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历史细节打造高效课堂

2016-12-07 20:42陈苗苗
关键词:高效课堂策略

陈苗苗

摘 要:典型而关键的历史细节能让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关键在于如何将历史细节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本文从学生兴趣、课堂氛围、价值观、历史智慧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利用历史细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细节;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61-1

一、运用细节导入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万事贵乎始”,对一节课来说也是如此。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十分重要。适当运用细节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方法。

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徙木立信”这个成语,学生七嘴八舌地念着,有活泼的学生大声念了出来,我说:“必须是徙木立信,不是徒木立信奥。”学生一起大笑起来。我接着说:“这个成语语文课上大家都学过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学生都用期望的眼光看着我,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顺利地开始商鞅变法这课的学习。在这个案例中,首先学生知道“徙木立信”这个成语,其次确实很多学生容易把“徙”“徒”这两个字混淆,用熟悉的细节导入学生易于接受,其次又指出了他们常犯的错误,学生一下子就与教师产生共鸣。

二、运用细节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有必要把生动详实的细节展现给学生,营造历史氛围,如历史人物的特写、历史情节的补充、历史场景的渲染、紧张的戏剧冲突等精彩细节,尤其要重视历史和学生社会经验相关联的细节,这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历史,融入历史。

例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蒙昧中的觉醒》这课内容时,一方面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西方的思想家,距今有2000多年,学生们有很大的距离感;另一方面由于是纯理论性的,学生不感兴趣,觉得不就是“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这些吗?有鉴于此,我运用细节进行人物特写,首先我投影苏克拉底肖像图片,配以旁白“苏格拉底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学生哈哈大笑,但我接着话音一转“虽然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话音刚落,学生就鸦雀无声了,我接着说道:“你们虽然知道苏格拉底主要的思想主张,但是你们知道这些思想的内涵吗?思考过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吗?”学生们纷纷摇头,心里开始对这位丑丑的古代思想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用细节营造情境,唤醒情感,升华价值观

历史的魅力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向上的动力,培育一种高尚的情感。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善恶并存,美丑交错,既升腾着可歌可泣、流芳千古的浩然正气,也涌动着人神共愤、遗臭万年的汩汩浊流。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素材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警示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蕴含情感因素的细节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感情,提升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课时,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时事细节出发:“每年的9月18号中午,我们都能听到长鸣的汽笛声,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答:“不忘918国耻!”我说:“很对!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中国的很多商家非常喜欢选在这天开业,觉得918是个好彩头,于是国耻日这天我们常常听到规模宏大的鞭炮声。这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吗?你们有何感想?”有学生小声嘀咕:“这么久了,还要纪念,仇恨到底要记多久?”我十分震惊,接下来补充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材料,近期钓鱼岛问题的细节材料,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猖狂的细节。可以肯定地说,当我们用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在一个看似与自己完全没有关联的历史对象中变成了一个可以与之交流并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古今对话情境。这样的历史细节让学生不仅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为“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社会公民。

四、用细节拓展教材,深化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智慧

历史智慧的形成离不开真正的历史史实。如果没有真实具体的史实为基础,就谈不上“以古鉴今”了,但历史教材的知识往往不够系统,以偏概全,这会影响学生对历史本质的判断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有必要用多个历史侧面的细节拓展教材,深化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史实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

例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三个专题表面上看起来讲述3个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各自为阵,毫无关联。在复习课上,我引用了邓小平那段著名的:“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然后设问:“请列举史实论证邓小平观点的正确性。”邓小平的观点在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瞬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它一下子就把三个专题联系在一起,拓展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并最终推动学生自觉得出结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样学生于无形中深化了认识,并体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小兵.细节的重要.历史教学,2005(09).

[3]贲新文,刘建峰.提升教学智慧打造灵动课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05).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