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中“校—院—系”联动与分层次教育

2016-12-05 10:08曾国强何志华周君威李少达葛良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系部校级双创

陈 川, 曾国强, 何志华, 周君威, 李少达, 葛良全

(1. 成都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2. 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3. 成都理工大学 共青团成都理工大学委员会, 四川 成都 610059;4. 成都理工大学 教务处, 四川 成都 610059)



双创教育中“校—院—系”联动与分层次教育

陈 川1, 曾国强2, 何志华3, 周君威2, 李少达4, 葛良全2

(1. 成都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2. 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3. 成都理工大学 共青团成都理工大学委员会, 四川 成都 610059;4. 成都理工大学 教务处, 四川 成都 610059)

针对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存在的“校—院—系”三者定位不准确、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校—院—系”联动合作体系的思路,并在该体系中采用4层架构方式实施分层次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分解为专业教育、竞赛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4个层次,并分别在专业系部、二级学院及校级机构中分层次、分类别实施,从而形成金字塔式双创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惠及更多学科专业的学生。

“校—院—系”联动; 分层次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金字塔教育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导性文件,对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1-3]。在实施双创教育过程中,学校、学院、系部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角色定位、分工合作等方面还存在模糊不清,甚至矛盾冲突等现象。在双创教育中校级平台往往能在高校、地方政府、教育部获得较多的资助与支持,但由于缺乏学院足够力度的支持,以及缺乏足够多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的加入,往往出现“空心”情况:一方面经费执行力度不好,成果收效

不明显;一方面学院、系部不明确在双创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无法获得相应的权力与资源,部分存在貌合神离的现象,从而导致双创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在新的时期,随着双创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于传统的学科专业竞赛而言,在部分高校可能存在软弱化、边缘化的趋势[4]。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构建“校—院—系”联动合作体系,在该体系中根据三者各自的定位,分清职责、明确责任,采取分层次、分阶段方式开展双创教育,形成金字塔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而推动双创教育的大力发展。

1 4层架构的分层次教育

4层架构的分层次教育分为专业教育、竞赛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配合。专业教育是处于最底层和最基础的教育,立足于专业系部,着力于学科专业,依托于专业教师,以绝大部分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与主体[5]。竞赛教育立足于高校的学院平台,以学院为单位组织调配资源,重点实施针对各学科专业竞赛的教育。竞赛教育层次高于专业教育,教育实施对象则是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相对更优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立足于高校的学院平台,根据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专业方向,从最优秀的大学生中选拔出拔尖人才,实施有针对性、全开放的创新教育。从专业教育、竞赛教育到创新教育,更多培养的是专业技能拔尖的人才,但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社会发展的需求。创业教育则立足于高校的校级平台(团委、科技园[6]等),对拔尖的专业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训练,从而完善其综合能力,尤其是重点提升满足市场需求的各项能力。

4个层次的教育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目标方向,相互之间关联配合,存在选拔递进逻辑关系。通过4层架构的分层次教育实施,可形成正金字塔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构。图1为4层架构的分层次教育体系图。

图1 “校—院—系”联动体系与分层次教育

1.1 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处于最底层和最基础的教育,立足于专业系部、着力于学科专业、依托于专业教师,以绝大部分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与主体。主要通过设立开放课题与创建“创新实验班”2种方式来实施专业教育。各高校可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各专业系部设立创新实验班,每个专业根据学生规模设立1~3个班级。创新实验班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卓越工程师建设经费、教学实习计划、实验室建设日常耗材及专项经费。主要支持的活动有大学生日常课外活动小制作、开放课题的实施执行、专业综合实习与课程设计等。专业教育通常在系部的专业实验室内开展实施,并建议实行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对其在专业实验室中开展的各项学术活动予以指导、帮助。导师负责制定专业教育的方向、明确具体课题、安排好实施进度,最后负责统一收集结题内容。

通过专业教育的实施可在最大覆盖面上培养优秀大学生,提高其专业素养、实践技能,并初步具备创新能力。专业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也能够让创新教育有扎实的土壤、丰富的素材和营养。专业教育中往往蕴含了大量尚需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而这些科学与技术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则必须依赖于扎实推进的专业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专业、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只有专业教育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让创新创业教育在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专业中开花结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2 竞赛教育

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想在教案设计时,要穿插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分小组、口语作业、课前准备作业、课上讨论话题、与英语有关的才艺展示。然后邀请学生展示。其次还要多增添空乘英语的口语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还是更希望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的,尤其是在他们做过充足准备后,很多不积极的学生也会积极表现。

