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语义选择分化现象的生成句法分析
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类特殊语义选择分化现象,动词可以选择不同名词作为对象。既往研究认为这种现象由词汇语义的自然属性决定。本研究经过实例拓展认为,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在drink例中,优选后自然属性恰好匹配;在break例中,自然属性不匹配,语义调节机制和优选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以不同数量的DP结构来体现两例的结构差异,并认为break例中DP的语义自足和结构不可及提供了DP语段地位的实据;两个DP投射为D’P体现了不同的投射机制,即语义自足但能整合且有介词或连词维系结构。
语义选择分化;主要信息词项优选;语段;投射
英汉语中均存在一类特殊的语义选择分化现象,如:
(1) A. drink a bottle of wine
B. break a bottle of wine
(2)A.喝掉一瓶酒
B.打碎一瓶酒
在以上英汉语实例中,无论是a bottle of wine还是一瓶酒,在语义指称上均指作为液体的酒和作为固体容器的结合体,但是,在drink或“喝”所生成的结构中,动词语义指向的对象无疑是作为液体的酒;而在break或“打碎”所生成的结构中,动词语义指向的对象无疑是作为固体的容器。因此有相同语义指称的结构在进入句法推导后却形成了语义选择的分化现象。
前期的研究(詹人风,1997;Nina ,2015)认为,英汉语实例中的AB结构在结构生成上没有差别,在语义选择上有差别。在分析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分析词类特殊语义选择的语义句法特征,并结合这一语义选择的特殊实例反观语段理论关于DP语段的界定和投射理论中有关投射的机制。
Niina Zhang(2015)在Cowper(1992)、Sportiche(1995:356-398)研究的基础上,曾结合成分选择(C-selecting)和语义选择(S-selecting)分析这一特殊语义选择实例。其研究的主要结论是:“drink a bottle of wine”“break a bottle of wine”在成分选择上没有差异,动词都选择DP投射为VP结构;两者差异主要在于语义选择方面,在drink例中,选择[liquid+]语义特征;在break例中,其选择[liquid-]语义特征,汉语亦然。Zhang的这一分析,实际表明两者结构上没有差别,只是drink、break的词库语义特征差异形成了对a bottle of wine词库语义特征选取的差别。Drink对[liquid+]的要求选择了wine自身携带的[liquid+]特征,break对[liquid-]的要求选择了bottle自身携带的[liquid-]特征。
Zhang的结论自然符合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常识判断。但是细究起来,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挖掘。比如,在“I have used a bottle of wine when I was preparing the dish”中,use自然与drink不同,drink对[liquid+]强制要求使其只能在语义上选择wine的[liquid+],但use没有对[liquid+]的强制要求,理论上应该可以自由选择bottle或者wine,而实际情况是此处use在语义上只选择wine。又如,在“I have broken a box of eggs”中,break对[liquid-]的要求,理论上看也可以自由选择box或者eggs,而实际上break此处语义选择eggs。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拟结合语义句法对上述语义选择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完整反映这类特殊语义选择的句法语义实质。
2.1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分析
本研究将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架构内对相关实例的词库语义信息进行分析。生成词库理论认为一个词项的词汇语义表达包括4个层面,即论元结构、事件结构、物性特征、词汇类型特征。除了一般较为熟知的论元结构和事件结构外,物性特征主要考察构成角色、形式角色、功用角色和施成角色。词汇类型特征指基于物性特征的词汇语义特征(Pustejovsky,1991:409-441;1995;2001:91-123)。下面将结合前面所举的实例加以分析。
先看“drink a bottle of wine”,在这一结构中包含动词drink和名词组a bottle of wine。名词组a bottle of wine含两个论元,bottle和wine;名词组没有事件结构;就物性特征而言,a bottle of wine在没有同动词组合前,并没有明确的功用角色和施成角色,其构成角色也是bottle和wine,其形式角色是bottle对wine的容纳关系;就词汇类型特征而言,bottle具有自然性的固体特征,wine具有自然性的液体特征。动词drink包含两个论元,施事和受事,事件结构为过程;物性特征中与动词相关的功用角色就是受事,施成角色就是施事;就词汇类型特征而言,施事具有自然性的有生命特征,受事具有自然性的液体特征。具体语义图谱为图1。两者的语义图谱显示,drink功用角色受事的液体特征同wine的液体特征匹配,同bottle的固体特征不匹配,drink因而在语义上选择wine。
图1 “drink a bottle of wine”的语义图谱
而如果是“use a bottle of wine”,则语义图谱为图2:
图2 “break a bottle of wine”的语义图谱
由于use对于作为功用角色受事的自然性特征没有要求,会造成use语义选择的困难,即a bottle of wine名词短语两个论元中哪一个应该成为受事?
