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模式及问题

2016-12-03 21:54徐云青李蓉卓欣莲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大学英语

徐云青+李蓉+卓欣莲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中早已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中包括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然而仅靠大学英语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出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过于应试化的缺点。为了真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提高其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各高校都开展了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本文作者就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大英第二课堂建设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第二课堂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92 -01

大学英语作为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必修课,两年会占据约300个课时的课堂学习。其所占学时也不可谓不多,然而学生经常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效果离真正的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相差甚远。众所周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当前的尴尬现状则是很多大学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仍然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听说皆成困难。在此情况下,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不管是语言学习还是语言应用,环境都是极其重要的条件。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往往不足以提供这个条件,使得学生虽然有数十年英语知识的积累,却只能是纸上谈兵,连最基本的应用也成了问题。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恰恰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较真实的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的语言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它能促进英语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对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笔者愿意结合本校情况来讨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模式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所在的学校近年来非常重视利用第二课堂来营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首先我们每年都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和阅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从赛前动员到指导培训,再到初赛各系选拔和校内决赛,各个环节都积极认真,因此每年都选拔出了优秀的学生获得省级或国家级奖项。这些比赛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英语风采的平台,给很多同学的英语学习竖立了信心,扩展了学生们的语言学习知识面,也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了突破自己的动力,这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的。

此外,我校尤其注重英语角的建设。外语系还为英语角专门编写了口语实践教材,每周的英语角都会围绕教材中的一个话题展开。教材中的每一期内容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话题,如购物,点餐,交友,谈论业余爱好等等,非常便于学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进行交流实践。好的主题往往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使他们从回避的状态转而有了积极表达的欲望。每次的英语角还会有数名外教参加,外教的加入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更真实的口语交流环境,和他们交流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感染到外教思维模式并体会到西方的文化魅力。且外教大多活泼热情,他们鼓励和带动学生交流积极性的效果不容小觑,学生不论英语成绩如何,只要开始与外教沟通,马上会非常自然地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即使经常需要肢体语言辅助表达,也能让他们感到运用语言的成就感,发现英语交流的乐趣。

其次,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升其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外语系的老师又合力编写了晨读手册,根据大一到大二四个学期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程度,分层次甄选了经典的英语诗歌,著名演讲,名著选段及哲理散文供学生赏读,让学生在陶冶情操和补充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往往比压力重重的说教效果更好。

同时,我校还坚持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例如我们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各系分期举办了英语辩论赛,辩题贴近校园生活和学生的兴趣,非常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思维的能力,深受学生喜爱。每年冬季的英文歌曲大赛也能吸引很多学生参加。每学期期末会举办英文节目汇演,各系学生都会推送精彩的节目,如英文诗歌配乐朗诵,英文话剧和歌舞表演,英文猜谜互动游戏等等。在这些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轻松愉快,学生可以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摆脱课堂英语学习的束缚,互相取长补短。如果积极的文化氛围的烘托能让学生无形之中放下了对英语的排斥,转而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虽然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方面已经有了显而易见的效果,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我所在的学校,也应该存在于所有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

第一,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活动大多数由教师指导,尤其是面对新生时,教师往往同时起着指导和组织的双重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则会过于依赖教师,认为自己只是配合教师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比较被动。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指导的度,放手给学生多一些自己发挥的空间,学生往往会更有积极性。

第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英第二课堂的教学设施,活动经费和场地限制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因为活动形式的多样,所以对设备和场地等要求相对也比较多。比如很多英语活动需要较大的多媒体教室或良好的音响设备,而校园里难免出现教室被占用难以协调或者音响条件差强人意等情况。如果设施不全,就很难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有时甚至有辛苦策划许久,却因为客观条件的短缺不得不取消活动的遗憾。其实这些外部条件往往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当然,学校硬件设施的扩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那么如果能够对学校现有的场地和设备调配利用好的话,也会极大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信心。

结语

随着近年来四六级改革对听与说的重视,大英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为它能够很明显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听说交流的应用技能。成功的第二课堂除了需要我们在建设时充分考虑我国英语教学要求的大形势,更要根据所在学校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本校的资源配置来制定方案。这样的第二课堂才能真正对大英课堂教学起到优化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牛洁珍,曾华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

[2]李明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园,2007(24)

作者简介:徐云青(1982-),女,讲师,学士,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