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2016-12-02 09:34陈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效率新课程

陈辉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事业改革,对于高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数学作为三大学科之一,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自身学科特性,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在学习中可能由于繁琐的公式和几何图像,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由此,本文主要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数学素养

素质教育对高中数学课程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坚持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欢快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但是当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更加全面的接受素质教育理念,或是敷衍了事,仍然采用强制性的知识灌输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受到严重抑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创新和完善教育理念,接受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由此看来,加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优秀的课堂设计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效率,影响十分深远。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设计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工作。

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出发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教学活动最终的方向,贯穿于教学始末,提供教学指导和帮助[1]。故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尽可能的明确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成效,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可以有效改善以往教学模式下题海战术带来的学业负担,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摒弃传统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2]。

此外,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点,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效的标准之一。由于每堂课课时是有限的,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核心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前尽可能的熟悉高中数学教案内容,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诸如,教师在讲解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时,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首先,应该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首要条件,根据直线方程式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而加深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整合这几个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情感、知识和能力上都能够同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是教育工作者始终致力于研究的问题之一[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欲望,以此作为后续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下,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首要的是要保证教学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连结,要求教师迎合素质教育需求,创新和丰富教学手段,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将枯燥的数学公式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图文并茂的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用心的交流,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也可以借助教学器材或者模型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4]。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保持长久性的学习热情。

三、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趣味性

数学由于学科特性,在概念和公式在记忆过程中十分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将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甚至滋生消极情绪,产生厌学心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5]。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改编口诀来辅助学生记忆,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率。诸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通过“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样口诀,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处理,加深理解和记忆,效果更为突出。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活动开展,首先应该提高课堂知识容量,尽可能将核心知识在短时间内传授完,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营造更加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迎合素质教育要求,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自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爱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6,6(5):39.

[2] 顾晓会.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学周刊,2015,10(24):200.

[3] 张智亮.刍议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25(4):80-80.

[4] 罗香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5,22(36):71-71.

[5] 商丽娜.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1(3):182.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教学效率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