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2016-12-06 12:54伊力夏提
电脑与电信 2016年8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编程高职

伊力夏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兴趣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伊力夏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根据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和自身特点,以学生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培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热情和内在学习动力,按兴趣选择项目学习,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程序开发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兴趣;任务驱动;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

1 概述

随着IT产业的高速发展,IT行业对计算机编程人员的需求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工作。为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开设了C/C++、JAVA、C#等多门高级语言课程。然而由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加之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生普遍反映“枯燥、难懂、难记忆”,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2 教育主体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育主体分析

从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和自身特点来看有以下特点:

(1)生源类型多样、文化知识基础较差

高职学生一般是没有达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其中有高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中专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等。这些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困难相对较大。

(2)学习心理上存在自卑,信心不足

由于学历层次比普通高校学历层次低,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学习基础较差、信心不足、容易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感[2]。

(3)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缜密的内容学习效率低下。

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编程思维

很多程序语言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基本是以老师“教”为主,将知识“填鸭式”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其后果往往是教师费时费力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地思考,死记硬背,照抄教师讲解的例题,没能培养其独立的编程思维和能力[1]。

(2)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

讲解语法细节时过于全面而忽略了实用性。例如:C语言中的for循环语句有7种格式,但实际编程中常用的只有基本格式。

(3)选择案例不够生动,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有些教材中案例内容较枯燥,而有些企业项目较复杂,较难理解,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案例间缺乏内在连贯性,例如:C#程序设计大多数教材中案例都缺乏内在的连贯性,案例之间关联性不强,更没有层级递进[3]。

3 兴趣诱导,激发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高职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在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求知欲并激发内能

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快乐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中第一堂课往往是很重要的一课。学生在第一堂课往往对将要学习的程序设计内容及用途有较大的好奇心,注意力一般都是很集中的。通过第一堂课的讲解要把学生引入到奇妙的程序设计世界,开始激发他们对程序设计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实用性,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产生内在动力,使他们脑海里对程序设计的第一堂课留下深刻印象。这对学生日后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决定性的意义。第一堂课老师可以演示用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的一些趣味程序例如:小游戏(俄罗斯方块,贪吃蛇,五子棋,连连看,猜牌游戏),电子通讯录程序,电子贺卡程序,小型财务管理软件等容易吸引眼球的案例。此外多讲一些程序设计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例如:超市收银管理程序,企业人事管理程序,办公OA程序等等。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教师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高职学生自身特点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一个有趣又容易让学生听懂的小程序来让学生体会程序设计并不难,只要能循序渐进并坚持不懈地学习就能逐渐掌握编程技巧。例如:在讲解C#程序设计中的“图像框(PictureBox)”和“定时器(Timer)”时,笔者没有急于讲授控件的属性和事件而是通过演示利用标签、按钮、定时器、图像框来制作一个猜牌游戏程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看到猜牌游戏效果产生极大的兴趣后再分步讲解步骤,留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逐步实现完整的程序效果,在此过程中贯穿着讲授控件的各种常用属性和事件。

程序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程序界面

4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编程思维

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趣的较大的项目,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项目参与,经过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成员分工、查阅资料等逐步完成项目。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为主体,主要靠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设计并实现“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在分组后要通过:(1)提出系统设计基本思路:需要增加使用权限设置,选择数据库种类,考虑系统功能;(2)系统功能设计:通讯录必须包括一些基本功能,如:登陆验证,添加新联系人,编辑通讯录,查找联系人,打印通讯录等等;在添加新联系人时添加新联系人相片,并将其格式化后保存在指定文件夹中。除此之外添加其他一些实用功能;(3)建立数据库及配置数据源;(4)按照模块划分设计窗体界面;(5)编写代码;(6)软件测试等步骤。

当每个项目完成后利用一天时间进行集中展示和讲评,每组利用15分钟时间进行演示介绍自己的成果,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谈体会,提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教师根据每个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讲评,提出表扬鼓励和改进意见。

在“兴趣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首先通过直观有趣的项目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将课程分成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可分为多个工作任务,围绕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开展教学,学生根据自己自身爱好选择项目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分组讨论,分析解决方案,查阅资料,逐步实践完成项目,此模式下注重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最终实现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目的。

[1]姜藴莉.以兴趣为导向的高职院校《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2014(10):87-90.

[2]艾长春.高职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兴趣、乐趣与志趣[J].卫生职业教育,2008(20):68-69.

[3]蓝敏.游戏项目驱动的高职院校“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5(17):107-108.

[4]谢丽华.C#程序设计教学探索与思考[J].软件导刊,2011(9):198-199.

[5]彭纳新,陈俞强.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3(18):74-76.

[6]金波.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策略[J].西藏教育,2011(4):24-25. TheApplication of"Interest-Oriented,Task-Driven"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of Program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ilixiati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Urumqi 830023,Xinjiang)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cog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takes effective methods to cultivate students'interes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generating enthusiasm and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program design.Students can select items according to interest,whose programming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can be trained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achieving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practice.

interest;task-drive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program design

G434

A

1008-6609(2016)08-0024-02

伊力夏提,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1年度课题“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多语言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开发”,项目编号:11XY003。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编程高职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