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雯戈
《茶经》中的茶道美学
庄雯戈
陆羽《茶经》荟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蕴预期中的美学思想给中华茶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今天,我们透过陆羽《茶经》的字里行间,分析研究其长期沉淀于事茶人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
陆羽 茶经 美学 茶道
《茶经》由唐代陆羽所著,是一部全方位记录中国古代茶艺、茶道的百科全书,《茶经》之所以能够成为不朽的著作肯定不单因为他所记载的与茶有关的技艺,更是源于它有其一定的哲学美学及文化基础。
《茶经》第一章就说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自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吸与醒酬、甘露抗衡也。”陆羽把“精行俭德之人”与茶联系起来有两层意思:一是茶之性俭、清新、隽永,犹是修身养性之人生回味,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这种心理需要正与茶的俭淡、冲和之性质相契合。这里精行俭德的含意就是“业精于行,以俭为德”,也就是行事要精细、认真、勤奋、求实,品德要俭朴、高尚、淡泊、纯正。一方面,“俭德”要通过“精行”才能实现。说明了茶性与人性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精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俭德”。制茶时的精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追求,俭德意在去奢崇俭,也是一种理想目标。
我国是响当当的制造业大国,各国商品随手可见made in china字样。然而在全球市场上,谈起“品质”“质量”,却很少把中国制造排在前头。企业大多以利益为先,不愿精工细作,策略引到偷工减料。减少成本上,却不知此种做法在无形中已经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在稍微有点钱的国人,为何更加青睐外国产品,想尽办法也要买得,国产商品到底差在何处?想必就与此有关,外国商品经过严格把关,品质令人放心,而我国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工匠精神,早已失去民心。这足以见得“精行俭德”之人对于产品制造的重要性。
茶人很重视茶具的艺术性,故品茶器具要高雅。陆羽在《茶经·茶之器》中提及对碗的要求是:“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荈赋》所谓:‘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指出了邢瓷不如越瓷的三点,为什么类银、类雪不如类玉、类冰呢?从视觉效果上看玉和冰比银和雪更为通透和灵晰,也就是看起来更加怡人和赏心悦目,更具审美特性。并且对颜色的选择也颇有讲究,青瓷有益于显茶色,其他黄瓷白瓷之类皆会败坏茶的颜色,且青色质感更为素净高雅,符合文人雅士们的审美情趣。在对煮茶器具鍑的材料选择上也能有所体现:“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稚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雅致便取瓷器与石器,用银虽然洁净却不免显得奢侈华丽,虽然从长久性的角度考虑最后一般会使用铁,但此段话已经能充分说明茶人对瓷石审美价值的认可。
陆羽受儒、释、道一定的影响,在《茶经》中当也含有这三家的哲学思想,并以这些思想渗透到茶与品茶之中,从而赋予茶以人文思想。
从煮茶的器具鍑的形制上来看,“长其脐,以守中也。”腹的底部(脐)的中心部分伸长,可以不偏不倚,不变地适中地承受火力。“脐长,则沸中;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因为滚沸适中均匀,则茶沫容易扬开,茶沫容易扬开,茶味就会清和敦厚。这是对儒家“中庸之道”的阐扬。另外,“有雨不采,睛有云不采”的采茶论、“慎勿……使凉炎不匀”的煮茶论、“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的沸水论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对“度”恰到好处的把握,即对儒家中庸之道基本内涵的体现。其实不仅是制茶需要有度,日常的烧饭做菜也是一样,平常百姓家如若把喝茶当喝水,并不能体悟茶味,烧饭做茶也是随意了事,而大厨们的佳肴往往色香味俱全,恰到好处,可见“度”的创造力。
第四章中提到的,在风炉其上刻“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在《易经》中,“坎”、“离”、“巽”都是卦符,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就是说,煮茶的水在上,风从下面吹,火在中间燃烧,那么,“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可看作金或土,如此五行皆备、自然和谐,故能去百疾。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和谐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谐”的思想与方法。
从《茶经·六之饮》所述,“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因为滋味鲜美,香气浓郁,这样的香茶只能出三到五碗。供茶是有讲究的,不管人多人少,一炉只出三碗或五碗,不能违背,否则会影响茶的品质。这也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另一体现,不得超出“度”。
综上所述,陆羽《茶经》关于茶道的思想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更对值得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有着借鉴意义。茶道真谛值得体悟。
[1]林瑞萱.陆羽茶经的茶道美学[J].农业考古,2005(2).
[2]林文华.中国茶道与美学[J].农业考古,2008(5).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