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德育,延续传统美德

2016-12-07 20:04崔沥文
关键词:中学教育德育

崔沥文

摘 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民族。今天,对中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为世人普遍关注,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工业时代理性主义所带来的道德危机的现状,以及中国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有必要强调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鉴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应该重视中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德育;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16-3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及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1.含义与特征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容极为广泛。从其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其发展轨迹来看,它不仅包含了古代传统美德,还包含了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种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传统美德伦理型文化。就其宏观形式而言,它具有下列特征:(1)其体系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具有伟大的包容性;(2)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层的继承性;(3)其内容善于吸纳,善于博采众家,具有广阔的开放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他们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影响的活动。这种教育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也是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目的

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目的在于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于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3.德育与法治和政治教育的关系

强调道德教育必须与法治和政治教育相结合,摆正其关系也很重要。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教训的。那么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呢?治理国家需要法律,更需要道德;需要法治,更需要德治。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道德教化是法制建设的基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自律,法律是一种外在的他律。当一个人不能自律的时候,就需要由他律来制约。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中,确定哪些德育项目作为教育内容,使它既符合历史传统又结合当今的实际并且又符合中学生的特点,易于被广大中学生所接受呢?目前,我国的道德规范体系正在构建之中。因此,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当中,还不能像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学校道德教育那样有非常明确的遵循。这就需要在教育实验当中,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和建构。结合当今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可以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种道德为基础,建构当代学校德育体系。

二、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

1.中学生德育现状分析

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与象征,它积淀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全体人民的行为表现形式,从古至今影响和制约着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包括中学生。然而,当前,由于社会各层面原因,中学生德育现状相当严峻,中国学者鲁洁指出,“传统美德教育问题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也是严峻的,如果不积极应对,就会丧失人的教育价值”。中学生传统美德的严重缺失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中学生德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比较少。山东某地曾以“长大你想干什么”为主题,对中学生进行道德理想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200多名中学生中,长大愿意当农民的仅仅有两人。对此,很多人惊呼:“现在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中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缺乏集体观念,容易被外界繁华事物迷惑而丧失自我,产生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在对传统美德的认知上,几乎所有的中学生很少有兴趣接触他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程度比较低。不少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华传统美德持疏远冷的的态度,认为它们太有时代感,脱离现实生活;相反,他们崇洋媚俗,对西方文化却津津乐道。

其次,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中学生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中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现阶段,中学生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当前,我国中学生犯罪现状相当严峻,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中有70%是团伙犯罪,而且逐渐向暴力型犯罪转化;此外,中学生犯罪年龄渐趋低龄化,近年来,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第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现象普遍存在。在对初二和高二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32.7%的学生近一年来出现过打架斗殴或者离家出走的现象,其中出现离家出走行为的学生占17.9%。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传统美德,但今天的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行为表现明显是缺失的,校园里经常看到食物乱丢浪费等现象。甚至有中学生未来炫耀和攀比,不顾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四,很多中学生不诚实守信、不孝顺父母、不尊敬长辈等现象严重。据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16%的沪上中学生被访者认同“在马路上捡到1000元钱后私占、私分”,461%的中学生甚至赞同“诚实就是吃亏”的观点,还有12.3%的中学生对一些违背传统美德的行为持认可的态度。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就说明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或者说是公共伦理道德的遵循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传统美德似乎正面临丢失危机。传统美德强调孝奉双亲,尊敬长辈。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学生在认识上与行为上是明显脱节的,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等行为缺失。大部分中学生很少能够体谅父母的辛劳而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社会上缺乏敬老公德的行为更是已司空见惯,例如在公交车上不愿意给老人让座,有些中学生甚至殴打老年人等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最后,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和尊师敬长的传统美德。事实证明,现在的中学生经不起一点打击,在失败与挫折面前常常萎靡不振,不敢于挑战失败。这表明,当下的中学生缺乏一种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这不利于中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此外,尊师敬长的传统美德已越来越淡出中学生的价值观。孔子很早就提出尊师敬长的美德,还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品质,然而很多中学生在学校不尊重老师,在家中不尊敬长辈。

