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职单招生比例越来越高,带给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严峻挑战之一就是高职学生逃课厌学较为普遍。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生逃课厌学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学生逃课厌学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具体建议。以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产生某些借鉴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厌学 高职学生 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44-01
最近几年高职院校单招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在高职院校的总体表现不如统招生,比如在学习成绩、课堂纪律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逃课,甚至厌学,给课堂气氛和学生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出台了很多措施,但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高职院校没有深入地进行调查分析,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管理措施。本文试图总结新形势下高职学生逃课厌学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措施建议。
1 高職学生逃学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本身的原因
入校前现状:高职招生有两个主要来源,其一,地区单招,而且比例越来越高;其二,高考统招,而当前已经形成统招生明显比单招生的质量好。据有关研究调查,单招生学生填报志愿非所愿填报的志愿,大部分是家长代替孩子选专业,加之,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课能力较差,最终导致在校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未来,对所学专业没兴趣,没有学习动力,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逃课,甚至厌学的境况。
入校后现状:除了高职院校生源因素外,入校之后,一部分学生在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向往大学里面比原来的高中生活更放松、更自由,失去了外来的压力,特别是学分制度,只要60分就可以了,极容易放纵自己,造成旷课现象。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上大学就是来混文凭的,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在加之原来初高中时候都是填鸭式教学,到了大学,基本上都是老师作为引导,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习,在课堂上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啥,对上课失去兴趣,旷课现象就会随之发生。
1.2 教学环境的原因
教学活动方面:在当今的知识爆炸年代,信息化网络已经改变了学生获取一些基础知识的途径,而当今高职教育教学依然以教学太偏理论,实践环节不够,导致理论课太多,学生每天都要忙于应付,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实验教学的比重太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枯燥,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导致逃课现象多于发生。
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当今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院校升级上来的,存在很多中职教师几十年的满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更新知识能力有限等原因,以致于学生提不起兴趣,感觉上课形式太过死板,课堂缺乏相互交流的气氛,导致课堂留不住学生,学生旷课时有发生。
管理制度执行方面:由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生源有所下滑,加之高职院校就业率指标的重要性。导致高职院校在执行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难度,一般不会因为旷课多而开除学生,另一方面,辅导员和老师也很难每节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进行考勤活动,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考勤规律进行逃课、厌学。
1.3 隐性逃学普遍
当前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一种普遍的隐性逃学形式,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里面有各种游戏、视频、聊天工具等,对于高职学生自控性较差的特点来说,如果教学过程没有吸引力的话,手机这些功能无疑是这些学生的选择,造成当前这种普遍的隐性逃学行为。
2 解决高职学生逃学问题的措施
高职学生逃学原因是一个复杂课题,它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针对当前高职学生逃学愈演愈烈的现象以及原因分析,可以综合来思考这些问题。
课堂上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教室,教室基是固定的,标准几乎也是一样的,学生和教师都几乎完全熟悉,都在自己的固定想象当中,是不可改变的。那么就剩下学生和教师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整体上看,学生不能选老师,老师不能选学生。这是第二固定。在这方面就需要从学生一开始就加强学习院校的规章制度,上课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大学规划,最好再有大学导师提供辅导,激发学生理想实现行动。
学生自身知识素质差别较大(单招和统招),上课首先承认这一点,给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到底覆盖多少学生为目标,80%、90%、70%等,这其实也在高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很多高中分高职班和大学班等等。其次到了高职到底是否怎么来看这个层次?
学生高中与高职理念的转变理解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上高职具有家庭背景和承若,没有动力,继续延续一些不良的习惯,睡懒觉、打游戏、上课上网等等;一部分学生为了赚钱减轻家庭负担,首选打工或其他,找各种理由逃课;一部分学生努力学习,但力不从心,从而影响学习上课专注度,存在断续隐性逃课(玩手机或其他)。导致班级学习环境不利于上课。对策:让学生签一份上课不玩手机的承若书,一方面让学生有所承若,心里有所顾忌,这可能会有效阻止一分部学生,至于其他就看上课老师了。
定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把学生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有兴起爱好,形成每个班级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举行一些比赛运动和活动,就能让学生与学生增加交流,就能形成气氛活波的一个班级,能够产生无形凝聚力,这非常有利于上课。
定期进行座谈会或讲座。及时让学生、老师都知道班级个人都所面多的问题,通过大家的努力一起来面对和解决它们,也同时增加学生和老师的情感;定期的专业前沿讲座有利于学生投入到专业兴趣上来,这样就更利于上课了。
老师课程把握了,学生进入课堂就需要把他们完全调动和吸引住,就需要老师完全掌控课程体系和实践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课外下很大功夫来完成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建铁.高职大学生逃课的背景分析[J].职业圈,2007,09:108-110.
[2] 刘翠霞.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0-29.
作者简介:杨晓菊(1982-),学生干事,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