本研究认为,除了词库语义框架所设定的词汇语义的4个基本面外,对于a bottle of wine这样包含两个论元的名词短语,在进行词汇语义分析时,还应包含两个论元在语义主次方面的相关信息,而含主要语义信息词项将被优先选择。对于“use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的名词短语a bottle of wine,承载主要信息的词项wine得到use的优先选择。因为a bottle of wine是一个量词结构,量词作为名词限定成分,只提供名词附加的数量信息。而反观“drink a bottle of wine”结构,wine也是a bottle of wine的主要语义信息。因此,“drin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动词drink在语义选择时,也遵循主要信息词项优先选择机制, wine的语义信息被优先选择。在这一选择过程中,drink对受事的液体特征要求恰同wine论元的液体特征匹配。
再看“break a bottle of wine”,本研究认为,该结构中“a bottle of wine”在词库语义框架的4个基本面上没有不同。但是由于break物性特征中作为功用角色的受事需具备自然性的固体特征,其在遵循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时,固体特征与承载主要语义信息的wine所有的液体特征不匹配,两者在语义上不能汇聚而形成推导失败。此时语义生成机制中的类型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语义信息发生迁移,语义推导得以汇聚。
语义生成机制中的类型调节机制指词汇从相关物质实体中继承某一语义特征以符合语义匹配的要求。以“wipe hands”为例,wipe要求宾语有surface特征,hands虽然不能直接满足要求,却可以从它的上位类物质实体中继承一个surface以满足语义匹配的要求。如果说在这一实例中, 作为整体的hands从其上位部分的物质实体中通过继承实现了语义调节,那么,在brea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作为整体的a bottle of wine则通过主要语义信息的迁移形成了语义调节。主要语义信息从一般量词结构的名词中心语wine移向了量词bottle。break继而重新依据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在语义上选择bottle,两者的语义类型也因之匹配。
在“brea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bottle是语义信息的主体这一判断可以在认知语义和句法转换两个方面得到验证。从认知语义角度看,a bottle of wine名词组中两个论元是容纳关系,bottle容纳wine。而break动词语义施加的实际对象是bottle。从句法转换看,就例(3)而言:
(3) I have drunk a bottle of wine.
可以提问为:
(4)How much wine have you drunk?
例(3)中的a bottle of 可以转为例(4)中作为限定修饰成分的how much,反过来证明了bottle作为限定修饰语,wine作为名词中心语的主次关系。而对于例(5)来说,
(5) I have broken a bottle of wine.
不可以提问为:
(6)How much wine have you broken?
即使提问,也需提问为:
(7) How many bottles of wine have you broken?
