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克:正确管理

2016-12-02 00:30吴星铎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2期
关键词:马利克张瑞敏管理层

文/吴星铎

马利克:正确管理

文/吴星铎

马利克近照,张新伟(vivi)摄影

管理学创始人彼得·德鲁克对他的评价是“管理学中最权威的人士”,美国《商业周刊》称他为“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之一”,他是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

出生于奥地利的马利克目前是瑞士圣加仑马利克管理中心董事会主席,欧洲管理重镇圣加仑大学的教授,维也纳经济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是多家大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是许多知名公司的战略和管理顾问。

马利克以系统论、仿生学、控制论为重要基础,把管理实践经验与科学、历史、哲学、心理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而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因此形成了“马利克管理系统”。如今, 马利克管理思想和方法被奔驰、宝马、索尼、西门子、德意志银行、贝塔斯曼等众多企业或组织采用,并在整个商业世界赢得了尊重。

马利克认为,值得学习的管理能力只有一种:良好和正确的管理。他是最早开始反思美国管理模式的欧洲管理大师,他说:“真正重要的价值只有一种——不是股东价值,不是利益相关者价值,也不是其他任何内部价值,而是顾客价值。”

近日,马利克接受了本刊专访,以下为专访内容。

“美式管理是错误的”

记者:您的观点认为,美式的管理机制过于看重效益,而欧洲企业更看重质量,但现在的问题是,欧洲经济不太景气,美国经济则有复苏的迹象,那么将来的管理理念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马利克:我认为只在乎股东利益的美式管理是错误的,这是一种短视的管理方法。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利益很重要,但关键问题是我们要怎样盈利?如果只看利润,那么人们会说,我们不再投资了,那太费钱;不再创新了,那太费钱;不再以顾客利益为重了,那太费钱,总之要利润最大化。

欧洲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欧元的问题,欧元区有许多语言,没有统一的政府,28个政府各行其是,欧元作为一种货币并不是很坚挺。欧元区需要更多的联结和更多合作。我很乐观,我认为这些问题会被解决。

在德语国家里,98%的公司是中小型公司,家族企业很多。他们认为顾客是最重要的,愿意为顾客做任何事情,保证产品质量。因为顾客是付账单的人,而不是股东,在经济社会中唯一能为他们买单的就是他们的客户。这是一个古老的管理智慧。

几年前,我曾问中国的年轻人:“公司的目标是什么?”他们说:“赚钱!”然后我说:“哦,这对我来说太陌生了,这么久我从未听说哪个公司是‘生产钱’,我听说过生产衣服的、生产食物的,但就是没听过‘生产钱’的。”当你能换个思路想,你或许能创造更多资产。资产不是来自银行,是来自对他们的服务感到满意、愿意为他们支付的客户。

我个人研究认为,美式的管理都是错误的,而欧式或德式管理现在看来有很大的优势。管理原理具有普适性,不管哪个行业,或者哪个企业,基本的原理大致上是相通的。

中间层是不是一群烤熟的鹅?

记者:海尔集团有一个很大的动作引发人们的热议。据悉,过去10年,海尔砍掉了2万名中间管理层。张瑞敏说,现在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庞大的企业中间层没有了,集团与“小微”不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原来集团的部门“领导”都变成平台主,为“小微”提供创业服务。张瑞敏认为,中间管理层的传导机制太慢,要实现垂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和国外都受到了很大冲击,他与中国传统的管理机制有很大区别,不知您有何看法?

马利克:我不太想对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政策和组织策略妄加评判。我们在几年前见过几次面,对他现行的策略不太熟知。但舍弃中间管理层,这确实是个有风险的举措。我怀疑是否可以运行良好,我们需要中间管理层,当然他们需要在工作上、工作手段、管理知识上不断提升自己。

我想把这个有趣的问题解读为“组织内部的重要转变”的问题,我们正经历一场有基础性的、意义深远的改革,这种改革辐射了公司的所有管理层。自然而然地,新课题被提出,他们需要对应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包括在中间管理层方面的动作。

马利克在攀岩

记者:在互联网时代,交流需要快速反应,张瑞敏认为,企业里面的中间层是一群“烤熟的鹅,他们没有什么神经,也不会把市场的情况反映进来”。所以采取了这样的举措。

马利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事情都在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多个管理层需要被摒弃。中间管理层要有更多工作空间。管理4个人是很容易的,如果对于一个专业又高效的管理人员来说,若他可以应用新的管理方法,那么管理10到12个甚至更多的人也是很容易的。所以,这些都是重大的改变,不仅对于公司雇员,对管理者而言也是如此。也许这是他们第一次开始热衷于探讨这些问题:什么是正确的管理方式?什么是好的管理方式?我的工作又到底是什么?

