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奕惠 蔡萍芬
充实文本内涵,探寻有效策略
——“小小鞋店”教学思考
◇高奕惠 蔡萍芬
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中“小小鞋店”一课为例,在文本解读与课堂实践的对比思考中,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材文本1:
解读文本1的意图:创设开鞋店情境,让学生感受“进货需要进行数据调查”。那么,能否立足于此,对教材的情境进行模拟?如以精美、逼真的鞋店图片营造较强的现场感,或以课前互动谈话“想把生意做好,要考虑什么”进行现实思考,使学生入境入情,对数据调查的需求得以强化。
教材文本2:
文本2中“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意图是讨论鞋店“进货”需要调查的对象和目的。“下面是调查结果,整理一下并把结果表示出来”,这一问题的意图是鼓励学生尝试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把整理的结果直观、有效地表示出来,从而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整理的必要性。
如何让学生亲历这一过程,丰富数学感性经验的积累?教师对教材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实。
1.呈现男女生混合数据(如下表),明确统计需要先知道男生、女生各多少人,鞋号各是多少,让学生更真切感受到原始数据的繁、乱。整理需求得到强化,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得到凸显。
全班男生、女生鞋号33 32 37 34 34 35 34 34 34 34 38 35 37 33 34 34 35 35 34 34 35 34 35 36 35 34 34 35 34 35 38 33 34 37 36 36
2.学生尝试自主整理,反馈中既体现方法的多样性(画正字、列表、符号表示),又在典型个例的对比中感受有序思考。
3.以下图的方法为蓝本,生成原生态的纵向点线图。
这一系列过程的亲历,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开阔思路,在对比中进行智慧碰撞,在获得技能的同时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感性经验。
教材文本3:
解读文本3的意图:介绍男生鞋号点线图的整理表示方法,自主整理女生鞋号,并在数据分析中解决进货问题。
如何赋予教材灵性的因子,获得更长远的数据意识?对点线图数据的分析,从直观读懂个别数据(最多、最少、最大、最小)、整体感受分布情况(两幅图像小山,中间多两头少)、聚焦局部区域(男生鞋号比35号大的人数多,女生少;鞋号比34号小的男生少,女生多)等方面入手,并辅以课件直观动态的演示(如下图),使学生透过点线图感受数据所带来的信息,他们的数据分析的经验与观念得到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