则可以反观(5)中bottle作为主要语义信息不可或缺的地位。
对于“break a box of eggs”,由于eggs满足自然性的固体特征,因此主要语义信息选择机制发挥了作用,break在语义上直接选择eggs,而非box。
2.2关于语义研究的结论
Niina Zhang认为,drink a bottle of wine和break a bottle of wine在语义选择机制上的差异是由词项语义的自然属性特征引起的。本研究基于生成词库理论,并经过语例拓展后发现:两例语义选择都遵循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在前例中drink和wine词项语义的自然属性恰好匹配;而在后例中,break和wine词项语义的自然属性不匹配,语义生成机制中的语义调节机制发挥作用,break再由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选择自然属性匹配的bottle。这样的分析思路可以解释本研究所涉及的拓展语例,因此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在形式语义层面分析了两例语义选择的差异后,本研究将分析如何在形式句法层面体现这种差异,以期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由于两例都遵循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而差别在于主要信息词项不同,因此句法分析的重点是体现这种差别。
3.1真伪部分结构差异的借鉴意义
既往的研究认为(Hoeksema,1996;Stickney,2007:406-415;程工,杨大然,安丰存,2015:1-8),存在真伪两类不同的部分结构(partitive structure),两类结构存在结构差异。以“a box of those chocolates”和“a box of chocolates”为例,前者为真部分结构,后者为伪部分结构(pseudo-partitive)。
真部分结构的句法形式特征为,结构中两个名词前均包含determiner成分,如在前例中,chocolates前含限定成分those,box前含限定成分a,其在语义上表达特定整体中的特定部分,其准确的汉语意义为“那些巧克力中的一盒”。伪部分结构实际上是量词结构(quantitative structure),其句法形式特征为只有数量名词前含限定成分,其在语义上表达数量,意为“一盒巧克力”。生成句法对两者的结构描写分别为(Stickney,2007:406-415):
图3 “a box of those chocolates”结构示意图
图4 “a box of chocolates”结构示意图
在图3中,存在两个DP语段(关于DP的语段性质将在下面的行文中详尽讨论)。位于树形图较低位置的DP语段包含一个结构中心语NP“chocolates”,位于树形图较高位置的DP语段包含一个结构中心语NP“box”。两者相对独立的结构地位体现了整体意义和部分意义的并存性。在图4中,只存在一个DP语段,该DP语段的结构中心语为NP成分chocolates,而量词box及功能成分of则都是NP中心语的限定成分。单一的DP结构特征体现了量词结构以量词描写名词中心语的语义属性。下文将借助真伪结构的结构差异分析“drink a bottle of wine”“brea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两个“a bottle of wine”的结构差异。
3.2本研究的句法分析
按照上文分析,“drin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的“a bottle of wine”就是一个量词结构,因此可以参照“a box of chocolates”的结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以NP结构为DP结构中心语,可以体现drink优选主要信息词项的语义选择机制。
图5 “drink a bottle of wine”结构示意图
对于“break a bottle of wine”中的a bottle of wine,其语义特征则和部分结构a box of those chocolates的语义特征类似。在部分结构中,存在两个语义实体a box和those chocolates,两个语义实体间存在部分和整体关系。按照语义生成机制,这里a box借助语义生成的类型强迫机制,以其内在容纳的chocolates来构建a box的部分语义。bottle和wine也是两个语义实体关系,两个实体间存在容纳关系。另外,从语义选择机制看,以(8)(9)为例:
(8)I have eaten a box of chocolates.
(9)I have eaten a box of those chocolates.
在语义选择机制上,例(8)(9)也存在类似drink或break a bottle of wine的主要语义信息迁移。在例(8)中,承载主要语义信息的是chocolates,a box表达吃掉的chocolates的数量,是附加信息。而在例(9)中,a box先通过类型强迫构建部分those chocolates的信息,再通过类型调节机制,使主要语义信息发生从those chocolates 向a box的迁移,成为eat语义选择的对象。从认知语义角度看,“吃”语义施加的对象不是作为整体的those chocolates,而是由a box 提示的作为部分those chocolates的语义信息。
因此,不论是从语义实体的数量,还是从主要语义信息的迁移情况看,“break a bottle of wine”中的a bottle of wine都和部分结构类似。因此,可以参考部分结构的结构图对其进行结构描写:
图6 “break a bottle of wine”结构示意图
另外,语义选择的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通过句法结构上的近邻关系体现。该结构包含两个DP,每个DP结构各含一个NP中心语,位于结构树高层的NP由于离V成分近,因而得到优先选择。两个DP结构各含一个NP中心语,体现了语义上bottle和wine作为两个语义实体的特征;bottle位于结构树的高层而得到V的优先选择,体现了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因此借助部分结构的结构图,“break a bottle of wine”的词库语义信息得到了较好体现。
以上结合英语“drink a bottle of wine”和“break a bottle of wine”这类特殊语义选择的语义句法分析,同样适用于汉语结构“喝掉一瓶酒”和“打碎一瓶酒”。对这类特殊语义选择现象所进行的语义句法分析,有助于探讨生成语法近期理论中的两个热点问题:语段理论中DP语段的界定和投射理论中的投射机制。
4.1对DP语段界定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生成语法研究进入了语段理论阶段。乔姆斯基有关语段的论述集中见于Derivationbyphase(1999)、OnPhases(2005)等论文和著述中,在这些著述面世后,很多生成语法领域的研究重点转以语段来探讨句法操作。但是,语段理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语段本身的界定。这其中就包含DP是否是语段的争论。
对于语段的界定,参照乔姆斯基(1999)自身的阐述和各家(Gallego,2010;Citko,2014)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语义的自足性和句法的不可及性。参照这一原则,语段研究早期就明确界定vP和CP是语段。就vP而言,从语义角度看,vP包含完整自足的事件语义信息:按照论元统一指派假说,内外论元以及动词都包含在vP结构中,因此vP包含完整事件信息;从句法角度看,在结构推导中,vP具有结构的不可及性,在结构推导中可先行拼出,不可及性由句法阻隔效应验证。就CP而言,从语义角度看,CP包含完整自足的句子语义信息(包含事件语义信息和时、体、情态、语气等相关信息);从句法角度看,CP具有句法阻隔效应,因此也具备句法结构的不及性。可以说,从语义自足性和句法不可及性出发,vP和CP的界定并无太多争议。
对DP的语段界定则存在争议。有研究(Citko,2014)认为DP可以界定为语段,这一界定的主要依据是DP在语义上具有自足性。以(10)(11)为例:
(10) The enemy destroyed the city.
