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2-03 04:00:21曹冠龙
关键词:专利申请科技成果专利

曹冠龙

(河北工业大学 技术转移中心,天津 300401)

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曹冠龙

(河北工业大学 技术转移中心,天津 300401)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力和实施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造成高校专利数量多但质量差、专利维持率和维持年限偏低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成功案例,分别从政策法规、机构设置和运营模式、管理制度等角度分析原因。最后针对完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包括:落实知识产权管理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在研究型高校建立高校专利申报评估制度、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部门以及建立具有市场活力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高校;知识产权;专利;管理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我国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层面也先后密集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首次突破100万件,增速接近20%,申请受理量达到110.2万件,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申请在全部专利申请中的比例达到39.4%。

目前,随着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在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运用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截至2014年底,以“高等学校”为专利权人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3.7万件,占我国国内全部有效发明专利的19.3%[1],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81万件,占中国总数的23.3%,仅次于企业位居第二位。如图1、图2所示,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关于2014年、2015年发明授权量前10名高校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5年各个学校的专利授权总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说明随着高校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专利授权数量也不断增长。以位于榜首浙江大学为例,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4年的1 413件上升到2015年的1 865件,同比增长31.9%。

从宏观角度上讲,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成果转化,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更多需求,会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课题,尤其是与实际生产相关的项目,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成果的转化。因此,James G Conley等学者认为应该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模式(SIPM),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提出在宏观上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创造[2]。但是,不少学者发现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转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文少保在调研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发现,很多科研学者不具备将技术市场化的能力,并从奖励机制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证[3],Dan在研究中国专利质量问题时发现,中国一项发明专利的平均维持年限仅有5年[4],这个数值与国外一些高校和企业相比差距很大,其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目前存在大量的未转化专利,导致整体维持年限过低。总之,虽然高校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上发挥独有的优势,但是在管理和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图1 2014年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高校(单位:件)?

图2 2015年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高校(单位:件)?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存问题

(一)专利质量差,转化率低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利数量急剧增加,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度报告显示,从2004年至2014年,高校专利总数由12 997件增长到183 969件,年均增长30%。其中发明专利由9 683件增长到111 993件,年均增长27.7%。虽然专利总数增长迅猛,但是知识产权质量不容乐观。如,从2003年至2007年,我国高校申请专利总数99800件,授权总量为41550件,但专利出售总数3596件,仅占授权总数的8.7%[5]。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2015年学校共申报专利538项,授权专利379项,同时,还有154项计算机软件到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登记,全年转让及许可专利项目7项,金额810万元,专利实施率为1.84%。中科院专利申请总数为9487件,而专利实施总数仅为326件,专利实施率为3.44%。而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以斯坦福大学为例,2011年专利申请量仅为252件左右,专利实施总数101件,占授权总数的40%,如表1所示[6],其原因是斯坦福大学最初利用自己的校园建立高技术园区,后来该工业园区成为硅谷的中心,使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对斯坦福大学的技术专利投资,甚至在研发的过程中就进行密切跟踪,从而提高专利转化率。

表1 2011美国部分大学专利申请和实施情况

(二)专利维持率和维持年限偏低

专利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应专利质量和专利转化实施情况,维持年限越长,专利带来的收益就越大,专利的价值也就越高。如果专利不能给专利权人带来应得的收益,或者带来的收益不足以维持专利的投入,则可能造成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的现象。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通常为3-6年,欧美、日本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通常为5-9年。而我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一般仅为3-5年,相比国内企业和国外较短[7]。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15年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数据来看,其高于国外来华专利拥有量28个,比2014年增加6个,但在发动机、半导体、医学技术等7个领域存在差距,从维持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数来看,国外在华专利拥有量是国内的2.2倍。

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成因

(一)现行政策的影响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专利“数量多,质量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行的政策导向偏离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首先,政府和部分高校制定的方针政策导致专利申请数量激增。在我国,很多高校将授权的专利数量作为职称评定和科研结题的标准,部分项目经费包含专利申请和专利维护的费用,造成在校师生大规模撰写专利申请,追求专利数量[8]。由于缺乏相应的专利知识,专利创新点不足;为了提高专利数量,申请一项专利就可以受到保护却要拆分成若干件子专利去撰写申请,从而导致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小,甚至后期容易被无效宣告,导致成果转化上的困难。其次,由于高校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直接影响对科技成果的筛选和专利申请过程的监控,更不用说对专利代理人的管理。目前,很多专利代理机构通过提高发明人专利申请的数量获取更高利润,将一项专利拆分成几个专利进行申请,造成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小,质量低[9]。最后,一些专利申请人沽名钓誉,将缺乏实用性和商业价值的技术申请专利,造成专利申请的成功率降低,或申请成功的专利无法实现技术转移,并容易被宣告无效。