现在的中间管理层有很多会议,这太占用时间了,几乎没有开展的必要。这可能也是张瑞敏先生的考虑。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理人员需要越来越专业化,这就是变革的一部分,为了应对它,人们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就给中间管理层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乐趣,会议越来越少,科技越来越发达,即时通讯越来越发达,即时反馈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大的工作量,他们会奉献得更多,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传统商学院会消失”

记者:很多公司的高级管理者都是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您有一个观点是商学院今后可能会消失。那么您认为管理人才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培养?

马利克:我认为这些MBA项目运行了很久,比较老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这些项目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因为那是管理第一次被重视。但是,这些项目是围绕着“管理”一词展开,项目内容大都是商业管理方面的。他们主要研究商业管理的架构,这不是现代世界所需要的。就像看病一样,医生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到患者身上。在管理学方面,我们现在有很多管理学大师,实际上脱离实践,有很多东西是他们通过研究证实出来的,可是在实践中行不通。

鉴于这个原因,一些人已经开始了反思,MBA项目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否可行。我预测,这样的商学院,存在时间不会太长。我个人认为,这些项目的理念方面可能出了一些差池,需要很大的改变,需要设计一些全新的项目。

正在做管理学培训的马利克

人的管理,应用范围有五个地方

记者:我们很感兴趣您对“人的管理”提出的相关理论,请您为中国青年提一些建议,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上级?

马利克:好吧,但我没管理过太多中国的上级(笑)。回到这个问题上,简单概括一下我对于“人的管理”的相关理念。首先是自我管理,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好自己,他就不会是一个令人尊敬和信任的人,因此我会要求自己先做好自我管理。上级对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我的奖金、升职等等,所以一个人应学会思考上级的特质,目标是让自己的上级获得更多的成功,这样自己才会受益。基于此,我会先问“我的上级是个怎样的人”,所以要想成功管理自己的老板要先判断他是怎样的人,不能让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去读文字,如果他是倾听者,我不会递交他一份文稿,如果他是阅读者,我不会对他演讲汇报。虽然判断一个人的强项是什么需要时间,但我愿意不断去尝试和探索,比如通过他们开会的时间和方式来观察他们。因此不要一开始就讨厌你的老板,要去发现他的特质,据此提供不同方案。如果年轻人学到这点,他们就比较容易和自己的上级建立良好的关系,彼此信任和依赖。

记者:由此看来,不只对待上级,对待其他人也可以。

马利克:是的,在我看来,管理的应用范围有五个地方,管理自我、老板、同级别同事、下属员工和外部环境,比如客户、机构等。整个管理网络中,相比对下属员工的管理,其他几个方面更加难以管理。

记者: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很多挑战,您曾提议中国应改革年轻干部选拔方式,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马利克:首先我想谈一下,一个人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人们信任、尊重他吗?他可能通过学习成为领导者吗?我认为首先应通过教育塑造出这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和素养。第二点是除了这个人应具备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常识和知识,他的思维是否是开放、敏捷、具有创新性的,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是否能快速调整积极应对,并且有很高的行动力,我认为这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非常重要。第三是有效的领导力,不能只有远大计划却不能组织人落实。第四是学习能力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取最新的知识、技术来切实地解决问题。(实习生闫彩萍参与采访,录音整理闫彩萍、张涵锦)

猜你喜欢
马利克张瑞敏管理层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一周该有几个“无会日”?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张瑞敏:2017,“人单合一”进入全球化应用元年,要遍地开花
线人马利克
张瑞敏:海尔要建生态圈
奥巴马哥哥想当肯尼亚总统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