(11) the enemy’s destruction of the city
例(10)包含一个vP语段,该语段包含内外论元和事件,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语义结构。 例11是一个DP结构,结构中心语NP为destruction,中心语前包含一个限定成分the enemy,中心语后包含一个补足成分the city。其结构图示如下
在这一结构中,有一个已经名词化了的完整的事件语义,因此该DP具有语义自足性。语义自足性是界定语段的基础。从例11结构的语义自足性出发,相关研究认为DP应该是vP、CP外的另一种语段类型,该类语段标示完整自足的事物意义或名词化事件意义。
也有另一部分研究(Grewendorf & Kremer,2009)认为,将DP界定为语段不合理。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乔姆斯基关于词类转化发生在词库层面,不发生在句法层面的论述。生成语法的最简理论和语段理论以来,乔姆斯基严格限制句法操作所涉内涵,合并与移位操作对象应为词库提取的词项。词类转化并非句法转换,而是词法转换,因而在词库层面进行。动词转变为名词及其带动的相关论元结构变化,在乔姆斯基看来,都是词库层面的操作,即上文图示的结构推导非句法推导而是词法推导。而vP作为完整事件意义结构的推导在句法层面进行,语段的语义自足和结构不可及只在句法层面有意义。因此将词库层面的DP同句法推导层面的vP进行类比,进而认为DP也是语段并不合理。
但是,本研究的相关实例却提供了DP可以界定为语段的证据。比较“drink a bottle of wine”和“brea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的a bottle of wine, 两结构中的bottle均为NP,可是前者的NP“ bottle”只是充当量词的一个限定成分,而后者的NP“ bottle”却是承载break语义的中心语。前者的bottle只有在合并了NP中心语wine和前位限定成分a构建一个DP短语之后,才具备完整自足的意义,进而承载drink语义。而后者bottle通过和前位限定成分a构成DP,wine通过和空前位限定成分 ø 合并构成DP,都满足了语义自足的要求,进而成为两个独立的语义实体。
这一分析表明,不借助词库层面的词类转换分析,也能获知NP并不具备语义的完整自足性;DP具备语义的完整自足性,因此在语义上具备语段的特征。
再看结构的不可及性。在“drin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a bottle of wine整体构成一个DP。该DP结构中做量词的NP “bottle”并不影响drink探针(probe)探及目标语-DP结构的中心语NP “wine”并进行基于主要信息词项的语义选择,同时实现相关自然属性语义特征的匹配。但是在“break a bottle of wine”结构中,a bottle of wine包含两个DP,虽然在结构上我们按照结构近邻原则体现break对于主要信息词项bottle的优先选择。但是这里结构的不可及也在发挥作用。由于DP的语义自足,其在结构上具备不可及特征。因此break探针只能探及第一个DP的NP中心语bottle。而由a bottle形成的DP则在句法上构成句法阻隔效应(syntactic barrier),break探针无法探及第二个DP的NP中心语wine。因而DP显现出句法结构上的不可及性。
由相关实例可以得知,DP在语义上满足完整自足的要求,在句法上又体现不可及特征。而这里依托的相关实例,由于不基于同vP结构的类比,且相关语义和句法分析都针对已从词库提取的词项,因此能更有效地解释DP的语段特征。
4.2对投射的理论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作为传统生成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核——投射概念日益受到挑战。有研究认为,在语段理论的框架内,动态的句法操作仅包含合并与移位;投射作为结构分析的手段和表征式生成语法研究框架内的理论残留应该得到清理。但是,乔姆斯基2013年以来的系列论文Problem of Projection(2013:33-49)和Some Core Contested Concepts(2015:91-104)则认为必须捍卫投射作为句法操作第三要素的重要地位。在乔姆斯基看来:
(12)Can eagles that fly swim?
