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现有知识之间产生矛盾和碰撞,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提升课堂实效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科学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蜕变。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引发冲突,追问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冲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自然生长。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到底应该在何处设置问题。
一、设在学生疑惑处
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原有的知识和新知之间常常会有摩擦,这时就是教师设计有效问题的大好时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相关经验的激活。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这一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想一想,整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法则?请总结规律。”学生根据这个提问,针对整数加减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展开讨论,并总结其中的计算法则。他们认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就是可以直接相加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也可以直接相加减。此时笔者追问学生:“如果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同,但分母不相同,分子可以相加吗?为什么?”学生立刻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不能直接相加。为何会这样?学生讨论后明白,分数单位不同,自然不能直接相加。此时笔者继续追问:“能不能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之后再相加呢?”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主动探究,由此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旅程。
二、设在课堂生成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意外的生成都是非常有效的课堂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抓住有利时机,在课堂资源的生成点设置有效问题,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推理,笔者先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出内角和。结果学生发现,得到的测量数据并不是课本中提供的180度。这个课堂生成是非常有效的资源,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挖掘,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学生想要弄明白三角形内角和到底是接近180度还是正好180度。针对这个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笔者追问学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想知道什么?”有学生认为,有可能是自己测量方法不对;也有的学生认为,有可能是自己测量工具不够精准,或者是测量的工具不对。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呢?无法明确到底是量角器的误差还是测量不准确,由此诱发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根据这一认知冲突,笔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能不能用对折的办法进行验证。”学生想到了将三角形纸片进行对折,还有的学生由此想到了将3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学生根据这些探究,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设在学生的思维发散点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紧紧抓住思维发散点设置有效问题,为学生制造认知需求,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教学“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2.5×3.2+0.25×68。学生发现在这道题目中没有一个相同的数,因此没有办法使用简便算法。此时有学生甲提出,可以将3.2变成4×0.8,68变成4×17,就可以列出算式为2.5×4×0.8+0.25×4×17。根据学生甲的这个算法,其他学生认为,运用乘法分配律就必须在两个积中有一个相同的数,但这里面并没有相同的数,因此还不够简便。此时笔者提出;“能否从这个算式中找到一个相同的数?”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发现2.5和0.25之间是扩大了10倍的关系。如果想让两个数变为同一个数,就需要将其中一个数扩大10倍或者是缩小10倍。但这样扩大或者缩小,对两个数的乘积有没有影响?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可以根据“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不变”的数学规律,通过转化的办法将2.5×3.2转化为0.25×32。此外,也有学生提出,可以将0.25×68转化为2.5×6.8。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从一开始的“没办法解决”,顺利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应用了转化思想,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问题设计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它能够让学生已有经验与当前的知识产生矛盾和碰撞,打破学生原有思维的束缚,在交集中生成智慧,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开发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善于捕捉认知的关键点,把握有利时机,在学生疑惑处设问,在课堂的生成点设问,在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处设问,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