(二)知识产权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不合理

我国多数高校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一般由科技处或科研院代管。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专业要求高的工作,必须依靠专业的知识产权工程师或者技术经纪人,即同时具备技术、管理、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管理[10]。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科技处或科研院工作繁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仅局限于科技成果管理和专利管理,而专利的申请、运营、维护和推广工作显得十分薄弱,更缺乏对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的全过程管理,从而导致技术转移成功率低。另外,一项专利都需要一定的申请和维持费用,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同时,高校没有看到技术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而缺乏对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设和对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

(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都有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但是真正做到根据本校师资、教学、科研情况制定相关实施条例细则少之又少[11]。据对中科院研究所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仅仅注重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授权以及专利统计等事务,却忽视了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商业化[12]。另外,关于知识产权分配制度远未实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从而降低了专利实施的积极性。

三、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

(一)落实知识产权管理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

目前,与高校相关的专利政策有多项,结合《专利法》与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收益分配制度,使科研人员通过成果转化的方式获得收益,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促进高校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实施。因此,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完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

1.将知识产权取得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相结合

对在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职工可优先考虑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同时提倡“知识产权真实化”,避免教职工为了满足职称评定标准,注重专利数量而丧失专利市场化的能力。可以按照成果转化率、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甚至参考美国很多高校一样将教授入股公司的数量作为绩效考核或职称认定的标准,并监控其运营情况,通过综合量化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2.将成果转化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

制定相关分配制度以区分奖励和专利收益,既要对发明人进行奖励,更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按比例返还给发明人,从而保证其科研热情,进而保证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13-15]。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扣除技术转移约15%的申请运营费后,所获得的收益会按照1∶1∶1的比例在学校、系和发明人之间分配,因此极大程度地调动了高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3.建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登记制度

学校应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进行登记,对于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应予以重视,当其再次申请科研项目时优先给予资金资助。同时跟踪每位科研人员的成果运营的后期数据,其中包括:专利总数、专利转化总数、产生经济效益总额、服务地方企业数量、解决就业人口等,促进高校教师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粘结度。

(二)建立高校专利申报评估制度

专利申报评估是现代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外许多研究型高校均已建立专利申报评估制度,如哈佛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评估发明的可专利性和商业价值[17];东京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发明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再由东京大学产学研合作总部决定该发明能否申请专利[18][19]。

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借鉴国外的模式,建立专利申报评估制度,即由技术转移办公室专业人员对发明进行可专利性和商业价值的评估,只有具备可专利性和商业价值的发明才允许申请专利。对已授权的专利进行补评估,将专利性差、无效可能性大、商业价值低的专利予以终止,减轻高校缴纳专利维护费用的负担;将专利性好、无效可能性小、商业价值大的专利向相关企业宣传推广,并进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施;对技术尚未成熟但有商业价值的专利应进行进一步实验弥补缺陷,通过小试和中试后,再进行成果转化实施。

(三)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部门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学校内部、企业、政府的通力协作,而一些高校缺乏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常被动等待企业、政府上门寻求合作,只注重可以获取的人财物支持,却未树立共赢的理念,造成高校与行业、地方脱节[20]。因此,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部门非常必要。

1.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加强专利法、知识成果转化法在高校师生中的普及,增强全校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开展知识产权维权的法律援助,从而保障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天津大学在校园网上单独设立知识产权宣传专栏,并定期由科研院组织知识产权主题沙龙,一是有利于社会各界尤其是天津地区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增强法律专业度;二是提升天津大学在地方经济中知识产权方面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成果转化信任度;三是为本校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运用上的咨询指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搭建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如法律、技术、金融、营销、市场等,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21]。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科技转化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现有的一些服务平台缺乏对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运营,而是仅仅停留在信息收集、编辑和发布层面。因此,应该搭建统一高效的专利转化运营平台,为高校提供全面方位的专利收购托管、交易流转、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天使基金、业务咨询等服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产权化、专利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另外,从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上,可以以科研院为中心,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技术转移中心协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校友会等部门共同发展,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

