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大体上是严格按照科学的体系展开的,不大重视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这样的内容虽然便于教师给学生成套的数学内容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但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所以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关键词:数学活动 课堂教学 教学观 数学教师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教师的角色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学生真正地“快乐学数学,享受数学”。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让数学活动充满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大胆探索。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是活动化课堂的灵魂,在活动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和开放的课外环境,如,教师在讲到“多边形内角和”时,可事先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算出五边形、六边形的方法有多少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以竞赛式展开小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组想的方法多、想的办法巧。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积极探索的热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始终树立学生是教学中“主体”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立足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心理装着每一个学生,形成关心理解、亲密和谐的整体关系,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不仅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数学学习的水平给予适时恰当公正的评价,还要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沐浴在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使每一个学生由喜爱尊重你而“爱上”你的课。
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定理等问题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讲述故事、演示图片等多种形式,先让学生产生悬念和好奇心,并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然后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发现过程,从而体会知识的由来,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发现的规律。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主导者、促进者,如可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若发现学生遇到碍障或出现错误,可及时因材施教,加以点拨,化难为易,使学生学习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良好的集体情感。
三、将实际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固然要培养学生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但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今后的在学习及生活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上逐渐认识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反过来去服务生活的道理。如在“相似图形”一章中讲到“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操场上实地测量,让学生体会利用学过的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用数学”的意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知识又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整个过程中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学得轻松快乐,达到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四、让现代科学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数学是具有推理性、抽象性、概括性和创造性的一门独特的学科。作为数学教师就有必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运用技能,而信息技术恰恰能起到这样一座桥梁的作用。如:教师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可先利用 FLASH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由此启发学生还能举出其不意很多“轴对称图形”的实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环境,同时信息技术也是数学教学“活动化”的必要保障和有利支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教学优化手段,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教育也是不断进步的,在这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教师的学习应该是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新的课程理念,实践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尽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能做的,只有从自身的决心和努力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唯有超越现在,才可能拥有真正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