竞赛教育立足于高校的学院平台,以学院为单位组织调配资源,重点实施针对各学科专业竞赛的教育。竞赛教育层次高于专业教育,教育实施对象则是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相对更优的大学生,尤其是从专业教育的创新实验班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大学生。传统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对大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科技竞赛不仅直接提升了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积极地影响大学生本专科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地促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从而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通常由各高校的教务处、团委来牵头举办,在目前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现有的组织方式已经未必适合。近几年双创教育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些教育活动目前更适合放在校级平台,如教务处、团委、大学生科技园等机构。因此,为了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应将传统由教务处或共青团委牵头组织的大学生科技竞赛[8],根据竞赛本身服务的学科专业、各学院的具体情况、竞赛的历史承办情况等,将各类高级别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下放给相应的学院。由各学院在各自的专业实验室、院级创新教育基地、院级工程训练中心开展。由于大学生科技竞赛通常不是只涉及1个专业,参加竞赛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因此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指导教师应从不同学院、不同相关专业进行选拔,由竞赛负责学院统一组织协调。

通过将大学生科技竞赛下放到相关学院,避免校级机构直接干预或指导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从而将校级机构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大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院、系部的活力,将专业教育与竞赛教育做好。竞赛教育下放给学院后,竞赛过程中产生的优秀参赛作品与成果则统一汇总到校级平台,从而做到分而不散、放而不掉。实现权力下放、指导下放、经费下放、资源下放,但所有的成果则统一汇总,保证每个高校的对外窗口只有一个或只有一个层次,使学院专心于专业教育、竞赛教育。

通过竞赛教育的实施,可将专业教育中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为拔尖人才,并通过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竞赛,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设计训练等活动,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使传统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与现今的创业教育创业活动有所区别,明确科技竞赛的立足点、施力点,并能与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做到相辅相成,百花齐放。

1.3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比专业教育、竞赛教育层次更高的教育。专业教育与竞赛教育的知识点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强,但引导性较弱、开放性不足。创新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开放性、自主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教育必须依托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平台,完全开放性地让拔尖本科人才在其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思维训练、创新方法训练等内容,并有意识地引导其在专业领域中以创新思维与方法,创新性地解决实际的工程与科学问题。在创新教育中创新思维训练教师与专业训练教师共同构成导师队伍,为每个学生配备双导师,真正地做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竞赛教育的结合。

通过将创新教育落实于学院,可使创新教育不至于落入空泛的思维训练误区,也可避免传统不科学、不系统的盲目创新。目前各省市都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申报工作,但创新创业载体通常都笼统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载体之中并未加以区分。建议将载体中的创新创业苗圃设立在高校中的每个学院,充分发挥学院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而创新创业孵化器、科技园等载体建设在校级平台之中,这样可最大限度发挥校级平台资源合理调配的作用,并可做到统一窗口对外宣传合作,开展产学研活动。

1.4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首要活动与首要内容,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各高校所提供的环境平台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对高校所能提供的各种培训、指导的服务要求更高。目前教育部、各省市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9]。目前比较主流的创新创业活动有教育部推行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各省市区级别的创业大赛等。为能真正在各类创业大赛中获得佳绩、真正推动落实创业教育,还需要各个高校做好“校—院—系”三者联动,进行职责分工、角色定位,做好各自的工作,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分解细化到高校的各个机构部门、各个专业教师、各个训练导师,并最终使广大大学生真正受益。

建议将创业教育归口于校级平台当中,各个高校成立校级的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大学生科技园等。从各个学院选拔出优秀专业教师参加KAB和SYB训练营,首先从师资上打造更适合于现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队伍,使指导教师不单纯从专业上进行指导,也不单纯地从商业与市场角度加以培训,应使专业训练与创业训练二者有机融合。

专业教育、竞赛教育与创新教育更多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学习、思维方法训练、创新能力培养,而创业教育则更加侧重于创业能力的培训,主要涉及决断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目前许多有条件的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学院,将创业教育更加规范化,成立专门的师资、建立专业的创业课程,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做法。

将创业教育纳入校级平台是目前最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创业教育需要投入的师资、空间场地、资金、管理都远不是一个学院所能承担的。学院受限于自身的学科专业,往往只能侧重于某些方面,尤其是在市场把握、创业训练方面,传统的理工科院系尤为薄弱,因此不建议放在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同时,为了保证每个高校对外的科研服务、成果转化的窗口是统一的,也建议将创业教育放在校级平台,才能更好地以学校层次将每个学院、系部的不同学科专业的创新成果纳入校级平台,建设专业的创业导师队伍,将优秀的创新成果加以转化,将创新团队转化为创业团队,最终与市场对接,培养一批具有成为企业家潜质的顶尖大学生创业人才。