2013年,北京大学约有科技成果300余项,由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仅有两名专职人员,造成几乎所有成果均授权发明专利[22];而康奈尔大学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拥有32名专职人员,其中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约20人,同样300余项科技成果经过评估筛选后仅有约150项获得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授权率约49.6%[23][24]。所以,鉴于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入职时多具有硕士学位,应该对从事专利管理工作并具有自然科学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的系统培训,使其具备知识产权、法律、运营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其攻读法学、管理学博士,从而培养技术、商业、法律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培养技术经纪人模式,即一个技术经纪人负责同一类的几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4.建立具备市场活力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随着资本市场逐渐介入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建议高校开拓具有市场活力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首先,高校可成立投资基金,或者与科技风投公司合作,在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引进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其次,加强高校和企业的联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并了解企业需求,开发适合产业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促进教师与企业家交流、对接,结合资金流向和大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技术的实用性。

注释:

[1]衡付广.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8-9.

[2]JamesGConley,PeterM Bican,HolgerErnst.Valuearticulation:A framework for the strategic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2013,55(4):102-120.

[3]文少保.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9):46-51.

[4]Dan Prud'homme.Measuring,Explaining and Addressing Patent Quality Issues in China[J].IntellectualAssetManagement,2013(3):41-47.

[5]宋河发,曲婉,王婷.国外主要科研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知识产权管理,2013,28(4):450-460.

[6]Younhee K.The ivory tower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ial linkage:productivity changesin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J].The Journal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3,38(2):180-197.

[7]王晓浒,刘磊.田屿.2010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4-20(7).

[8]刘伶玲.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护航科研创新 [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10-29(2).

[9]马忠法,陆飞.论高校的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以知识产权制度目标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3):103-109.

[10]王珍愚,纵刚,汪正虎,等.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成因与改进 [J].科学学研究,2012,30(10):1488-1493.

[11]韩宁,李玉玲.浅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 [J].知识产权.2011(3):52-55.

[12]肖尤丹,苏竣.我国大学知识产权政策困境及其完善 [J].科学学研究,2010,28(7):990-1000.

[13]曹亚林.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D].江西农业大学,2014:25-31.

[14]华娟.我国高校专利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D].重庆大学,2013:12-34.

[15]孙琴.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1:25-31.

[16]余俊.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策略 [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127-133.

[17]John P.Walsh,洪伟.美国大学技术转移体系概述 [J].科学学研究,2011,29(5):641-643.

[18]李名家,杨俊.美国和日本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08-812.

[19]Donald S,ReinhildeV,M ikeW.Technology transferoffices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property:performa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Oxford Review of Econom ic Policy,2007,23(4):640-660.

[20]张小燕.欧美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J].电子知识产权,2011(4):83-86.

[21]RaphaelK,UziH,A lbertG.Overcom ingobstaclesencountered on theway to commercializeuniversity intellectualproperty[J].The Journal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671-679.

[22]章迪思.国内专利转化人才稀缺[N].解放日报,2011-4-26(3).

[23]顾征,李文.创业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经典模式:斯坦福OTL四十年经验启示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7-67.

[24]Ryuji S.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of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s:shiftto institutionalownership and itsnew 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IntellectualProperty,2005(1):37-45.

Issuesand the Strategy for IntellectualProperty Management atChinese Universities

CAOGuan-long
(Technology TransferCenter,Hebe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The intellectualpropertymanagementatunivers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creativity and conversion of intellectualproperty.This paperhas found that there aremany problemsof intellectualpropertymanagementatChinese Universities,which results in notonlymany poorly qualified patents,butalso low maintenance andmaintaining short life. By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uccess ca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Pmanagement,the paperhas analyzed the rea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the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and themanagementsystem. Finally,the paperoffers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managementof intellectualproperty.

university;intellectualproperty;patent;management

T-18;G648

A

1674-7356(2016)-03-0033-05

2016-06-25

曹冠龙(1988-),男,天津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项目管理,价值工程,知识产权管理。

时间:2016-09-12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60912.1423.008.htm l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6.03.005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科技成果专利
专利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7:38
发明与专利
传感器世界(2019年4期)2019-06-26 09:58:44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24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河南科技(2016年8期)2016-09-03 08:08:22
专利申请三步曲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0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6期)2014-03-11 16:36:16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5期)2014-03-11 16:36:03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4期)2014-03-11 16:35:49
专利
国外专利申请如何尽快被授权
发明与创新(2013年1期)2013-03-11 15: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