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语言 绵邈的深情——《遣悲怀》三首浅析

2016-12-06 12:07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亡妻百事元稹

祝 辉

质朴的语言 绵邈的深情——《遣悲怀》三首浅析

祝 辉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精品,其所以能成为悼亡诗中的典范之作,与他语言浅近、又韵味深长的写法是分不开的,诗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因而也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体现出诗人的至性至情,故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

元稹 遣悲怀 语言浅近 韵味深长

中唐诗人元稹为纪念亡妻韦丛曾写下不少悼亡诗,他在《叙诗寄乐天书》一文中说,“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其作共33首,数量居古代悼亡诗之冠。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称“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中不可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

元稹悼亡诗主要表达自己对妻子无限的哀伤追思,其悼亡诗作有着鲜明的特点,改变了潘岳以来单纯的先以环境描写作为铺垫,再抒发妻子亡后,物是人非,阴阳殊途的感伤悲痛的抒情模式,手法多样,形式灵活。元稹之后的悼亡诗,虽时有哀感惊艳之作,然而终难突破其潘篱。

在元稹的悼亡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遣悲怀》三首和《离思》五首。这些诗语言浅近明白,却写出人间之至痛,道出人间之至情,故流传千年,备受后人推崇。有些诗句如“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道出很多处于贫寒处境的夫妻的心声,让人感同身受,引起广泛的共鸣;又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道出爱情的真谛,真爱是无与伦比的,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心中再也容不下别人,而这种忠贞不二,至死不渝的爱情是被人向往和追求的,所以也经常被引用;又比如“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道出对亡妻的刻骨怀念以及痛失所爱之后的孤寂伤悲,感人肺腑,断人肝肠。下面具体分析《遣悲怀》三首。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所以能成为悼亡诗中的典范之作,与他平淡中见新奇的写法是分不开的。

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第一首追忆妻子嫁给自己后的艰苦处境、夫妻情爱,并书写自己的抱憾之情。“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借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指代韦氏,说出韦氏出生高贵,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道出自己出生之贫寒,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写妻子韦丛嫁给自己后,生活境况不好,过着极度贫苦的生活,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

接着是典型细致生活场景描述,“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没钱买酒,死乞活赖地缠她,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买酒。很多时候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家里没有柴烧,她便把老槐树飘落的枯叶拾取起来以炊薪。通过做衣、沽酒、食野蔬,拾落叶为薪这样几件饮食起居上的琐事和“搜”、“拔”“甘”、“仰”具体细微的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韦丛不畏贫寒,不辞劳苦,勤俭持家的形象,感受到其贤淑善良的品性。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二人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的刻画出韦丛勤劳贤惠而又吃苦耐劳的形象,也显示出作者当日生活的潦倒与艰辛,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当作者今日俸钱过十万,韦氏却亡故了,之前清贫时二人互相扶持着走过,如今终于可以让妻子过上好日子了,妻子却成为一抔黄土,当“俸钱过十万”的作者站在“平生未展眉”的亡妻墓前时,一种黄泉路远,阴阳永隔,妻子深情永难回报的歉疚与哀痛撞击着诗人沉痛愧疚的心,只有反复祭奠亡妻才能使自己稍稍得到安慰,,一片痴情尽在“复”字中。

作者只能靠给韦氏营奠复营斋来回报她往日的情分,可见这带给作者多大的愧疚和悲痛。韦氏出生富贵,下嫁给自己之前衣食无忧,嫁给自己后却过上了贫苦的生活。人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实在太难为她了,然而更难得是她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生活态度。婚前婚后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韦氏出身的高贵反衬出苦守贫贱的不易,令人生敬。婚前婚后生活的反差使韦丛形象增添了悲剧色彩。亡妻在世时生活尽管清苦,但生活中不乏欢乐。现在作者身居高位、位极人臣,有了让妻子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意愿,然而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了,因此心中充满深深的遗憾和愧疚。诗中充塞“荩箧”“野蔬”“长藿”,“落叶”“古槐”朴素清苦的意象,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副副色彩黯淡的生活画面,渲染了一种悲伤凄苦的氛围,语虽浅俗,而情真意深。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第二首承接第一首悲凉的感情基调,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借以前的玩笑而今成真来表达妻子音容犹在而物是人非的孤寂与痛楚。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将妻子衣物施舍给别人,是因为害怕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但是针线之类的实在不愿送给别人,想留个念想,但这些物品又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作者又实在不敢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如今妻子不在了,每当看到妻子曾经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会爱屋及物的对她的婢仆好点,因为这样做也能使自己内心稍稍得到安慰。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不停地回想起妻子生前生活的艰辛,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夜晚出现给妻子送钱的梦境。“因梦送钱财”,梦中送钱,貌似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嫁给自己后没有过过一天富裕日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往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满腹忧伤哀愁奔涌而出。

遣悲怀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无事的时候,会无端想起亡妻,想起亡妻悲苦的一生,同时也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悲叹。妻子温柔贤惠、勤俭持家却早早亡故;邓攸顾全大义,弃子保侄,最终却终身无子,可见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现在妻子已经亡故,作者想为妻子做点事情,可是已经没有努力的方向了,因为在作者看来,即使能像潘岳一样写出情深义重的惊世华章,除了聊以自慰,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又想到,今生缘分已尽,可是死后夫妇同眠于地下,来世可再作夫妻。但是,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也让作者更为绝望:逝者已矣,黄泉路远,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逝者已逝,作者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彻夜难眠,以刻骨铭心的苦苦思念来弥补妻子生前所经受的种种艰难困苦。读来真是让人感到痴情缠绵,哀痛欲绝!至此情感之抒发臻于极致。

《唐诗余编》云:”第一首生时,第二首亡后,第三首自悲,层次即章法。末篇末句’未展眉’即回绕首篇之’百事乖’,天然关锁。”诚然。《遣悲怀》三首,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前两首悲亡妻,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都用平常话语,道出他们夫妇二人同甘共苦的往昔生活及元稹有心报答妻子而人不待的哀痛之情,字字出于肺腑。

纵观这三首诗,诗人善于将很多人心中都有的,很多人语言中却表达不出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在取材上,诗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因而也能深深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被称为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清代蘅塘退士孙洙在评论此三诗时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这三首诗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1]唐.元稹.元稹集[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10.

[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闵振贵.刘继才.论元稹三遣悲怀[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4]过常宝.读元稹三遣悲怀(其一)[J].文史知识,2007.

[5]王淑梅.论潘岳悼亡诗与元稹三遣悲怀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作者单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祝辉(1979-),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亡妻百事元稹
No.3 百草味“再卖身”,良品铺子“云上市”
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元稹: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共苦的爱
老人定制亡妻人偶就像看到了年轻的她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百事新战略
百事土豆的“阴谋”
亡妻作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