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书琴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保密教育新思考
白书琴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高校提高科技保密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强化科技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也是提高科技保密工作成效的基础保证。由于高校科技涉密人员具有工作存在“交叉现象”、国际交流与合作频繁、保密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科技保密教育培训。鉴于目前高校科技保密教育培训工作在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建议:增强科技涉密人员保密责任感,加强其保密安全防范意识和保密技术防范能力,深化其对保密管理要求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考核结果对保密教育的积极指导作用。
保密教育培训;科技保密;科技涉密人员;高校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针指导下,国防技术科研生产主体呈现多元化的 趋势,普通高校也进入了国防技术科研生产的领域。这对推动 国防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高校科技资源的 利用价值。然而,科技秘密事项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在当 今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和 主要动力,其科技保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高校科技涉密 人员(以下简称“科技人员”)掌握和知悉科技秘密事项,是 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技保密工作的主体和科技保密工 作的对象。保密教育培训是一项防范性的工作,只有筑牢保密 防线,才能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对科技人员 开展保密教育培训,还应注重提高保密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这 有助于强化科技人员的保密意识,也是提高科技保密工作成效 的基础保证。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以科技人员为主要对 象,有效地做好保密教育培训工作。
高校保密宣传教育的受众和一般所说的受众,是一个 完全相同的概念。这里我们使用传播学中受众的概念,《辞海》解释“受众”为:“传播学专业术语,指大众传播过程中信 息的接收者。”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体、反馈五个要素构成。我们可以把受众理解为大众 的群体。一切在信息交流活动中的信息接受方,都可以称之 为受众。
(一)高等院校的人员构成。
高等院校的人员构成从广义上讲可分为两大类,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保密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否参与涉密工作、参与何种涉密工作的情况进行划分,教师可以分为从事涉密工作的教师和不从事涉密工作的教师;从事涉密工作的教师,还可以分为涉密管理类和涉密科研类。学生可以划分为参与涉密科研的学生与不参与涉密科研的学生。
(二)高等院校保密宣传教育的受众群体分类。
第一类为非涉密群体。非涉密群体是指在工作、学习中,完全不接触国家秘密的群体。教师和学生中都存在不从事或不参与涉密科研、涉密管理的受众群体。
第二类为潜在涉密群体。潜在涉密群体是指在工作、学习中,曾经接触或知悉国家秘密,但因为这一群体掌握的国家机密是少量的或已经泄密,但他们并不属于涉密人员范畴。
(一)普及性教育。
普及性教育的目的在于普及保密知识,提高受众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不同受众群体在普及的内容上有着层次和深度上的差异。
(二)预防性教育。
为了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预防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止受教育者进行错误的尝试,预防性教育就好像预防针,使受教育者免受感染。
(三)示范性教育。
示范是引导受教育者通过模仿,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示范性教育是最直接、最奏效的方法之一。这里包含完全相悖的两种示范方法,即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正确示范是通过示范告诉受教育者正确的方法;另一种是反面的示范方法,以告诉受教育者此种方法是错误的,并且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四)警示性教育。
警示性教育有两种手段,一种是警示性的语言,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提醒;另一种是警示性的图示、图像。通常,警示性教育都是通过反面的典型案例来达到警告的良好效果的。
(五)专项教育。
由于不同的保密内容涉及多领域、不同层次,而且不同受众群体对保密某一专项知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开展专项保密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以监督检查促提高,加强科技人员的保密技术防范能力科技人员的保密防范技术不仅要在教育中学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训练才能得到提高。监督检查是推动保密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能够及时评价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真实地反映保密教育培训的效果,也是开展保密教育培训活动的重要课堂。高校保密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应重视放大监督检查的作用,提高监督检查对教育培训有效性的影响力,将监督检查与教育培训灵活结合起来。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全面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和相互检查等方式,对科技人员开展保密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深入了解和总结科技人员对保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需求。结合业务工作,通过现场的辅导培训,有针对性地指导科技人员如何实施保密防范技术和相关改进措施,帮助科技人员形成规范做好保密工作的良好习惯。
国家制定的保密资格标准是针对众多军工企事业单位而制定,要求繁多,内容较复杂,通过逐项讲解和学习的方式,较难使科技人员快速地掌握和落实到具体的科研实践工作中。为促进科技人员尽快理解和落实保密管理工作的要求,高校可结合校情,将保密资格标准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使其对具体的实践操作具有更具体、更深刻的指导性。高校按照保密管理规定,可列出相应简单、指导性强的保密审批流程,为科技人员提供一个清晰、操作性强的审批指引,以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执行保密管理规范的力度。可将保密管理标准和要求化繁为简,编制简单扼要的保密工作要求,内容简化为人员管理、单位管理和计算机管理3 个部分,并专门对科技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讲解。
保密教育培训要探索新的方式,坚持以科技人员的需求为导向,发掘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开展在线保密知识学习和测试、定期发送保密提醒至个人电子邮箱等,从灵活性、便利性和高效性相结合的角度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比如,为促进科技人员掌握相关保密知识,可将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办组织编写的《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考试试题库》的相关内容进行提炼,编制成电子版《涉密人员考试试题库软件》(像考驾照的考试试题库软件一样)。科技人员除了可以学习有关纸质材料的保密知识,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反复学习和考试。该软件也可成为保密教育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参考资料。
G647
A
1671-864X(2016)10-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