一句中,如果eagles that fly在句法推导的进程中得不到正确投射,句子的生成将存在问题(Chomsky,2013:38)。
乔姆斯基还进一步阐述了几种不同的投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基本合并模式,合并选择α,β生成{α β },由于α β是各自独立成分,因此该结构不形成投射。第二种模式是{H XP}模式,H是核心成分,成分统制XP,两者形成投射。投射的结果形成以H为中心的HP。第三种模式{XP YP}最为复杂,两者合并不是基本合并,必须形成投射,但XP、YP都不是核心成分。对于这种情况,乔姆斯基设定了两种可能的投射方法。一是通过XP、YP其中之一移位,形成包含核心成分的局面,进而形成投射。这种投射的典型情况是{NP {v VP}}投射,在句法推导的过程中,vP的外论元NP从v的内标示语移至外标示语位,就会形成{NP {v VP}}的格局。但此时结构不能投射,影响后续推导。解决的方法是NP移位至T的外标示语位置,留下v和VP投射成vP。
另一种是通过特征共享的方法形成投射,如下例(句例引自Epstein, Kitahara & Seely,2014:465):
(13)[ In which Texas city did they think [t2[C [TP the man was assassinatedt1]]]]?
例(13)是合法的句式结构,但是例(13)结构中的in which Texas city经过连续层阶移位而来。句中标示的t1和t2就是in which Texas city曾经在句中占据的位置。例(14)显示其移位至t2位置时的状态,in which Texas city不能停留在这个位置(即例(14)句法不能成立)。原因在于作为一个XP结构,其不能和YP(此处为CP)形成投射。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移动XP到“did they think”这一CP结构前,XP的Q特征和“did they think”这一CP的Q特征共享,投射成立。
回到我们所探讨的“break a bottle of wine”。此例中也存在XP和YP投射的问题。a bottle和wine均为DP,按照常规的句法推导,两个DP结构无法形成投射。如在双宾结构(ditransitive)句子中(例15),
(15) I gave this girl that pen.
两个DP“this girl”和“that pen”无法形成正常投射。DP的形式特征为格特征。虽然两个DP具备共享的形式特征,即两者均为宾格。但是此处特征共享并不形成投射。在这一结构中,this girl和that pen分别与v和V投射生成vP和VP才保证了投射的可能和推导的推进。而a bottle和wine作为两个DP,各自在语义上具有自足性,但是两者又形成一个语义整体,反映器物之间的盛纳关系。本研究认为,两个DP成功投射的机制既非移位,也非特征共享。这一投射在语义机制上由两个DP语义自足但又能有效整合加以保证,在句法结构上由介词of对两个DP的维系加以保证(Adger,2003)。
这一投射允准机制在其他语例中也有所体现,如(16)中:
(16) This boy and that girl are my good friends.