2 “校—院—系”联动体系

在4层架构的分层次教育实施基础上,校、院、系三者依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从而形成联动体系,促进双创教育的正向激励作用。图2为“校—院—系”联动体系示意图。

图2 “校—院—系”联动体系

在体系中专业系部处于最基层,直接与广大学生接触,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不同的专业教育。专业系部由所在学院统筹管理,由学院确定考核目标与绩效评价,具体的组织实施与经费执行管理则由系部独立运行,从而可提高专业系部的自主性,激发专业负责人与专业教师参与双创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体系中学院一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既要组织管理好学院内部各系部的教育活动,又要协调好与多个校级机构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管理者,也是一个执行者,在对系部开展的专业教育中起到管理、监督、考核作用,对本学院内部的竞赛教育与创新教育又要起到执行者的作用,还要接受校级机构的监督与考核,因此在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也是该体系能畅通运行的重要节点。

体系中校级机构通常有共青团委、科技处、教务处并统辖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等[10]。校级机构在体系中主要起到资源统一调配、市场对接与外联合作等作用。

体系中系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进入学院层次开展竞赛教育与创新教育,学院与系部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内在技术能力与专业技能开展教育培训;体系中的校级机构则主要承担大学生素质能力与社会、市场需求的对接,能否将系部,学院培养的优秀专业人才转化成为可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经济需求的高级创新创业综合人才,则主要依靠校级机构这个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训练[11-12]。通过体系的建立可理清“校—院—系”三者定位关系,形成积极的正向激励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最终批量培养出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创业的高水平综合性人才。

3 激励措施与配套政策

“校—院—系”联动合作体系与分层次教育的实施还需要有相关的激励措施与配套政策,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首先是对大学生的激励措施:对于参加了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完成开放课题且考核合格的予以学分奖励,获得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的在奖学金评比、保送研究生中予以相应权值的加分,成果突出者可直接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对于个别创业突出的学生可实施特殊授位;在双创教育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拔尖人才可优先留校任教为高校创新创业辅导员。其次是对专业教师与创新创业导师的激励:指导创新创业团队成功入驻高校大学生科技园并注册成立公司的,可在职称评定时等同于SCI或SSCI论文;对于学院、系部等机构或部门,可在年终考核中考核其双创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将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并分别计算权值,从而可激励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孵化器等积极投入到双创教育当中。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体系,是一种融入在大学生教育培养中的工作理念并贯穿在教育实践中的原则方法和育人过程中的精神指向,以及用这样的工作理念、原则方法、精神指向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用创新来支撑创业。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是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潜质的重要举措。新时期下,在高校中推动双创教育的开展,有必要理清“校—院—系”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可服务于双创教育的资源与力量,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开展双创教育。

References)

[1] 张华.如何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四维联动”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4(8):94-96.

[2] 王琳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2):82-87.

[3] 蔡杰,韦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36-37.

[4] 刘丽,朱晓林,马晓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4):180-183,191.

[5] 李升和,周金星,许雪萍,等.专业基础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3):52-55.

[6] 张长青.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经济研究导刊,2014(4):273-274.

[7] 于海,赵雅静,付凤至.浅析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J].高教学刊,2015(14):16-17.

[8] 宁静峰,姜妍.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作平台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9):97-99,141.

[9] 郭伟,孙海燕,韩姗姗.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2):52-53.

[10] 郑彩莲.论高校团组织如何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0):20-23.

[11] 曾国强,吴刚,李勍,等.联合实验室培养电子类卓越工程师模式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8):34-36.

[12] 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School-College-Department” linkage cooperation and hierarchic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Chen Chuan1, Zeng Guoqiang2, He Zhihua3, Zhou Junwei2, Li Shaoda4, Ge Liangquan2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2. College of Nuclear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China; 3. Committee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4.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The problem of “University-College-Department” positioning is not accurat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not clear to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cently.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the linkage cooperation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College-Department” is proposed, and the system adopts the four-tier architecture to implement the sub-level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decomposed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peti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And it is classified to be implemented in professional department in colleges, associate school and school organization, respectively, thus forms the pyramid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t can ful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masse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benefit mor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of having a great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chool-College-Department”linkage; stratifie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 of pyramid

10.16791/j.cnki.sjg.2016.11.054

2016-05-31 修改日期:2016-07-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474159);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JXGG201408,10912-JXGG201532);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11100-14Z00331);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13JGZ14);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建设试点”(川教改办[2015]4号)。

陈川(1981—),女,吉林梅河口,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核电子学与核仪器

E-mail:17103738@qq.com

曾国强(1980—),男,福建福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校电子与核仪器.

E-mail:24829500@qq.com

G642.0

A

1002-4956(2016)11-0208-05

猜你喜欢
系部校级双创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科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