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016-12-05 09:36曾荣江洋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350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第一小学350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研训骨干教师教研

曾荣江洋(.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350;.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第一小学,350)

探索区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曾荣1江洋2(1.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325011;2.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第一小学,325011)

在多年的研训工作中不难发现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有职业倦怠倾向。教师虽有活力,但缺少专业发展的激情和推动前进的动力;有集体荣誉感,只是缺少为他们点燃激情的火把。笔者认为,需求和任务同在,压力和动力并存。着力为教师创造需求,鼓励其抱团成长,开展分类培训,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不同的培训活动中践行“任务驱动,抱团成长”的理念,聚焦课堂,自主研修,集体研讨,区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一、分类培训任务驱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教师专业素养培训为重点,形成“任务驱动,抱团成长”的培训形式,有目的地创造教师发展需求,给不同层次的教师以不同的发展任务,明确目的,鼓励其合作交流,及时反思,适时反馈,共同发展。

(一)全员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办教师素养培训。每学期开展1 6学时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活动,采取专家引领,团队合作,研讨交流的形式,将任务落实到各团队。目标明确,任务到人,各团队完成策划、磨课、组织、宣传和活动日志的撰写。在活动中有效提升教师工作能力。

2.有效开展校本研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研训活动。各教研组从教师、学科和学校的需要出发,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逐步形成校本培训机制。

3.着力推行联片研训。联片教研是几个相邻的学校联合组织的教研活动。是一线教师的教研需求,来自校本的教研活动,更加有主动性,更加突出主题。开展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等合作方式。活动由一所学校的体育组长组织和策划,明确活动目标和主题,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理念,开展有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组织能力。

4.开展专业技能练兵。几年来,教师专业技能练兵已系统化、序列化、成果化。教师在平时的培训中认真学习,在自我研修中认真积累,厚积薄发。申请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或联片教研活动,参加论文评比、团队赛课、备课本、教学设计、课件或微课制作等评比和学科教学活动评比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在活动与比赛中提升技能。

5.网络研修资源共享。开展主题网络研修,有效利用体育教师QQ群、博客、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学习信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教师随时随地地进行研修学习,真正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有效运用现代网络提高研修效果。

(二)新教师培训:师徒接对青蓝工程,及时考核提高技能

1.师徒接对青蓝工程。落实好学校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师徒结对”工作,探索新教师培训方法,逐步建立并完善新教师培训体系,严格做好对“徒弟”的考核工作,也做好对“师傅”的考核工作,杜绝徒有虚名的“师徒结对”。

2.专项培训提高技能。开展新教师教学业务专题培训如教学设计、撰写论文案例、教学反思、计划与总结,开展观课、评课和议课。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3.及时考核促进发展。考核是评价培训业绩和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在培训前布置相关的任务,在培训结束时对新教师及时进行考核,要求其在指导老师(师傅)的指导下及时完成相关培训任务。一是教育教学理论考核;二是教学设计的考核即撰写一份详细的教案;三是基本功考核,内容有技能考核和素质测试;四是课堂教学展示。

(三)骨干教师:任务驱动抱团成长,课题研究促进发展

开展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举办高级研修班,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1.致力培养骨干教师。结合区、市骨干教师培养要求,对不同层次的骨干优秀教师(新苗奖、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制订业务提升目标,鼓励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采取培养方式,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给有能力的教师创造需求,压担子的同时要指路子,过程中还给他们壮胆子,最后使之有样子。

2.积极参加各类评比。鼓励教师参加评比,促进专业快速发展。参加区、市组织的新苗奖、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师等评比。各类骨干教师在经过多年的打拼后,在学科业务上有一定的积淀,参加评比,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检验,照镜子,找短板,从中学习到平时培训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参加评比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果途径。

3.任务驱动抱团成长。全区骨干教师组建成一个学习团体——“体育学科协作组”,确定目标与任务,分中小学设组长与相关任务组,针对教学疑难问题开展学习与研讨。各成员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在个人研修和团队合作中,朝着已定的目标努力;给不同的团队布置不同的学习与工作任务,各团队成员合作发展,抱团成长,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快速有效地发展。

4.精心组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陌生的事物,往往无从下手。而让一个有课题研究经验的老师带领一个团队合作去研究课题将更加有效,将研究的任务分配到人,将主要的研究任务带到课堂,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在研究中发现问题与不足,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课题研究和校本研训及联片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做真实的研究。

二、区域活动聚焦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自主研修,激发个体发展的内驱力

1.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认真学习《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精选教材,精心备课,有效设计教学方法,合理布置场地器材,有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认真上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及时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目标达成三个维度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再以科研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还可以怎样教?”“如果下次教这一内容,将如何调整?”

3.敢于尝试,主动获得教学经验。钻研教材,大胆创新,主动尝试,不怕失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请教团队成员或优秀教师,总结经验,付诸再次尝试,不懈努力,直至成功。

(二)集体研讨,促进研训形式的有效变革

1.传统评课,针对教师评课效果不佳。

以往的教研活动,形式传统,方法单一,既简单的听评课。主持人先请执教教师在课后进行说课,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评课。操作的形式详见图1。

图1 基于帮助执教者改进教学的评课形式

2.改变形式,议课代替评课更加有效。改变教研活动形式,“以议代评”,让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成为学习者,活动类似于一种头脑风暴的参与式的研讨活动,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议课者的语言发生变化,改“我觉得……”为“我发现……”,议课的对象从原来的人到课堂中发生的事,是对现象的审视与追问,研究课堂中发生的问题(见图2)。

3.骨干示范,引领课堂教学新思路。骨干教师在每学期专题研训活动中上公开课。上课老师认真对待,经过团队的集体磨课,修改,再展示,有方法,有创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研训员每学期上下水课或示范课,给大家以新的思路,同时也引发新的思考。突出学生主体,体现学练结合,尝试先练后教,促进技术、体能、运用的三维融合。专家的示范课密度大,强度适中,方法多,效果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以视觉的冲击和教法的思考。

图2 基于课堂情况研究问题的议课形式

图3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团队赛课示意

4.团队赛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团队赛课”是一种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比赛,各项比赛凝聚集体的智慧,比赛结果体现个人魅力也体现集体的荣誉。比赛体现校本研训的过程,将各团队赛前的研训、研讨、研磨过程再次呈现给大家(见图3)。

5.质量监测,评价课堂教学效果。2012 年3月,设立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专家组,修订完善《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方案(修订稿)》,并于当年开始进行教学质量监测。通过三年多的实施,规范测试项目与方法,开发成绩录入与分析软件,教学质量监测已成常态,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测有力地推动课堂教学变革(见图4)。

图4 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测操作与成效

三年来的不懈努力,践行“任务驱动,抱团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有效促进教师发展,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全区5位老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2位老师被为市三坛教师,6位老师获得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市级及以上各类获奖5 0多人次。教师有积极上进的迫切需求,学科发展的合力已逐步形成。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2]莫豪庆.建立体育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制度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持续均衡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3,06.

[3]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3.

[5]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

猜你喜欢
研训骨干教师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