2.中学生德育现状原因分析

中学生传统美德的严重缺失,与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埃里克森曾提出,“人们的行为举止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人们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而不是出于他们的需要”。因此,中学生德育的缺失除了中学生自身的因素,也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例如社会、学校、家庭等等。从国内外的角度考虑,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缺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所导致。

第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渗透并侵蚀中学生的头脑。一方面,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中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以权谋私等现象严重滋长,影响着中学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崇洋媚俗风气弥漫,很多文化传媒对人们尤其是中学生一代传播外来文化,一些庸俗内容不可避免地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就会导致中学生一代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迷茫与排斥。这些现象很显然对弘扬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分有害。

第二,社会对传统美德教育不予重视,近年来传统美德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社会各层面把科研成果当作国家发展的指标,忽视了社会文化与道德;同时,社会对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为中学生培养优良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学校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对,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很少把美德纳入学期量化管理中,在日常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都缺少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常姝静说过,“应试教育的在于它过分的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而没有重视书本以外的道德教育”。而部分学校对传统美德的教育、常常远离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大多数都是空洞说教,很少切实指导,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措施往往与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相脱节。

第四,从家庭方面来看,一方面,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娇惯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忽视了对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与培养,无意中拉大了他们与传统美德距离。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们交流与沟通,时间久了,很多孩子容易成为“问题少年”。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中学生德育的缺失,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途径

1.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中包括的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内容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田克勤曾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表现和要求,因此,中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

2.继承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张欣曾说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无数世人称颂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形成的思想源泉,她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以及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永恒发展的不竭动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集中表现与精神象征,大力学习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于中学生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力弘扬与学习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中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道路。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崛起与国家富强的希望,德育的缺失会导致他们走上歧途甚至犯罪的道路,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可以提高他们的修养与思想觉悟,可以让他们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

此外,大力弘扬与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对发扬与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凝聚民族力量、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黑格尔说过,“只有长江、黄河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国家的兴盛离不开中学生一代,离不开良好的国内环境,中华传统美德的大力弘扬,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中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将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从长远的角度看,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将飞快地崛起与兴盛富强。

3.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途径

中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崛起与复兴的力量,用教育来预防中学生犯罪,是现阶段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宋庆龄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但少年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待”。因此,加强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社会要大力宣传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对道德以及美德的教育关注不够,而往往只看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如此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教育部应针对中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改革教育制度,提高传统美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社会其他部门也应大力宣传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定期举行社区活动等,让传统美德浸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中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并对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长是子女最早的、也是时间最长的老师。因此,家长应切实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义务和抚育义务,从小就培养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子女遵守法律和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并以身作则,以健康的思想和品行带动、影响他们。同时,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既要严格管教,又要耐心教育,发现子女不正常的苗头要及时纠正,防微杜渐,严禁他们有不良倾向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再次,学校大力宣传传统美德的相关知识与故事,并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源泉,学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宏观方面解决中学生传统美德的缺失问题。第一,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第二,引导中学生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第三,提高中学生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从微观方面来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从方方面面加大对中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力度,具体实现途径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利用主题班会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学校可以利用每周的例行班会向学生灌输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第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达到“自我目标”培养的效果。第三,通过学校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进行集体观念教育。大型活动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团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而不只是顾及个人。第四,通过读书活动进行传统情感教育。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读书活动,通过书本上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并让学生相互交流,发表读后感想。第五,利用课余时间与节假日为父母做事,树立“孝”的观念。学校可以把学生的课后表现纳入学期考核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帮助父母并体谅父母。

最后,中学生自身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自身修养。中学生应从小自觉学习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克服“青春期”带来的逆反心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避免接触社会不良信息与外来文化,做一个自制的人。从主观上来说,这是中学生传统美德观念培养的最关键的途径。

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着中华人民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传统美德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支柱,是国家富强的强大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中学生一代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成才先成人。要想让中学生成为担负新世纪伟业建设重任的一代强有力的新人,就必须重视传统美德教育,使中学生一代在拥有智慧头脑的同时也拥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进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和光大。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共同努力,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同时也为社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