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虹 郑金棋 (北京市八一学校,100080)
武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黄虹 郑金棋 (北京市八一学校,100080)
在体育教学中,武术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如何做好武术教学,让学生喜欢武术,热爱武术,从而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对武术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取决于对武术教材的重视程度,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及时总结。笔者在此总结多年武术教学实践经验,与教师们分享,为共同做好武术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力量。
武术教师的仪表和精气神应当与教材内容相得益彰,穿着简洁、利索,与武术教材、教学相符。教师站姿过于随便,教学示范不规范,以及讲解含糊不清,重难点不突出,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武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武礼”、“武德”修养,展示中华武术独特之美。
课堂的导入环节,要引入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引起学生的关注,可选用一些知识点吸引学生参与武术,如,武术都有什么礼?武术练习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先行抱拳礼?武术中的掌的大拇指为什么要扣起来?马步的宽度为什么要两脚半?学习武术棍,为什么抡棍要有声?这些知识点既可以是一次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武术的文化,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进行。
(一)发力动作无力
以冲拳为例,2名学生1组,辅助者手持小垫子,练习者进行马步击打小垫子的练习。听击打垫子的声音,感觉垫子的受力程度,体会发力顺序。通过听击打的声音,解决学生冲拳无力的问题。
(二)握器材动作错误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将器械的握法放在游戏或自编操等环节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使记忆更加深刻。以握棍方法为例,2名学生1组,1名学生向上抛棍,另1名学生接棍。抛棍者说出各种握棍的方法,接棍者根据指令做动作。这一教法设计巧妙,适合初学者掌握和理解棍的握法。
(三)持器械做动作无力
以下劈棍为例,基于棍术的特点,要求下劈棍应“力达棍稍”,由于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原因,初学者较难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下劈棍动作结束的瞬间,棍稍应有颤动,该教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四)示范随意
武术动作较复杂,有转身、跳跃、滚翻、跌摔等动作,有垂直轴、冠状轴、矢状轴等动作轨迹,根据教授动作的不同,教师所采用的示范面也应不同,如,对动作路线相对简单的动作,可以背面示范为主;复杂动作可以慢速、背面示范为主。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减少学生的错误动作的形成。
(一)存在安全隐患的教法设计
一物多用是体育器材相对匮乏时提倡的一种设计思路,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但必须注意安全问题。如,武术棍练习结束后,个别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素质练习时,用棍摆放成十字,让学生做十字跳练习,学生很容易踩到棍子,崴伤脚踝,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二)“标新立异”的教法设计
1.为达到“力达棍梢”的教学要求,教师让学生用棍击打栏架、击打单杠,考察是否“力达棍梢”,听是否能发出声响的做法,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动作方法和要求,但对体育器材使用不当,持棍击打栏架、单杠并不能达到教师预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初学时,学生掌握武术技能本来就不够熟练,这样做会转移学生注意力,违背教学设计的初衷。
2.武术新授课中,经常出现学生的站位队形有:X形、梯形、圆形、三角形等。虽然学生感觉比较新奇,但在新授课中,队形的站位应该满足全部学生能观察到教师讲解和示范的要求,便于学生在新授课中的学习和观察。
3.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功能强大和便于携带的各种设备可以轻松地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操场大屏幕,让学生看成套动作示范;在学生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手持1个Pad录制同伴的动作及过程,并纠正错误。在新授课中,利用多媒体大屏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动作轨迹等,但只适用于小班级教学,不适用于大班级教学;利用Pad录制视频,纠正错误动作,应在学生掌握了该节课的武术动作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利用视频纠错的时机运用不当,最终的结果可能差强人意。
(三)教学内容搭配不合理
部分教师为提高武术教学中学生的运动量,安排了接力游戏练习。要求:学生30m快速跑后,接马步冲拳30个;做10个立卧撑后,接蹲马步静力练习20s。马步、马步冲拳练习的下肢动作都属于静力练习,紧接在快速运动的练习之后,不利于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动作。这种在接力比赛环境中进行的练习,学生的关注点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争得比赛名次,而不是动作质量本身。教师虽然在设计比赛时加入了一些练习元素,但只注重学生完成数量而不要求学生完成质量,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四)把握不住武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1.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空洞、不具体。在新授课上,将“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80%以上的学生体现武术风格”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考虑到了武术的精髓和文化的内涵,值得肯定。但教学目标设立过于模糊,即,没有明确应掌握武术的什么基本技术,体现武术的什么风格。建议:教学目标可以是“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武术拳从第几动到第几动的基本动作,体会力达拳面的技术动作”。
2.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在一堂45分钟的课中,对开始和准备部分的教学设计过于繁杂,教学内容较多,描述也较多,基本部分的内容反而是少之又少,过于简单,让人感觉整个教学设计两头重中间轻,违背了基本教学要求和规律。
3.教学要求含糊不清。只是要求学生做到武术的神、气合一,而对神、气合一的具体要求、教法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神、气合一等并没有明确,要求较笼统,学生难以做到,教师也无法落实检查,这样的教学要求等于没有要求。
4.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教师在武术新授课中,利用攻防意义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从武术的复杂性和新授内容的特殊性来看,学生本来就在忙于学习新动作,对所学动作了解不深,从何而谈探讨攻防意义。
5.不注重安全防范。安全防范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武术教学中更不能忽视。
除了常规的安全注意事项之外,武术教学还必须注意课堂上的纪律,禁止学生手持器械在课上打闹。
教师应充分利用哨子的权威性,课前将安全要求讲在前,要求学生听到教师的哨声后应立即停止所有练习,安静地面朝教师,听教师讲解。同时,器械课要强调学生练习的安全距离。如,学生间的安全距离应保持在两臂以外。教师应注意观察练习场上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