作主语的两个DP均为自足的语义实体,但是两个DP若不能有效投射,动词的一致特征就不能得到核查。此处两个DP的成功投射也与语义自足但能有效整合有关;句法结构上连词and又起到对两个DP的维系作用。结构图示为(D’P在v的内标示语位置主要依据论元统一指派假说,能够更好体现主谓一致特征核查):
图9 两个主语DP投射示意图
结合上文的分析,本研究认为,{XP YP}的投射,除了乔姆斯基提供的移位机制、形式特征共享机制之外,还有本例所提供的语义自足整合、句法成分维系机制。
英汉语中均存在一类特殊的语义选择分化现象,在这类现象中,动词可选择不同的名词成分作为对象。Niina Zhang的研究认为,这类特殊的语义选择现象主要由语义自然属性所决定,drink对液体特征的要求使其选择wine的液体特征;break对非液体特征的要求使其选择bottle的非液体特征。但是,本研究经过对相关语例的拓展分析发现,在语义选择中发挥作用的是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在drink例中,依据这种优选机制,drink选择wine与其匹配,而两者的自然语义属性恰好匹配。在break例中,由于break和wine的自然语义属性不能匹配,因此语义调节机制使主要信息转向bottle,进而依据优选机制形成语义选择和匹配。
为了体现这种语义属性的差异,本研究借助真伪部分结构的结构分析法对两类不同的语义选择进行了结构分析。对于drink例,设定单一的DP结构,而wine则以NP中心语的形式呈现在结构中;对于break例,设定两个DP投射成D’P,两个DP各含一个NP中心语。
本研究还进一步就相关结构,结合语段理论和投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break例中,两个DP均为语义自足体,这满足了DP作为语段的语义自足性要求;位于结构底层的DP不能为break语义探针探知,这体现了DP作为语段的结构不可及性要求。因此,该例提供了DP为语段的证据。而两个DP投射为D’P,则体现了结构投射的另一种机制,即两者语义自足但可形成整体,在结构上由介词或连词结构维系。
Adger, D. 2003.CoreSyntax:AMinimalistApproac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omsky N.1999.DerivationbyPhase[M]. MIT,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Chomsky N.2015.Some Core Contested Concepts[J].JournalofPsycholinguisticResearch, (44)1: 91-104.
Chomsky, N. 2013. Problems of Projection[J].Lingua(130): 33-49.
Chomsky,N.2005.On Phases[G]∥Otero,C,P.FoundationalIssuesinLinguisticTheory.Cambridge, MA: MIT Press.
Citko, B. 2014.PhaseTheory:AnIntrodu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wper, Elizabeth, A.1992.AConciseIntroductiontoSyntacticTheory[M]. Chicago: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Epstein, S, D. Kitahara, H. & T. D. Seely, 2014.Labeling by Minimal Search: Implications for Successive-Cyclic A-Movement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Postulate “Phase”[J].LinguisticInquiry, (45)3:463-481.
Grewendorf, G. & J. Kremers. 2009. Phases and Cycles: Some Problems with Phase Theory[J].TheLinguisticReview(26)4: 385-430.
Hoeksema, J. 1996.Partitives:StudiesontheSyntaxandSemanticsofPartitiveandRelatedConstructions[M].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Niina, Ning, Zhang.2016. Understanding S-selection[J].ChineseLinguisticStudies(37):156-174.
Pustejovsky, J. 1995.GenerativeLexicon[M]. Cambridge: MIT Press.
Pustejovsky, J. 1991.The Generative Lexicon[J].ComputationalLinguistics, (17)4:409-441.
Pustejovsky, J. 2001. Type Construction and the Logic of Concepts[G]∥ P. Bouillon & F. Busa.TheSyntaxofWordMean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ortiche, Dominique. 1995. Sketch of a Reductionist Approach to Syntactic Variation and Dependencies[G]∥ Hector, Campos and Paula, Kempchinsky.EvolutionandRevolutioninLinguisticTheory. 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Stickney, H. 2007. From Pseudopartitive to Partitive[G]∥ Marinis,T.Proceedingsofthe2ndConferenceonGenerativeApproachestoLanguageAcquisitionNorthAmerica(GALANA). Somerville, MA.
程工,杨大然,安丰存.2015.量词结构语加部分结构的统一分析[J].当代语言学(1):1-8.
詹人风. 1997. 现代汉语语义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校:路小明
A Generative Syntactic Approach to a Special Semantic Diversion
ZHANGZhiyi
There exists a structure with special semantic selection diversion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where the main verb can semantically choose different NPs. The former study deems that this phenomenon is the result of the natural feature of the lexical items. After the exploration of more concerning cases,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different mechanism,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the lexical items with focused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the case of drink, the natural features match accidentally after optimal selection while in the case of break, the natural features fail in matching at first and the co-operation of semantic adjust and optimal selection make the semantic selection and match possible. As for syntactic structure, 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of drink and break are revealed through different levels of DP. In the case of break, the semantic saturation of upper level DP and the inaccessibility of lower level DP support the phase definition of DP. And in this cas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rojection of two DPs to a D’P is the result of the available combination of two semantically saturated DP and the preposition or conjunction maintenance.
semantic selection diversion;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lexical items with focused information; phase; projection
H030
A
1674-6414(2016)05-0099-08
2016-05-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本句法操作的理论和实际研究”(13YJC740144)
张智义,男,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句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