的话,别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语言就那么自信?”儿子不好意思地吐了一下舌头,不吭声。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点严重了。因为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我儿子的圈子里,我认识的几个老乡也是这样。他们在家里都不让孩子学讲家乡话,跟孩子只说普通话。特别是我广州的同学,他自己是雷州人,妻子是梅州人,夫妻俩都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生育了两个小孩,却只会说普通话,并花重金聘请外教老师来教他们学英语,自己家乡的本土语言不愿让其传承,这是一个十足看不起自己家乡的忘本表现!我严肃地跟儿子说:“你的父母是雷州人,你出生在雷州,是吃着雷州的米,喝着雷州的水长大的。这个地方的语言就是雷州话,这点是不能被改变的。过去在我们老家有个风俗,家里有孩子出远门,父母怕孩子在外水土不服,就让孩子带着一些家乡的土,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就将其放在水里喝下就会好,也就是说明你是那块土地上出生的人,已经适应了那里的水土,到了他乡出现水土不适,就得用家乡的土来调节。在我们看来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必有它留传的道理,特别是那些漂洋过海到外国的游子,更要带上家乡的土,这土就是让游子不要忘记家乡,知道自己是在那块土地上长大的。唐僧到西域取经时曾说“宁愿爱故乡一杯土,莫贪他乡万两金”。表明了他对家乡的爱。父母让外出的孩子带上故乡的土尚有另一层心愿是希望家乡的土地神保佑孩子在他乡平平安安……

俗话说,“狗不嫌主穷,子不嫌母丑”,一个不敢承认自己家乡的人,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家乡也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你想想,一个不自信,不认祖宗的人,别人能看得起你吗?孩子!

儿子认同地点点头。我把他拉到我的胸前顺手抱着他问:你知不知道咱们家乡雷州的历史人文?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我说想听故事吗?他高兴地说,想听、想听!

我拿出雷州历史丛书,又找来中国地图,指着雷州的地理位置对他说,雷州地处天涯海角,古时称为蛮烟瘴雨之地,意思是人烟稀少,非常荒凉的地方。但雷州文明史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自古有“岭南古郡,海北奇观”的美称。因为历代南来的文人骚客、谪官贬臣多会于此,也就是古代很多文化官员在朝廷犯了政治错误被流放到这里来改造。其中,北宋一代名相寇准,他一生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宋太宗曾赞扬道:“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因其性格刚直,被权臣丁谓、曹利用等人嫉恨,屡被陷害,在公元1022年被罢相并一路贬至雷州任司户参军。儿子插嘴说,“寇准我知道,我们玩公仔牌寇准就是好人”。是的,寇准的好人,他来到雷州教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原语音文化,还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教授给当地居民,同时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儿子听得津津有味。我说,还有苏轼,才华出众,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儿子又插嘴道,“是不是写诗的那个苏轼?”是的,儿子很高兴地说,我会背他写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棒,我夸了儿子一句,接着给他讲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途径雷州时与弟弟苏辙泛舟罗湖,因而后人将罗湖改为雷州西湖。及其弟苏辙因弹劾宰相被贬雷州,在雷州致力于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在雷州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宋朝名臣秦观、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人也先后被贬谪雷州。这些官员到雷州来,让雷州有了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官方传授的语言来源,这是我们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过去,雷州因地理位置偏远,走岀去经商的人比较少,缺少强大的榜样力量,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雷州人也逐步走出雷州,以珠江三角洲为主布遍全国各地……儿子,咱们雷州人,一点都不比别人差!雷州人聪明勤劳,不服输,热情好客,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你对他横他比你更横的真性情,是一个爱憎分明的民族。另外雷州人有着浓厚的乡情,听到乡音都会礼让三分,妈妈在外面介绍自己,都是很自信地告诉别人“我老家在湛江雷州”,一有机会就介绍家乡的民俗民风、传播雷州文化、介绍雷州美食。现在雷州地区并不发达,爸爸妈妈这代走出来的雷州人,都很努力,将来,你长大了,一定要更加努力,做出成绩。要记住,别人看得起你,就是看得起你的家乡,别人看得起你的家乡就更加看得起你!

儿子听我这么讲,他若有所思地再次用力点头。我有些激动,不知道当时在读六年级的他是否明白这些,但他现在正在身体力行地努力着。现在他会说着标准的家乡雷州话,在外面也总是大方地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是来自雷州的珠海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不知道来路的民族,是不出路的民族,一个人要得记住自己家,记住自己的根”,我认为一个人要记住自己的根首先要记住自己家乡的语言,同时要把家乡的语言传承给下一代人,这是祖先留下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去年,我随珠海市雷州商会到新加坡参加新加坡雷州会馆成立125周年庆典活动,当我们走出新加坡机场,一幅大横额映入眼帘“热烈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雷州鄉贤”,这是新加坡的雷州人来迎接我们的!令我们惊讶和感动的是,十几个迎接者平均年龄都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穿着统一服装,我们快速走近他们。他们一下子听到这么多乡音,神情异常激动,含着眼泪用那不太流利的雷州话,非常热情地与我们交流。交流中,知道他们已经是在海外出生的雷州后裔第三、第四代人了。

听导游说,新加坡大约有560多万人口,华人大约占总人口的75%,新加坡的雷州后裔大约1.5万左右。新加坡学校是以英文教学为主,出生在新加坡的雷州后裔他们没有讲雷州话语言环境,在新加坡的华人能说华语已经是不容易,更何况雷州话。是一股什么力量,让新加坡的雷州人将祖先的语言传承下去呢?我心特别惊讶!

迎宾晚会上,新加坡的雷州人有第二、三、四代代表发言。第二代的新加坡雷州人已经八九十岁了,他们有的唱着祖辈传承下来的雷州童谣:“牵个牛仔角欹欹,牵去田头塍尾养,过路人问几钱买,唱歌博来不讨钱”,有的讲述着他们父辈、祖辈如何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艰辛创业生存的故事……

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祖辈当年大多数是被当“猪仔”卖或是被贼兵赶杀逃难而来的,在离开故里时,多么的难以割舍啊!可是,历经了那一步三回首,一步一踟蹰的踉跄后,故土家邦,已在茫茫的南洋彼岸成了模糊的背影。他们此去山长水阔,迢迢万里,浪迹天涯,生命从此烙上漂泊的印记,远望故土,只能是一声无奈的长叹!在那陌生的国度里,语言不通简直像哑巴一样,受尽外乡人的凌辱与欺负。他们能够生存下来,是靠同乡的扶持,尤其是靠语言的传承让这个群族不断扩大,团结一致,抱团对外的力量支撑着,所以一百多年了,还能把家乡的语言传承下来。

一个人离开故土,在他乡,在深夜,在心灵深处,总会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小时候的伙伴趣事和言语,所以不管在哪里听到同样的乡音,顿时将距离拉近。潮汕人的一句“胶机人”(自己人)凝聚了一股力量,因而潮商在各商帮中占据重要地位且经久不衰。我想,雷州人若要壮大雷商地位,必须要像潮汕人一样,会说“胶机人”的雷州话,凝聚起一股力量!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有家乡文化的自信,把家乡的语言传承给下一代,才能壮大族群的凝聚力。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雷州乡音新加坡
乡村振兴背景下雷州潮溪村传统装饰工艺的创新研究
论雷州音乐文化的双重性特征
新加坡
梦中题词
有些水声,像乡音
乡音
乡音不改
雷州话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