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晨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人与命运的抗争不会停止
——浅谈《安提戈涅》所呈现的优美与崇高
伊 晨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安提戈涅》由索福克勒斯创作于公元前442年,围绕是否埋葬安提戈涅的哥哥——克瑞翁的外甥,而引发冲突,展现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服从与抗争。当时在古希腊,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充斥着人类的生活,即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而由这两种精神所引导的人们,又被分别出来两种不同的美学理念——优美与崇高。
优美;崇高;服从;抗争;人;神
关于美是什么,人类探寻了很多年,依旧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在探寻美学的道路上,对于美的批判始终此起彼伏,人类对于命运的抗争也从未停止。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悲剧必须具备六个成分,即情节、性格、措辞、才智、情景、歌曲,而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它是悲剧的基础,又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亚里士多德主张,戏剧应该以情节为中心,不能以性格为中心。《安提戈涅》作为经典的古希腊悲剧,在情节上跌宕起伏,人物性格也刻画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安提戈涅与克瑞翁,在是否埋葬波吕尼刻斯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后,引发了悲剧以及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公元前442年创作的,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当时的奴隶主民主制的政治领袖们十分重视戏剧活动,伯里克里斯(执政者)大力建造宏伟的露天剧场,并且发放津贴,使穷人也能看戏。他举行戏剧比赛活动——戏剧节,由政府出资,以观众的情绪判定戏剧的优劣,那时的戏剧时刻接受着数万计观众的评验。由此看来,当时的戏剧发展客观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剧作家们充满着创作激情,人类也开始对于神权产生了质疑。《安提戈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被创作出来。
《安提戈涅》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剧中安提戈涅遵守着不成文的神法——将哥哥的尸体掩埋,维护神权;而克瑞翁坚持自己制定的城邦之法——在人法的基础上,拒绝掩埋尸体,更加维护人自身。当两种力量进行对抗之后,两败俱伤。安提戈涅所代表的一方是神;而克瑞翁所代表的是人自身。
崇高要求人们服从神的旨意,苦难是神或命运给予人类的礼物,人类永远都受控于伟大的上帝,若逆天而行,必将受到神的惩罚。安提戈涅的行为呈现出了崇高的理念,宗教感、神秘主义和超然精神驱使着安提戈涅,明知下场是死,也要遵循神法将哥哥的尸体埋葬。而克瑞翁认为人可胜天,在自己制定的城邦之法面前,不予理会神的旨意,下旨谁埋葬死去的波吕尼刻斯,便将其处以死刑。而在占卜师告知克瑞翁处死安提戈涅的行为触犯了神法之后,克瑞翁曾试图补救,可为时已晚,安提戈涅已经死去。克瑞翁的儿子得知安提戈涅的死讯后自杀,自己的妻子也因为儿子的死,离开了克瑞翁。克瑞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理念是优美,他的举止由自己的意识支配,抛开命运的安排,认为通过自己的智慧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克瑞翁更加理性地看待事情的本质,所以制定了城邦之法。然而克瑞翁最终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被命运狠狠地打击。
索福克勒斯创作《安提戈涅》的中心思想很明确,他想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相信自己,不要被自我意识所蒙蔽双眼,不要将一切都想得太过理想化,从而傲慢地对待命运的安排,无论人如何选择,都逃不开命运的摆弄。而索福克勒斯之所以创作这部戏剧作品,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对抗现代启蒙思想。面对现代启蒙思想的诞生,索福克勒斯依旧扮演着一个保守的反启蒙思想的角色,坚定地站在传统宗教的一边。
那么命运到底是什么?从索福克勒斯的哲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背景中,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命运的力量是强大的,并且是人类力量和智慧所不能达到的。神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可疑的概念,崇高的理念告诉我们要深知人类存在的痛苦,而又难以驾驭这些痛苦,从而不能允许人类轻易地摆脱命运,这种理念是缺乏科学和理性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确实一直无法摆脱命运,因此人与命运的争斗始终不曾间断。
在古希腊,被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充斥着人类的生活——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时代的必然。由悲剧《安提戈涅》所呈现出来的悲剧精神,也将人类与命运的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向世人不停地证明着人类的智慧,以及人类在对抗命运的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当今人类为了得到“永生”,也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月球、土星等外太空,希望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使人类永远都有生存的空间,这些举动也呈现着优美的理念,充满理性和科学,充满人的意识自发性,最终以达到人的完满为目的,虽然这看起来是一种很理想化的愿望,但是人类始终不曾放弃,不断地追寻着。
在笔者看来,优美与崇高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理念虽有很大不同,但却又无法独自存在。人类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创造奇迹,而大自然也一定有其规律所寻,我们不一定非要与其对抗,可以在发现大自然的规律之后,进行自主意识的行动,这或许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古人也曾说过“人定胜天”,在命运面前,不试试怎么知道是否可行。在悲剧面前,只要坚持信念,想必也会有命运的反转甚至奇迹的发生,或许等到那时,我们也可以与命运握手言和。
[1]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安提戈涅》艺术百科[DB/OL].百度百科.
[3]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DB/OL].百度知道.
[4]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5]周宁.西方戏剧理论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J805
A
1007-0125(2016)12-0043-02
伊 晨(199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