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画像是对于完整生命状态中死亡轮回的呈现。汉人对“死”的态度、对“永恒”的追求以及“死后世界”的构建。为汉画像石构建形而上的框架以及对汉画像石人物造型的关键性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生死观;死后世界
汉画像又称为“汉画”,广义上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等图像资料,狭义上包括汉画像石和画像砖。汉代是汉民族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死亡观和生死观是民族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民族意识的反映出了文字材料外主要靠画像石、画像砖传承下去。
一、汉代士族的死亡观和生死观
汉代士族阶级流行灵魂不死的死亡观。王充的《论衡》对汉代士族死亡观的描述有:“‘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谓死人有知,神鬼饮食,犹相宾客,宾客悦喜,报主人恩矣。”①一方面是汉人对死亡和死后归属以及“鬼”的描述和界定,另一方面体现为对生者的福佑祈祷。可以说是汉代士族死亡观的典型代表。“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王充认为人是由精神和形体构成的,人生则精神与形体合一,人死则骨肉消散精神留存世界但不能显现出实体。
王充及其其他哲学家对“人”、“生”的理解推动了汉人对死后成仙的憧憬,对死后世界的建构。余英时先生的《东汉生死观》中总结出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死亡观:一是迷信的死亡观,一是自然唯物的死亡观。其中“迷信”的死亡观是构成汉代生死观的主流思想,其主旨是相信人死后精神仍存留世间,并有个人知觉,虽不能显现实体但能够在世间自由活动。这一思想同样认为人是由“形体”和“精神”合构而成,“形体”和“精神”合一则展现出生命的完整状态,人死则是“形体”和“精神”分而治之,这样对于汉人追求“死后世界”的“迷信”来说完美的解释了人死后“形体”的消亡腐烂以及“精神”在“死后世界”的继续存在。
宇宙生命的“生、老、病、死”是无时无处随时发生的自然生命现象。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自远古时期持续至今,死亡呈现出“形体”的静止意味着“形体”的消亡,人类对死亡的认识是一个漫长并充满想象的过程。
面对死亡即形体朽亡这一事实,绝大多数人存在着恐惧敬畏之心,生者从中学会了保存形体转化和克服恐惧的方法。巫鸿先生的《身体:保存与转化》中就汉马王堆汉墓轪侯夫人尸体保存转化的处理方法并阐述尸体保存转化的意义:“肉体的形体逐渐消失并被玉所取代。它越来越不是一具易于腐烂的血肉之躯,而逐渐成为一具不受时间和自然环境影响的雕像。”死后“形”的消亡,生命是由“形”和“神”合构为一的论述为人提供了心理上的深层祈望,为人们追求永恒超越死亡提供了信心。古代哲学家对生命构成分化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形散神不灭的“形神”理论。汉代人面对死亡现实,接受“形”的消亡,开始肯定拥有自由自为意识的“神”是最具个人标示性的生命之本,是死者的全部生命内涵。因而汉代人相较于“形”的保存转化更加关心“神”的去向。在汉代人的意识中“神”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虚体,具有活力和感知力,以此汉代人对墓室棺椁的构造不仅仅是对宇宙的认知更是对“神”赋予了永恒不朽的祈望,对汉代人的丧葬观起主导作用。
二、汉代人对“死后世界”的构建
面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汉人对生命永恒的祈望,不断追求永恒生命和长生不朽。汉代岐黄之术盛行,方士以及士族王侯往往借助岐黄之术克服死亡并彻底的摆脱死亡,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达到长生不老的生命状态。汉代人普遍认为除了借助岐黄之术追求生命永恒外还可以通过自身修炼去除肉身抵达仙境,得以永恒。史料记载,东周晚期,通过自身修炼追寻仙境的人繁多,人们开始相信通过修炼和吐纳能够达到辟谷甚至可以去除肉身升仙境。
“修仙成神和死后世界在汉代作为信仰得以继承和发展。一方面对蓬莱仙岛和昆仑仙境的追求仍在继续,一方面墓葬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信仰日益靠拢并最终融合,导致了‘死后升仙的观念以及墓葬艺术中的仙境图像。”②巫鸿先生的这一论述结合了众多汉墓画像石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汉墓中汉画像石营造的“死后世界”以其独特的材质、比例、造型等表现汉代人对永恒的追求,但是真正得以永恒的并不是追求永恒的人而是画像砖石艺术本身。
汉人对生死和宇宙的认识并不是单纯哲学上的物质和精神关系的认识,而是从信仰的角度将宇宙划分为天界、仙界、人界、鬼界四个部分。信立祥先生就汉人“宇宙观”问题阐释道:“汉代人认为。全宇宙世界是由从高到低的四个部分构成。首先是天界。其次是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所代表的仙人世界。第三个层次是人间的现实世界,第四个宇宙层次是死后灵魂停留的地下鬼魂界。”③在汉人的思想中,构成宇宙观的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信立祥先生认为墓室汉画像石所描绘的题材内容整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天界题材、仙界题材、现实世界题材和鬼魂界内容。其中最具人性最富趣味的是描绘天、地、人关系的升仙图和受祭图题材内容。
汉人对死后世界的描述以现实世界为蓝本。汉画像中的“现实”并不完全是现实世界人间生活的写照,而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死者理想生活的描绘。
直面汉画像艺术可以发现,汉画像所描绘的图像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摹本。“死后世界”的呈现不同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生命状态的呈现,它不需要依托物质的存在,如躯体等,仅依靠“神”便可呈现。汉画像石艺术所展现的“死后世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被动描摹,不拘形似,追求神似。汉画像作为特定时代的不完全性死亡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立足于中国艺术之林。
【注释】
①[汉]王充.论衡·论死篇.
②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10:54.
③信立祥.汉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60.
【参考文献】
[1]王充.论衡·论死篇[M].四部丛刊景通津草堂本.卷第二十三.薄葬篇.引子基本古籍库。
[2]余英时.东汉生死观[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美]巫鸿.施杰译.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M].(第一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11(11).
[4]信立祥.汉画像石综合研究[M].(第一版).文物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郭玲玲(1988-),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美术学硕士,南昌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